更多“国民经济核算系统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经济总体”和“国外”应该怎样界定?“国民经济核算的主体原则”是怎样表述的?其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经济总体”和“国外”的区分是建立在“常住经济单位”和“非常住经济单位”这两个范畴之上的。换句话说,一国的所有常住单位构成相应的“国民经济总体”,简称“经济总体”或“总体”;而所有与常住单位发生经济往来或存在经济联系的非常住单位之集合则构成“国外”。
    由于国民经济核算是以国民经济为对象的核算,故国民经济核算的重心应放在“经济总体”上。这被概括为如下“国民经济核算的主体原则”:国民经济核算以常住单位为主体,着重考察其全部经济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据以进行的各种资源条件。一国的全体常住单位构成“经济总体”;非常住单位只有在与所论经济总体发生经济交易或资产负债等关系时,才被纳入核算范围,并构成相应的“国外部门”。

  • 第2题: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确定流量和存量计价标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有何具体要求?


    正确答案: 为了保证宏观层面的统计框架逻辑严谨和核算数据协调一致,国民经济核算必须遵循统一的计价原则。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计价原则是,尽可能地按核算期的现行市场价格对有关的经济流量和经济存量进行估价。具体讲,对于各种经济交易,如产出、消耗、消费、资本形成和证券交易等,原则上应采用实际交易时的市场价格核算其流量。即使是生产出来但尚未出售的产品,也应比照相应商品的现行市场价格进行适当估价。其他如易货贸易、实物报酬、实物转移等非货币交易也应作类似方式的处理。一些内部交易,如企业自制固定资产以及自给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等,若没有可资比照的市场价格,也可按照生产它们所需的成本费用估价。至于政府等非营利部门提供的非市场服务,通常并未直接收取相应的费用,且没有可资参照的市场价格,通常只能以其活动过程的实际费用作为估价标准。对于各种非交易流量,如地下资源的经济发现和消失、特别提款权的分配和撤销等,其估价方式可以采用流量项目本身的标价,也可参照类似交易的市场价格,或专门测算其个别价格。对于经济存量(主要是资产负债存量)也必须按现行市场价格估价。

  • 第3题:

    国民经济核算中确定资产和负债的基本原则是()原则。


    正确答案:所有权

  • 第4题:

    国民经济核算的原则包括()

    • A、市场原则
    • B、会计原则
    • C、所有权原则
    • D、三等价原则
    • E、核算统计原则

    正确答案:A,C,D,E

  • 第5题:

    说明国民经济核算经济体系的主要原则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原则1:权责发生制;原则2:估价原则
    特点:权责发生制:交易在债权债务发生、转移或取消的时间记录。它意味着交易在其实际发生时记录,不是在相应的收入与支付发生时记录。适用各种交易。估价原则:凡发生货币支付的交易,按交易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即市场价格来估价;没有发生货币支付的交易,按市场上相同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或按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来估价。一般来说,货物和服务产出按生产者价格估价;大多数货物和服务使用按购买者价格估价;固定资产存量按编制资产负债表时的现价估价。

  • 第6题:

    国民经济核算中确定核算范围、分类、账户划分等,依据的重要原则是()原则。


    正确答案:市场

  • 第7题:

    问答题
    国民经济核算系统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系统原则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运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整体性。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相应地,国民经济核算就必须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核算体系。这一体系的内容应该能够全面反映国民经济循环的主要数量方面;而在制定国民经济核算的具体方法时,也应该充分运用“宏观思维”,从整体的角度考虑和处理问题,保证核算体系的科学性和内部一致性。
    (2)层次性。国民经济是一个多部门、多环节、多层次的有序整体,相应地,国民经济核算就必须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为此,需要充分运用各种部门分类、交易分类和统计指标方法组织大量、丰富的核算资料,形成不同层次的核算子系统,在此基础上,构造出层次井然、组织有序的完整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3)关联性。国民经济是一个内部联系错综复杂的整体,相应地,国民经济核算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些联系,通过具体的核算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环节、各要素、各方面的数量关系;同时,还要适当反映出国民经济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与社会人口、科技教育以及资源生态等外部环境系统的交叉关系和相互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说明国民经济核算经济体系的主要原则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原则1:权责发生制;原则2:估价原则
    特点:权责发生制:交易在债权债务发生、转移或取消的时间记录。它意味着交易在其实际发生时记录,不是在相应的收入与支付发生时记录。适用各种交易。估价原则:凡发生货币支付的交易,按交易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即市场价格来估价;没有发生货币支付的交易,按市场上相同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或按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来估价。一般来说,货物和服务产出按生产者价格估价;大多数货物和服务使用按购买者价格估价;固定资产存量按编制资产负债表时的现价估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国民经济核算中确定核算范围、分类、账户划分等,依据的重要原则是()原则。

    正确答案: 市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指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新体系由社会在生产核算表和经济循环账户两部分构成。社会在生产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资产负债表。经济循环账户则按国民经济账户和部门账户两个层次设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国民经济核算中确定资产和负债的基本原则是()原则。

    正确答案: 所有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确定流量和存量计价标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有何具体要求?

    正确答案: 为了保证宏观层面的统计框架逻辑严谨和核算数据协调一致,国民经济核算必须遵循统一的计价原则。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计价原则是,尽可能地按核算期的现行市场价格对有关的经济流量和经济存量进行估价。具体讲,对于各种经济交易,如产出、消耗、消费、资本形成和证券交易等,原则上应采用实际交易时的市场价格核算其流量。即使是生产出来但尚未出售的产品,也应比照相应商品的现行市场价格进行适当估价。其他如易货贸易、实物报酬、实物转移等非货币交易也应作类似方式的处理。一些内部交易,如企业自制固定资产以及自给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等,若没有可资比照的市场价格,也可按照生产它们所需的成本费用估价。至于政府等非营利部门提供的非市场服务,通常并未直接收取相应的费用,且没有可资参照的市场价格,通常只能以其活动过程的实际费用作为估价标准。对于各种非交易流量,如地下资源的经济发现和消失、特别提款权的分配和撤销等,其估价方式可以采用流量项目本身的标价,也可参照类似交易的市场价格,或专门测算其个别价格。对于经济存量(主要是资产负债存量)也必须按现行市场价格估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何谓“国民经济核算平衡原则”,其基本内涵是什么?“国民核算平衡原则”与“三等价原则”是否等价?


    正确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最早是由钱伯海先生于1984年提出的,其具体表述是:“生产范围划在哪里,产出指标就算到哪里,使用指标也算到哪里,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原始收入与派生收入、中间消耗与最终使用就在哪里分界。”这一原则贯穿于国民经济核算的全过程,是国民经济核算中最为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依据平衡原则,在任何一种科学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生产范围一旦确定下来,那么,产出指标就只能在该生产范围内加以计算;进而,作为社会产品的价值运动形式,初次分配的来源、范围和规模就被相应地规定,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原始收入与派生收入之间的界限也被相应地规定;最后,使用环节的经济总量也只能是生产出来的社会产品,并且社会产品的中间使用与最终使用之间的划分也直接依赖于生产范围的界定。
    “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与“三方等价原则”并不是等价关系。“三方等价原则”是说:如果忽略对外经济往来,并且不存在统计误差,那么国民经济的三个基本总量即产出总量、分配(收入)总量和使用总量客观上应该是恒等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有可能使得整个国民经济的产出总量、收入总量和使用总量彼此不等或不完全相等,但是相对于各种对外经济因素而言,生产范围的大小仍然是决定国民经济生产、分配和使用总量的主要因素,只是具体表现形式有所变化罢了。而“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则同时强调了如下既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的两层涵义:一是要求国民经济诸环节的核算保持总量平衡,即社会生产的产出总量、初次分配的来源总量和社会产品的使用总量三者都与生产范围保持一致、相互平衡;二是要求国民经济诸环节的核算保持结构平衡,即分配核算和使用核算的内部划分与生产范围、生产核算也应彼此协调,衔接对应,避免矛盾。总之,“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内涵更丰富,而“三方等价原则”则仅强调了生产范围对经济总量的制约关系,未考虑生产范围对核算结构的制约关系。

  • 第14题:

    国民经济核算账户方法国民经济核算的根本方法。它运用的基本原理是()。

    • A、统计核算原则
    • B、会计核算原则
    • C、统计帐户的基本原理
    • D、会计帐户的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国民经济核算的三等价原则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三者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的等价统计原则。

    • A、国民消费
    • B、国民储蓄
    • C、国民生产
    • D、国民收入
    • E、国民支出

    正确答案:C,D,E

  • 第16题:

    贯彻系统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第一,抓住中心,带动全体:学校工作处于中心地位的是教学工作,学校管理一定要以教学工作为主,抓住教学工作这个中心,以带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第二,全面安排,协调配合。

  • 第17题: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指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新体系由社会在生产核算表和经济循环账户两部分构成。社会在生产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资产负债表。经济循环账户则按国民经济账户和部门账户两个层次设置。

  • 第18题:

    单选题
    国民经济核算账户方法国民经济核算的根本方法。它运用的基本原理是()。
    A

    统计核算原则

    B

    会计核算原则

    C

    统计帐户的基本原理

    D

    会计帐户的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贯彻系统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第一,抓住中心,带动全体:学校工作处于中心地位的是教学工作,学校管理一定要以教学工作为主,抓住教学工作这个中心,以带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第二,全面安排,协调配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两层涵义包括()。
    A

    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

    B

    国民经济核算的法律

    C

    国民经济核算标准和规范

    D

    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体系

    E

    国民经济核算组织机构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成要素中,属于国民经济核算标准和规范的要素有()。
    A

    核算概念

    B

    核算原则和分类标准

    C

    指标体系

    D

    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体系

    E

    核算方法和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何谓“国民经济核算平衡原则”,其基本内涵是什么?“国民核算平衡原则”与“三等价原则”是否等价?

    正确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最早是由钱伯海先生于1984年提出的,其具体表述是:“生产范围划在哪里,产出指标就算到哪里,使用指标也算到哪里,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原始收入与派生收入、中间消耗与最终使用就在哪里分界。”这一原则贯穿于国民经济核算的全过程,是国民经济核算中最为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依据平衡原则,在任何一种科学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生产范围一旦确定下来,那么,产出指标就只能在该生产范围内加以计算;进而,作为社会产品的价值运动形式,初次分配的来源、范围和规模就被相应地规定,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原始收入与派生收入之间的界限也被相应地规定;最后,使用环节的经济总量也只能是生产出来的社会产品,并且社会产品的中间使用与最终使用之间的划分也直接依赖于生产范围的界定。
    “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与“三方等价原则”并不是等价关系。“三方等价原则”是说:如果忽略对外经济往来,并且不存在统计误差,那么国民经济的三个基本总量即产出总量、分配(收入)总量和使用总量客观上应该是恒等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有可能使得整个国民经济的产出总量、收入总量和使用总量彼此不等或不完全相等,但是相对于各种对外经济因素而言,生产范围的大小仍然是决定国民经济生产、分配和使用总量的主要因素,只是具体表现形式有所变化罢了。而“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则同时强调了如下既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的两层涵义:一是要求国民经济诸环节的核算保持总量平衡,即社会生产的产出总量、初次分配的来源总量和社会产品的使用总量三者都与生产范围保持一致、相互平衡;二是要求国民经济诸环节的核算保持结构平衡,即分配核算和使用核算的内部划分与生产范围、生产核算也应彼此协调,衔接对应,避免矛盾。总之,“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内涵更丰富,而“三方等价原则”则仅强调了生产范围对经济总量的制约关系,未考虑生产范围对核算结构的制约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学的关系表现为()
    A

    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会计账户形式

    B

    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会计复式核算方法

    C

    国民经济核算很多数据来源于会计数据

    D

    二者的核算对象和目的不同

    E

    二者的核算原则、计价基础、核算方法也有差别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