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一审计项目的审计风险为5%,估计的重大错报风险为76%,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应为()。
第1题:
如果某一审计项目的审计风险为5%,固有风险为100%,控制风险为80%,则检查风险应为:
A、40%
B、20%
C、16%
D、6.25%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某位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10%,将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50%,则可以接受的检查风险为()。
第6题:
审计风险模型表述为()
第7题:
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越低,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越多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就越少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就越少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就越少
第8题:
重大错报风险为低水平
重大错报风险为高水平
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无关
重大错报风险不管是高水平还是低水平
第9题:
重大错报风险是因错误使用审计程序产生的
重大错报风险是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某一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重大错报风险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存在
重大错报风险可以通过合理实施审计程序予以控制
第10题:
12%
6.6%
8.92%
13%
第11题:
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同向变动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第12题:
5%
20%
40%
60%
第13题:
A.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B.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C.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D.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审计人员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错报风险的影响,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第17题:
如果审计风险为5%,重大错报风险为40%,则检查风险为()。
第18题: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错报风险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第19题:
10%
12.5%
20%
8%
第20题:
6%
10%
12.5%
48%
第21题: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第22题:
75%
16.67%
35%
20%
第23题:
评估的错报风险越高,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评估的错报风险越低,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评估的错报风险越低,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