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具有跨科学的视野、知识、理论和技术手段,它的显著特征是:可检验、可验证性(方法论上的基本特征);跨科学或多学科交叉、渗透性(理论上的)和功利性等。
更多“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含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稀缺的经济学含义与物理学含义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答案:经济学意义上的稀缺,是指相对于既定时期或时点上的人类需要,资源是有限的。确切地说,资源的稀缺性,既不是指这种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或可以耗尽的,也与这种资源的绝对量大小无关,而是指在给定的时期内,与需要相比较,其供给量是相对不足的。经济学的稀缺是物理意义上的稀缺在特定经济关系中的具体体现,或者说是物理意义上的稀缺在特定时点内的具体反映。

  • 第2题:

    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含义及原因。


    正确答案:含义:就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政策功能、政策计划或政策组织的一种行为。
    原因:一是经过评估认为政策的目标已经实现,政策问题已得到解决,政策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应该予以终止;而是经过评估发现政策存在的失误或局限使其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 第3题:

    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正确答案:(1)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的学问
    (2)政策科学的目标是追求政策的"合理性"
    (3)政策科学是一门对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学问
    (4)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
    (5)政策科学是一门需要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6)政策科学必须具有"发展概念",必须建立动态模型

  • 第4题:

    简述公共政策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含义:公共政策是政府社会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和措施等。基本特征:1、阶级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政治倾向和利益追求2、目标性:为实现经济社会目标3、强制性:具有约束性和强制力4、相对稳定性:一定的稳定性,相应的政策调整

  • 第5题:

    简述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中取得的显著成就。


    正确答案:1)方法论的多样化。
    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的转变。
    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
    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 第6题:

    在国内外学者对公共政策学的各种不同的定义中,共同点体现在()。

    • A、公共政策学主要研究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和方法
    • B、公共政策学以公共政策系统和公共政策过程为研究对象
    • C、公共政策学研究公共政策的演变过程,并由此改进公共政策制定
    • D、公共政策学的目的是为了探求对人类系统的改进,对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简述凯恩斯主义对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影响?


    正确答案: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及其被奉为政府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对公共政策学的产生有如下:(1)公共政策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正面作用。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使公共政策领域大大扩展,通过政策履行国家职能由政治统治的领域大张旗鼓地进入宏观管理的领域,各种各样的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政策一个接一个地被政府制定出来。为改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系统,提高政策的质量,公共政策学就成为一门呼之欲出的学科了。(2)尽管许多国家的政府官僚系统乘势不断扩充,但是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专门的知识仍然大大地超出他们的知识领域,解决的办法一是吸收学者参与,二是实行政策咨询。结果,政策分析、政策咨询、政策评估开始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在有些国家应运而生。这也对公共政策学的诞生起了直接的催化作用。

  • 第8题:

    简述农业推广学含义、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正确答案: 含义:农业推广学是专门研究农业推广的理论和方法,并指导农业推广实践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科学。
    研究对象:农业生产者、经营者的行为,即农民(生产者、经营者)。
    内容:
    (1)农业推广原理
    (2)农业推广方式与方法
    (3)农业推广技能
    (4)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

  • 第9题:

    简述阿尔蒙德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


    正确答案: (1)它把政治系统的过程、政治过程、政府过程、政策过程作为一个同一的过程来进行分析,从而使政策研究与政治学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有利于克服政策研究中的纯技术、纯操作主义倾向。(2)它把公共政策看作政治系统输出的产品,并将公共政策的功能概括为四种类型,即提取性功能、分配性功能、管制性功能和象征性功能。

  • 第10题:

    简述中药炮制学的含义。


    正确答案: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传媒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的自由市场和政府干预。

    正确答案: 1、需要政府干预的原因:
    (1)解决由广播产品的公共商品特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2)对付外部性问题。
    (3)限制传媒公司滥用垄断权力。
    2、解决市场失灵的两个重要政策工具:规章制度和公共所有。
    规章制度:用来鼓励私营广播公司在必要的时候偏离利润最大化战略向公众提供符合他们利益的高品质传媒内容。
    公共所有:通过公共部门来使用公共基金,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广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公共政策学的模型及其认识论意义。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简述医学影像学的含义?


    正确答案:医学影像学是在放射诊断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传统X线检查外,尚包括CT、MRI、DSA、ECT、彩超、B超和热像图等成像技术在内。这些成像的应用原理和方法虽不尽相同,但以影像诊断疾病是共同的,且都是以相同的解剖和病理变化作为解释影像的基础。这些成像技术的关系非常密切,结合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互相补充,进一步扩大了检查范围,提高了诊断质量,并且逐步形成了现代医学影像学体系。在医学影像的推动下,还促进了介入性放射学的发展,使医学影像学和治疗学更加紧密地结合,沿着临床影像学科的道路继续发展。

  • 第14题:

    简述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含义及表现。


    正确答案:含义: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本质是政策执行与政策目标的背离,现象是各种各样的政策执行偏差。
    表现形式:(1)、象征性政策执行;
    (2)、附加式政策执行;
    (3)、残缺式政策执行;
    (4)、替代式政策执行;
    (5)、观望式政策执行;
    (6)、照搬式政策执行;
    (7)、规避式政策执行。

  • 第15题:

    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及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正确答案:(1)含义: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2)意义:①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②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

  • 第16题:

    简述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阶段上的成就?


    正确答案: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阶段上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方法论的多样化。主要有行为主义方法论、公共选择方法论、博弈论和个案研究法。(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的转变。公共政策学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把对政策过程的研究重点放在前期阶段即政策的制定上,而在它发展的第二阶段里,研究重点被转移到了政策过程的后期阶段即政策的执行、评估和终结上。(3)对政策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所有的公共政策都包含着价值判断和伦理考量,所有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都受到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影响。对此,在公共政策发展的第二阶段上,学者们普遍地给予了重视。(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 第17题:

    简述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做出的学术贡献?


    正确答案:德洛尔被认识是公共政策学发展到第二阶段的一个代表人物,他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主要有:(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的一些误区。他认为:行为科学分为理论行为科学和应用行为科学,并且讲这种划分与自然科学分为理学和工学等量齐观,是错误的。(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大力主张将这种方法引进公共政策学。(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质和实践性。他强烈主张建立一种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政治科学、经济科学和决策科学等融为一体的新的公共政策学。他主张政策研究即使牺牲一些学术上的自由,也要解决贴近决策者的问题。

  • 第18题:

    简述公共政策学核心概念的构成。


    正确答案:第一组:公共政策、政策构成、政策功能;第二组:政策系统、公共权力、政策过程;第三组:政策问题、
    政策诉求、政策议程;第四组: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选择、政策决定、政策宣示;第五组:政策执行、政策变通、政策资源、政策效果;第六组:政策持续、政策变动、政策终结、政策周期;第七组:政策对象、政策环境、政策反馈;第八组:政策分析、政策预测、政策评估、政策咨询。

  • 第19题:

    简述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和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1、研究热点:
    一是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研究
    二是公共政策绩效的研究
    三是公共政策分析技术与方法的拓展
    2、研究意义:
    (1)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2)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有助于深化我国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
    3、中国政策科学发展的成就:
    (1)学术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初步建立起中国政策科学的理论框架
    (2)学术交流日趋活跃,学科制度化建设初具规模
    (3)政策科学逐步在高校扎根
    (4)政策科学知识的应用已经起步,政策科学的产业化的广阔背景开始展现
    4、中国政策科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策科学的宣传普及工作做得不够,政策科学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并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
    (2)政策科学的学术研究水平不高,学科基础不牢,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3)政策科学的制度化或学科的组织化建设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4)对现实政策问题的研究不深,政策科学的应用性、现实性未能充分体现
    5、研究方法:
    (1)政治学分析方法
    (2)经济学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
    (3)管理学方法
    (4)社会学方法
    (5)组织学分析方法

  • 第20题:

    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含义。


    正确答案: 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具有跨科学的视野、知识、理论和技术手段,它的显著特征是:可检验、可验证性(方法论上的基本特征);跨科学或多学科交叉、渗透性(理论上的)和功利性等。

  • 第21题:

    请简述应用社会学的含义。


    正确答案:应用社会学是侧重于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概念、方法以及研究成果、发现等,对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等做描述、分析、评价和提出对策或解决办法的一门社会学的基本分支学科。

  • 第22题:

    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含义.


    正确答案:公共政策的基本含义:
    (1)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其他权威人士所制定的计划、规划或所采取的行动;
    (2)公共政策不只是一种孤立的决定,而且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所构成的过程;
    (3)公共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目标或方向,并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有价值之物所作的权威性分配,即涉及人们的利益关系。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与特征。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拉斯韦尔对公共政策学所做的论述。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