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艺术鉴赏的涵义。
第1题:
第2题:
简述艺术传播的涵义。
(1)艺术传播是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使艺术信息和作品得到扩展及蔓延,并传递给艺术接受者的过程。
(2)艺术信息、受传者、传播主体、传播媒介是构成艺术传播的四个要素。
(3)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略
第3题:
简述一下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
艺术鉴赏的主体性体现为
(1)对艺术作品审美娱乐属性的享用。
(2)对艺术作品审美认知属性的认知。
(3)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
(4)对艺术作品形象或意境的再创造。
略
第4题:
艺术批评不同于艺术鉴赏,因此可以脱离艺术鉴赏而单独进行。
A对
B错
第5题:
简述艺术家的涵义。
第6题: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作为完整的系统研究,可以看作是艺术的“消费阶段”的是()
第7题:
共鸣是指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主体与鉴赏客体的融合。
第8题: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基础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准备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第11题: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交叉
第12题:
第13题:
艺术鉴赏
欣赏性的艺术消费活动就是艺术欣赏,其内涵主要是指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略
第14题:
简述艺术鉴赏的过程。
艺术鉴赏一般可分为三个环节。
首先,艺术鉴赏往往从感知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美开始,欣赏者对艺术作品外在形式美的发现和感受,主要是通过感、知觉来进行的;
其次,是对艺术作品的形象及情感的观赏和体验,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联想、想象来实现的;
第三,审美理解,是指欣赏者以自己的思考和理性判断能力,对艺术作品和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思想、境界等作出较深层次的理解、认识和评价。
略
第15题:
简述艺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
艺术鉴赏是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它是一种积极能动和审美创造活动。
略
第16题:
简述艺术鉴赏与设计艺术鉴赏的不同特点。
第17题:
艺术批评的作用不包括:()
第18题:
艺术批评不同于艺术鉴赏,因此可以脱离艺术鉴赏而单独进行。
第19题:
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主要体现在()
第20题: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与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有关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要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不一定需要大量历史、文化知识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可以不积累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
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必然对鉴赏主体提出了相应的条件和要求,需要鉴赏者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
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艺术鉴赏作为人类一种高级、复杂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也蕴藏着极其奥妙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