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思想述评”相关问题
  • 第1题:

    密尔的自由主义思想述评?


    参考答案:

    维护和实现个人自由是密尔政治思想的核心,也是整个自由主义思潮的核心。
    个人自由也称为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根据功利主义和群己权利界限的原则,密尔重点论证了思想言论自由的必要性等问题,思想言论自由是首先需要保护的一种个人自由,人们还应该有按照自己的意见去行动、去生活的自由,反对政府对个人自由的干涉。
    和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思想相比,密尔的自由思想从功利出发具体考察自由对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更多从社会角度批评对自由的各种限制,对自由问题的研究有了更宽阔的视野,加深了人们对自由问题的认识。在谈论自由时没有正视处于社会最底层、遭受剥削和压迫的雇佣劳动者的自由问题;把社会的民主化和个性自由对立起来,使他的自由思想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倾向。


  • 第2题:

    请述评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1)认知发展阶段。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表演式再现表象期、映像式再现表象期、象征式再现表象期。布鲁纳强调,以上三种再现表象期是相互联系的。人的智力发展始终会沿着这三种表象系统的顺序前进。但是,儿童的认知发展并不是受年龄的绝对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教育条件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教育过程的核心在于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使儿童的认知发展从表演式再现表象到映像式再现表象,再到象征式再现表象。(2)认知学习观。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即学生在获得新知识以后,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知识,最后对知识的转换进行检查,(3)结构教学观。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并提出了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①动机原则。布鲁纳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②结构原则。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背景和学科性质选择最好的呈现方式。③程序原则。通常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程序,要根据学习者过去所学的知识、智力发展的阶段、个别差异等选取适用的具体程序。④强化原则。布鲁纳认为,反馈和强化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4)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掌握科学知识的最好方法是发现学习法。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学习情境中,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能够独立探究、主动思考并获得知识。虽然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有利于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但是比较浪费时间,在一个大组中,只有极少数高水平的学生能够真正学会运用发现学习法,所以如不根据教材性质和学生的特点灵活安排,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 第3题:

    苏格拉底思想述评。


    正确答案: 与前自然哲学家追问世界本原不同,苏格拉底把研究转向现实人世问题。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以此,他转向道德实践领域的研究。这个内在于心灵的原则就是德性,“德性就是知识”。这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德性的认识。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下作出的,即“无人主动作恶”。
    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就是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苏格拉底承认一无所知,只能通过对话才能接近真理。无知的态度是实施苏格拉底对话的关键环节,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它的作用。第一,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学习者,这样便能只提出问题,把学习变成不断探索知识的主动过程。第二,使对话双方处于同等的地位。苏格拉底把自己的方法比作母亲从事的“助产术”,正如助产术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育,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的真理。苏格拉底方法有朝向真理的意义。他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蕴含着真理,但人们未加考察,便加以接受的偏见和谬误蒙蔽了已有的真理。反诘的作用在于清除蒙蔽,蒙蔽一旦被清除,真理便会显露在心灵之中。

  • 第4题:

    述评性消息分为:()。

    • A、事态述评
    • B、形势述评
    • C、工作述评
    • D、思想述评

    正确答案:B,C,D

  • 第5题:

    请述评蔡元培“完全人格”的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2、兼容并包,改革北大;整顿校风,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改革管理体制,提倡教授治校,改革教学体制。
    3、论学与术。
    4、论教育独立。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时间,要旨在于以资产阶级教育代替封建教育。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与民主、科学思想,在近代反对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斗争中起了重大作用。如果说,康有为、梁启超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倡导者,那么,蔡元培就是20世纪中国资本主义教育体制的缔造者。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从教育方针、学校教育制度到教学体制和措施,特别是他的高等教育思想,有许多积极和合理的因素。从他开始,并通过他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制度,使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第6题:

    多选题
    述评大致可分为()
    A

    工作述评

    B

    形势述评

    C

    事件述评

    D

    国际述评

    E

    思想述评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多选题
    述评性消息分为()
    A

    事态述评

    B

    形势述评

    C

    工作述评

    D

    思想述评

    E

    政策述评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述评新闻有四种类型形势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事态述评。


    答案:对
    解析:

  • 第9题:

    康德美学思想述评。
    康德的美学是世界美学史的一场革命,过去的哲学都围绕着自然转,从康德开始,才围着人转,人认识到自己是绝对的、具体的、自由的、至高无上的,是一切的一切。
    康德以“先验综合”为基础,构建了以知、情、意及相应的批判为框架的先验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他在《纯粹理性批判》探讨了人们的认识能力,即“知性”。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探讨了人们的实践能力,即“意志”。康德把美和艺术作为沟通自然与自由之间的桥梁。
    康德对美的分析,是从区分审美判断和逻辑开始的,他从质、量、关系和方式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康德对崇高的分析,是从美与崇高的比较开始的,并对崇高和美作了区别。
    康德对艺术的分析首先是分析了艺术本身的规定性;其次,要创造艺术,就要靠天才;第三,分析了艺术规定性和天才之后,康德把注意力集中在美的理想和审美意象问题上;最后,康德根据语言的表达方式,对艺术进行了分类。
    康德美学思想包含着惊人的矛盾,最大的莫过于,美学本来是填补他哲学体系空白的一个筹码,但当他论述美和艺术问题时,他强调的却是它们的独立自主性,这就为近代艺术打开了一条新路,他埋葬了古典主义时代,开了浪漫主义的先河。

  • 第10题:

    工作述评、形势述评、事件述评、思想述评的特点?


    正确答案:1、工作述评涉及经济领域的内容比较多,这是很自然的。一般都比较注意点和面的结合,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局,这样的评述可以避免就事论事,做到虚实结合,具有普遍意义。
    2、形势述评的内容所及,可以是全局的形势,也可以是某个特定地区或某条战线在一个时期、一个方面的形势。这类述评的特点是着眼于形势的变化和转折,着眼于群众普遍关心或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问题和动向,概括全貌,指明发展趋势,帮助人们提高认识,开阔眼界。形势述评的分析更要注意全面和重点的结合,立足局部,放眼全局,论断要掌握分寸,留有余地。
    3、事件述评的特点,主要是根据记者直接调查和掌握的材料,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者通过具体事件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4、思想述评对于带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情况和问题,特别是对那些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带有倾向性的不良现象,结合具体事实,做出明确的、实事求是的评述,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新闻评论的一种形式,述评在思想政治领域同样应当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要通过自己的评述,引导人们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第11题:

    述评大致可分为()

    • A、工作述评
    • B、形势述评
    • C、事件述评
    • D、国际述评
    • E、思想述评

    正确答案:A,B,C,E

  • 第12题:

    述评性消息分为()

    • A、事态述评
    • B、形势述评
    • C、工作述评
    • D、思想述评
    • E、政策述评

    正确答案:B,C,D

  • 第13题:

    判断题
    述评新闻有四种类型形势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事态述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