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唐朝的甲库”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甲库的职责。


    参考答案:

    甲历档案主要由吏部形成。吏部所拟注之官,就形成“甲”,经尚书省长官“署甲”后,由门下过门下省。申门下的甲,称“官甲”,谓之过官。“过官”既由门下审核。拟官不当,门下可予以驳正。门下省同意则由门下再过中书,中书省同意则在所进官甲上画“可”字,称“敕甲”,原件退回门下省归档。并抄送尚书吏部执行,盖“制可”骑缝印。对授官者,谓之告身。可知,三省甲库既有分工、又有联系,形式上是中央三省机关三个官员人事档案库,实质上是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中央人事档案库。
    吏部甲库是甲历的主要收藏机构,除保存本机关所形成的官甲,勋封甲和考功簿书,还有其它平行机构、隶届机构和非隶届机构的官甲及朝廷命官的敕甲。中书省所藏的主要是王命制辞的制敕甲。门下省甲库档案则有多种。


  • 第2题:

    简述唐朝“告诉”制度的限制。


    答案:
    解析:
    在唐朝“告诉”有严格的程序规定,须由下而上从县、州至中央告诉,一般禁止越诉。对越级告诉和受理者,处以笞刑。但在特殊情况下允许越诉,甚至可以通过“邀车驾”、击“登闻鼓”、上表等形式向皇帝告诉,但由此而冲撞皇帝仪仗和控告不实者,皆要受到处罚。唐律关于告诉的限制甚多,如除谋反、谋大逆、谋叛罪外,卑幼不得控告尊长;卑贱不得控告尊贵;在押犯人只准告狱官虐待事;八十岁以上、十岁以下以及笃疾者只准告子孙不孝或同居之内受人侵害事;禁止投匿名信控告。提起诉讼时,“诸告人罪皆须注明年月,指陈实事,不得称疑。”

  • 第3题:

    简述唐朝的北方文化背景及其作用。
    唐朝的北方文化背景及其作用主要有三点:
    ①尚武精神。唐朝立国以后,展开了比秦汉更大规模的开边拓土,最强大时疆域东到朝鲜半岛,西与今天的伊朗接壤,南到越南,北逾大漠而入今俄罗斯西伯利亚一带。唐朝所以有这样强劲的军事实力,完成这样大的开拓,一句话,在它精良的府兵,而府兵的精良又以北方传统为背景。北朝以来实行的府兵制到唐朝得到继承。此制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但关中(今陕西、甘肃东部)地区最多,数量几乎占全国的百分之四十。但习惯于农田耕作的农民,仅有农隙的短期训练,无论如何都不会马上成为驰骋沙场的能手。只有一种解释,唐朝早期之所以采取府兵制,依仗的是北方尚武精神。另外,对马匹的热爱又是初唐时代的普遍时尚。
    ②开放的民族政策。在唐朝,不论是对边地民族还反对异国之人,基本都能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一视同仁。唐太宗曾颇为自许地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范皆依联如父母。”这与其说是唐朝皇帝思想境界高,不如说他的北方文化传统赋予他这样一副心态。这是因为关陇贵族胡汉共处的文化经历,使他们不会有那么强烈的“严夷夏之防”一类的狭隘族群观念的根本。所以,心态的开放决定着唐王朝在处理与边地民族关系上,采取宽松的方式。唐朝对异族除那些侵扰边境者进行军事打击外,一般都采用“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政策,让这些部族自治。在边疆地带,王朝或设都督府,或立羁縻州县,但基本都用部落族长为首脑。而数量众多的边地贵族在朝廷任重要官职,也是唐朝特有的现象。这不限于境内,来自日本的晁衡和朝鲜的崔致远都可以在朝任职,可见唐朝气魄之大、包容之广。更重要的是,王朝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导致了了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
    (3)崇佛教与重诗文。唐代是一个宗教文化的时代,佛教、道教、儒教以及伊斯兰教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信众。朝廷文教基本是一种以儒学治国,以宗教治身并允许信仰自主的多元格局。其中尤以佛教最盛,最盛的原因与王室的北朝背景大有关系。

  • 第4题:

    在唐朝,贝州号称“天下北库”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唐朝专门保管官员甲历档案的机构是()

    • A、兰台
    • B、甲库
    • C、架阁
    • D、东观

    正确答案:B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甲库的产生和发展。

    正确答案: 唐代甲库的产生据史料推测当在太宗时代。李世民很重视官员档案,他是封建统治阶级中较为清醒的政治家,亲身经历了隋的复亡,他更知即使集全部权力于一身的皇帝如耗尽民力也难逃亡国杀身的后果,因此深切懂得民与君的关系,很注意研究君道,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注意用人,记录官员的政绩,建立必要的档案。
    玄宗年间、三省甲库明确设官分职,《唐会要》卷八十二记载:“开元十九年五月十一日敕,尚书省内诸制敕库,及兵部吏部考功刑部簿书景迹并甲库,每司定员外郎、主事各一人,中书门下制敕甲库,各定主书,录事已下各一人专知,周年一替,中间不得改移。”这表明三省甲库制度的形成。除设官分职外,还规定甲库官员满一年才能改迁别官。并设有甲库令史,专掌甲库管理,甲库令史要求“采择一公清勤千,”“冀事得精祥,”人员充任。对于甲库令史的待遇也高于一般令史,“入库日便依资与官,”“入库之日,宜与同类官。”
    德宗时鉴于甲库令史皆是胥吏掌知,且“为弊颇久”,给事中关播建议,甲库令史要选派士人充任,以减少流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甲库产生的历史条件。

    正确答案: 唐代甲库的产生是唐代封建官僚制度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和科举制度的发展以及铨选制度的产生有了直接的关系。科举制是从隋代开始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唐时为确保任官权利完全集中到中央,又创立了铨选制度,所谓铨选制度就是锄王朝中央最高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外其余官员一般都由吏部按照规定选补某种官缺的需要统一选补,不论是考试、门荫或原官起复都由吏部统一铨选后报丞相,再上奏皇帝。由于铨选制度的实行,吏部要对候选人员的各种材料进行审核,确定任用。这类官员档案称作甲、甲历或官甲。由于铨选官员数量很大,大量甲历档案形成,也就设置了专门保管甲历的库房,称甲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在唐朝,贝州号称“天下北库”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简述唐朝史馆的组织。


    参考答案:

    唐朝史馆的组织十分完备,据《唐会要》和《日唐书·职官志》所记,由宰相直接监修国史外,设“修撰”“直馆”等若干人,有在朝官和在野官分别担任。这些多是当时的一些知名学者,如刘知几,韩愈都曾任史馆“修撰”。另外有“楷书”、“典书”、“掌故因”等人员,组织分下十分齐备。其中的“典守”就是史馆门案库的管理人员,“楷书”是抄录编次档案的人员。


  • 第10题:

    简述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答案:
    解析:
    隋唐时期与日本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主要是通过遣唐使和民间宗教组织相互进行访问。日本派赴中国的使团称为遣唐使,在唐代先后十多次来华。在当时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就是阿倍仲麻吕和鉴真。
    阿倍仲麻吕,日本奈良人,汉名晁衡,是日本的遣唐留学生。他在中国学习生活了54年,通过科举考试,先后任职过光禄大夫、御史中丞、秘书监等职。为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鉴真,扬州人,唐代著名高僧。五次东渡日本,最后成功,在日本奈良东大寺建坛授法,又建招提寺,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

  • 第11题:

    简述唐朝的甲库
    唐朝,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库-甲库。唐行科举制,凡参加省试,选试者,其职名,姓名,籍贯,考绩,考选及授官等情况均有详细记载,形成人事档案,称官甲,甲历或甲敕,保存官甲的库房就是甲库。
    尚书省的吏部与中书省,门下省三处各设有甲库,分别存藏官甲。甲库置有甲库令史,负责甲库工作,玄宗时定制,吏部的甲库由员外郎,主事各一人专管,中书,门下两省的甲库由主书,录事各一个掌管,每年更换一次,中途不得调动。
    甲库的工作人员专司抄录,收藏官甲,不负责拟制文书,属于单纯的档案工作人员,甲库也不兼有学术机构的性质,是单纯的档案库。
    官甲和甲库的产生,表明唐代已开始缉拿感档案工作从文书工作中划分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职业,从此,文书是档案的源流,档案是文书的归宿这一界限已经明了。这既是档案工作,也是秘书工作成熟的一个标志

  • 第12题:

    简述甲库的产生和发展。


    正确答案: 唐代甲库的产生据史料推测当在太宗时代。李世民很重视官员档案,他是封建统治阶级中较为清醒的政治家,亲身经历了隋的复亡,他更知即使集全部权力于一身的皇帝如耗尽民力也难逃亡国杀身的后果,因此深切懂得民与君的关系,很注意研究君道,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注意用人,记录官员的政绩,建立必要的档案。
    玄宗年间、三省甲库明确设官分职,《唐会要》卷八十二记载:“开元十九年五月十一日敕,尚书省内诸制敕库,及兵部吏部考功刑部簿书景迹并甲库,每司定员外郎、主事各一人,中书门下制敕甲库,各定主书,录事已下各一人专知,周年一替,中间不得改移。”这表明三省甲库制度的形成。除设官分职外,还规定甲库官员满一年才能改迁别官。并设有甲库令史,专掌甲库管理,甲库令史要求“采择一公清勤千,”“冀事得精祥,”人员充任。对于甲库令史的待遇也高于一般令史,“入库日便依资与官,”“入库之日,宜与同类官。”
    德宗时鉴于甲库令史皆是胥吏掌知,且“为弊颇久”,给事中关播建议,甲库令史要选派士人充任,以减少流弊。

  • 第13题:

    唐朝的档案机构是()

    • A、石室
    • B、兰台
    • C、架阁库
    • D、甲库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唐朝的甲库

    正确答案: 唐朝,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库-甲库。唐行科举制,凡参加省试,选试者,其职名,姓名,籍贯,考绩,考选及授官等情况均有详细记载,形成人事档案,称官甲,甲历或甲敕,保存官甲的库房就是甲库。
    尚书省的吏部与中书省,门下省三处各设有甲库,分别存藏官甲。甲库置有甲库令史,负责甲库工作,玄宗时定制,吏部的甲库由员外郎,主事各一人专管,中书,门下两省的甲库由主书,录事各一个掌管,每年更换一次,中途不得调动。
    甲库的工作人员专司抄录,收藏官甲,不负责拟制文书,属于单纯的档案工作人员,甲库也不兼有学术机构的性质,是单纯的档案库。
    官甲和甲库的产生,表明唐代已开始缉拿感档案工作从文书工作中划分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职业,从此,文书是档案的源流,档案是文书的归宿这一界限已经明了。这既是档案工作,也是秘书工作成熟的一个标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单选题
    唐朝的档案机构是()
    A

    石室

    B

    兰台

    C

    架阁库

    D

    甲库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单选题
    唐朝专门保管官员甲历档案的机构是()
    A

    兰台

    B

    甲库

    C

    架阁

    D

    东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