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1
B、2
C、3
D、4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下列用于被试间设计的方法是()
A匹配
B随机化
C拉丁方设计
DABBA设计
第8题:
描述多重基线被试间设计,多重基线情景间设计以及多重基线行为间设计之间的区别?
多重基线设计:是在同一研究中A-B设计的重复。在基础的多重设计中,研究者同时对两个或更多的基础基线表现进行重复的测量,在获得一个稳定的、可预测的基线后实施干预(自变量),并记录这段时间内所得的结果,以证明干预的效果。(指在同一行为改变方案中,必须同时建立和测量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行为基线。)
(1)跨行为多重基线设计:即在相同情境中对同一个人的两个或更多的目标进行相同的处理
(2)跨情境多重基线设计:即在两种或更多的情境下对目标行为进行相同的干预
(3)跨被试多重基线设计:即在相同情境下对两个或更多个体的目标行为进行相同的干预。
略
第9题:
简述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的特点、优点及缺点?
第10题:
被试间设计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分别简述被试间和被试内设计的优点和缺点?
(1)被试间设计:每个被试只参与自变量的其中一种条件的处理。其优点是:比较“纯”,一种处理不会影响或干扰其他处理条件。其缺点是必须克服个体差异。
(2)被试内设计:每一位被试要参与自变量的所有处理条件。其优点是,因为每一位被试在不同处理条件下与自己比较,因为减少了个体差异,提高了实验的敏感度,并且节省被试。其缺点是可能会存在顺序效应。
略
第20题:
什么是2×2被试间双因素设计?什么是2×2被试内设计?什么是2×2混合设计?
第21题:
被试间设计克服个体差异的方法,有()和()。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