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为文学语言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第1题:
“五四”运动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互相推动,使汉语书面语接近口语,使口语有了明确的规范,于是形成了通行的()。
普通话
【考点】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形成
第2题: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口语的规范发展有积极作用。
A对
B错
第3题:
书面语言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4题:
口头语体是在书面语体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第5题:
关于口语与书面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第6题:
“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促使书面语和口语接近,形成了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上都有了统一规范的文学语言,改变了原先言文不一致和方言并立的局面。
第7题:
口语是在书面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促进了书面语的发展。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为文学语言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A对
B错
第14题:
口语是在书面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促进了书面语的发展。
A对
B错
第15题:
()是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是口语的()形式。
第16题: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口语的规范发展有积极作用。
第17题:
古白话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通俗的,接近口语的书面语,是文言与口语差距越大的产物。
第18题:
口语是在书面语基础上产生的,其发展离不开书面语的发展。
第19题:
关于书面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口语在书面语基础上产生。
书面语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口语的发展。
口语是书面语产生的源泉、发展的动力。
口与是书面语发展的影响微乎其微。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