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著名的壳牌石油公司效力多年的化学家唐•墨士,1984年加盟澳大利亚的澳新银行,并于1992年出任行长,成为澳新银行的掌舵人。在他的带领下,澳新银行从一个效率低下、赢利微薄的机构,变成了今天亚洲最大的澳资银行。独特的经历、出色的业绩使墨士成为当今澳大利亚乃至国际金融界的知名人物。墨士1941年4月出生于英格兰的曼彻斯特,很小的时候就随全家迁到了苏格兰。他的父亲是一名制药专家,也许是受家庭的影响,也许是秉承了苏格兰人热爱科学的传统,墨士从小就迷恋于自然科学。从圣•安德鲁斯大学化学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为开

题目

曾为著名的壳牌石油公司效力多年的化学家唐•墨士,1984年加盟澳大利亚的澳新银行,并于1992年出任行长,成为澳新银行的掌舵人。在他的带领下,澳新银行从一个效率低下、赢利微薄的机构,变成了今天亚洲最大的澳资银行。独特的经历、出色的业绩使墨士成为当今澳大利亚乃至国际金融界的知名人物。 墨士1941年4月出生于英格兰的曼彻斯特,很小的时候就随全家迁到了苏格兰。他的父亲是一名制药专家,也许是受家庭的影响,也许是秉承了苏格兰人热爱科学的传统,墨士从小就迷恋于自然科学。从圣•安德鲁斯大学化学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为开阔思路,墨士又考入了曼彻斯特大学,攻读人类学硕士学位。多年后,墨士在回顾自己的这段求学经历时说:“在科学方面受到的良好教育令我受益匪浅,那是生活和就业的起点。而在攻读人类学的那几年里,我又认识到读书与思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墨士这种不同寻常的知识结构吸引了著名的壳牌石油公司,毕业后他应聘进入该公司的研究部。之后,他又在金属部和煤炭部工作多年。并被派驻荷兰、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工作。,正是因为来到了澳大利亚,墨士在43岁时加入澳新银行。几年中,他先后担任过战略计划部、经济研究部以及零售业务部的总经理,并在1992年出任行长一职。 众所周知,一个人中年之后再另起炉灶决非易事,尤其是闯入银行这样一个相对稳定和保守的行业,需要更多的勇气和胆识。很多人在一家银行供职多年,且在职务升迁的台阶上爬了大半辈子,他们对新人的抵触情绪可想而知。不过,也算是机缘巧合,墨士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加盟澳新银行时,澳洲的银行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银行在经营观念、业务操作和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与以往大不相同。这种深刻而迅速的变化,迫使所有的银行对自身进行全面的调整。墨士在多年以后才认识到,正是这种历史变革为自己进入金融界并有所作为创造了难得的契机。 1992年,墨士刚当选行长时,由于经济衰退,加上经营不善,澳新银行正处于严重困境:资本不足、开支庞大、存贷利差缩小,国内机构纷纷亏损,1992年该行共亏损3.92亿澳元。墨士上任后,从整治信贷资产入手,大力核销坏账,对信贷业务实行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积极发展国际业务,特别是扩大在亚洲的机构网点和经营规模。正是这一战略使澳新银行大大受益。随着近几年来亚洲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澳新银行在这一地区的资金管理、贸易融资和零售业务发展迅猛,利润丰厚。1996年,该行赢利已达10.50亿澳元,其中近一半来自亚洲。如今,澳新银行已在西起地中海,东至日本的广阔区域内建立了庞大的业务网络。同其他澳资银行相比,该行在亚洲的经营规模和业务实力已成为其最大的竞争优势。 澳新银行出色的业绩不仅取决于正确的战略决策,也归功于墨士先生注重在银行内部培养凝聚力。上任伊始,面对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难题,墨士并没有仿效其他经营不善的银行的做法,靠大量裁员来节约开支,摆脱困境。他的做法是重新调整机构,让人员合理流动,将“过剩”的雇员安排到更胜任的岗位上。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是很明智的。据外界评论,墨士在澳新银行很有人缘。人们喜欢他的坦白和直率,说他像一位“快乐的大叔”。即使是一些最尖刻的市场评论家也对他深怀好感,认为同其他银行家相比,墨士十分平易近人,这使他身边的人有了安全感。 由于从事过化工和金融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业,墨士先生对银行工作有着独特的感受。他相信,在科学研究中所养成的素质,对从事银行工作大有裨益。虽然曾在很多国家工作过,又已在澳大利亚定居多年,但墨士先生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典型的苏格兰人。那里是他的故乡,苏格兰的传统浓厚地熏染着他的性格,那就是崇尚自由,尊重科学,重视教育。当人们问他,典型的苏格兰人是不是总爱捏紧双拳,一毛不拔?墨士先生就会笑呵呵地回答说:“那只是英格兰人的说法,就像墨尔本人和悉尼人,总爱开对方的玩笑。”其实.苏格兰人有点像荷兰人。十分理智。他们非常谨慎,但从术吝啬,这使得他擅长于财务管理。 还是在圣•安德鲁斯大学念书的时候,墨士认识了一个学习法语的姑娘,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安吉拉。直到现在,两人还总喜欢争论到底谁在大学里最用功。墨士常常开玩笑地抱怨道:“我们这些可怜的理科学生,学习紧张得要命,每天不是上课就是做试验。而我妻子除了偶尔上两节课,就是看看书,或者想点儿高深莫测的问题,真是过得悠闲自在。”墨士喜欢打高尔夫球,也喜欢音乐和桥牌的奇妙境界,他深谙忙里偷闲的乐趣。 墨士在上任伊始的改革,显示出他的领导方式是()

  • A、贫乏型
  • B、俱乐部型
  • C、任务型
  • D、战斗集体型

相似考题
更多“曾为著名的壳牌石油公司效力多年的化学家唐•墨士,1984年加盟澳大利亚的澳新银行,并于1992年出任行长,成为澳新银行的掌舵人。在他的带领下,澳新银行从一个效率低下、赢利微薄的机构,变成了今天亚洲最大的澳资银行。独特的经历、出色的业绩使墨士成为当今澳大利亚乃至国际金融界的知名人物。 墨士1941年4月出生于英格兰的曼彻斯特,很小的时候就随全家迁到了苏格兰。他的父亲是一名制药专家,也许是受家庭的影响,也许是秉承了苏格兰人热爱科学的传统,墨士从小就迷恋于自然科学。从圣•安德鲁斯大学化学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相关问题
  • 第1题:

    澳大利亚的钻石矿主要集中在()地区。

    • A、东澳
    • B、西澳
    • C、南澳
    • D、北澳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澳新:何种情况下,澳大利亚提供父母一方材料也可以?()

    • A、一方去世,同时提供死亡证明
    • B、失踪,提供公安局开具的失踪证明
    • C、法院判决书中说明了一方完全放弃了抚养权
    • D、父母一方多年失联

    正确答案:A,B,C

  • 第3题:

    澳新:澳大利亚18岁以下学生需提供家长委托书,家长委托书可以代签字。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2014年1月25日21时20分,第三次进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的中国球手李娜,2∶0战胜斯洛伐克选手齐布尔科娃,成为41年来首位超过()岁的澳网女单冠军,同时也成为首位获得澳网单打冠军的亚洲球手。这是李娜继2011年获得法网女单桂冠后第二次获得大满贯冠军。


    正确答案:30

  • 第5题:

    在澳大利亚最早建立幼儿园的组织是()

    • A、新南威尔士幼儿园同盟
    • B、威尔士幼儿园同盟
    • C、新威尔士幼儿园同盟
    • D、南威尔士幼儿园同盟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曾为著名的壳牌石油公司效力多年的化学家唐•墨士,1984年加盟澳大利亚的澳新银行,并于1992年出任行长,成为澳新银行的掌舵人。在他的带领下,澳新银行从一个效率低下、赢利微薄的机构,变成了今天亚洲最大的澳资银行。独特的经历、出色的业绩使墨士成为当今澳大利亚乃至国际金融界的知名人物。 墨士1941年4月出生于英格兰的曼彻斯特,很小的时候就随全家迁到了苏格兰。他的父亲是一名制药专家,也许是受家庭的影响,也许是秉承了苏格兰人热爱科学的传统,墨士从小就迷恋于自然科学。从圣•安德鲁斯大学化学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为开阔思路,墨士又考入了曼彻斯特大学,攻读人类学硕士学位。多年后,墨士在回顾自己的这段求学经历时说:“在科学方面受到的良好教育令我受益匪浅,那是生活和就业的起点。而在攻读人类学的那几年里,我又认识到读书与思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墨士这种不同寻常的知识结构吸引了著名的壳牌石油公司,毕业后他应聘进入该公司的研究部。之后,他又在金属部和煤炭部工作多年。并被派驻荷兰、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工作。,正是因为来到了澳大利亚,墨士在43岁时加入澳新银行。几年中,他先后担任过战略计划部、经济研究部以及零售业务部的总经理,并在1992年出任行长一职。 众所周知,一个人中年之后再另起炉灶决非易事,尤其是闯入银行这样一个相对稳定和保守的行业,需要更多的勇气和胆识。很多人在一家银行供职多年,且在职务升迁的台阶上爬了大半辈子,他们对新人的抵触情绪可想而知。不过,也算是机缘巧合,墨士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加盟澳新银行时,澳洲的银行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银行在经营观念、业务操作和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与以往大不相同。这种深刻而迅速的变化,迫使所有的银行对自身进行全面的调整。墨士在多年以后才认识到,正是这种历史变革为自己进入金融界并有所作为创造了难得的契机。 1992年,墨士刚当选行长时,由于经济衰退,加上经营不善,澳新银行正处于严重困境:资本不足、开支庞大、存贷利差缩小,国内机构纷纷亏损,1992年该行共亏损3.92亿澳元。墨士上任后,从整治信贷资产入手,大力核销坏账,对信贷业务实行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积极发展国际业务,特别是扩大在亚洲的机构网点和经营规模。正是这一战略使澳新银行大大受益。随着近几年来亚洲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澳新银行在这一地区的资金管理、贸易融资和零售业务发展迅猛,利润丰厚。1996年,该行赢利已达10.50亿澳元,其中近一半来自亚洲。如今,澳新银行已在西起地中海,东至日本的广阔区域内建立了庞大的业务网络。同其他澳资银行相比,该行在亚洲的经营规模和业务实力已成为其最大的竞争优势。 澳新银行出色的业绩不仅取决于正确的战略决策,也归功于墨士先生注重在银行内部培养凝聚力。上任伊始,面对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难题,墨士并没有仿效其他经营不善的银行的做法,靠大量裁员来节约开支,摆脱困境。他的做法是重新调整机构,让人员合理流动,将“过剩”的雇员安排到更胜任的岗位上。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是很明智的。据外界评论,墨士在澳新银行很有人缘。人们喜欢他的坦白和直率,说他像一位“快乐的大叔”。即使是一些最尖刻的市场评论家也对他深怀好感,认为同其他银行家相比,墨士十分平易近人,这使他身边的人有了安全感。 由于从事过化工和金融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业,墨士先生对银行工作有着独特的感受。他相信,在科学研究中所养成的素质,对从事银行工作大有裨益。虽然曾在很多国家工作过,又已在澳大利亚定居多年,但墨士先生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典型的苏格兰人。那里是他的故乡,苏格兰的传统浓厚地熏染着他的性格,那就是崇尚自由,尊重科学,重视教育。当人们问他,典型的苏格兰人是不是总爱捏紧双拳,一毛不拔?墨士先生就会笑呵呵地回答说:“那只是英格兰人的说法,就像墨尔本人和悉尼人,总爱开对方的玩笑。”其实.苏格兰人有点像荷兰人。十分理智。他们非常谨慎,但从术吝啬,这使得他擅长于财务管理。 还是在圣•安德鲁斯大学念书的时候,墨士认识了一个学习法语的姑娘,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安吉拉。直到现在,两人还总喜欢争论到底谁在大学里最用功。墨士常常开玩笑地抱怨道:“我们这些可怜的理科学生,学习紧张得要命,每天不是上课就是做试验。而我妻子除了偶尔上两节课,就是看看书,或者想点儿高深莫测的问题,真是过得悠闲自在。”墨士喜欢打高尔夫球,也喜欢音乐和桥牌的奇妙境界,他深谙忙里偷闲的乐趣。 澳新银行的经济研究部与零售业务部分别是()

    • A、直线机构和直线机构
    • B、直线机构和参谋机构
    • C、参谋机构和参谋机构
    • D、参谋机构和直线机构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波斯王国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王国的创立者是阿黑门尼德族人()

    • A、大流士
    • B、居鲁士
    • C、冈比西斯
    • D、高墨达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澳联邦银行登陆专员的服务内容包括()。

    • A、新移民安家服务
    • B、基本银行业务解答
    • C、生意、房产、税收、子女入学介绍
    • D、医疗保险、当地社团介绍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多选题
    新澳海底世界的合资兴建投资者有(  )。
    A

    秦皇岛市海港区旅游开发总公司

    B

    新加坡新澳海底世界有限公司

    C

    美国迪斯尼公司

    D

    澳大利亚

    E

    日本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秦皇岛新澳海底世界由秦皇岛市海港区旅游开发总公司、新加坡新澳海底世界有限公司及澳大利亚三方合资兴建,是集科普教育、观赏娱乐为一体,以展示海洋生物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博览馆。

  • 第10题:

    单选题
    在澳大利亚最早建立幼儿园的组织是()
    A

    新南威尔士幼儿园同盟

    B

    威尔士幼儿园同盟

    C

    新威尔士幼儿园同盟

    D

    南威尔士幼儿园同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澳联邦银行登陆专员的服务内容包括()。
    A

    新移民安家服务

    B

    基本银行业务解答

    C

    生意、房产、税收、子女入学介绍

    D

    医疗保险、当地社团介绍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曾为著名的壳牌石油公司效力多年的化学家唐•墨士,1984年加盟澳大利亚的澳新银行,并于1992年出任行长,成为澳新银行的掌舵人。在他的带领下,澳新银行从一个效率低下、赢利微薄的机构,变成了今天亚洲最大的澳资银行。独特的经历、出色的业绩使墨士成为当今澳大利亚乃至国际金融界的知名人物。 墨士1941年4月出生于英格兰的曼彻斯特,很小的时候就随全家迁到了苏格兰。他的父亲是一名制药专家,也许是受家庭的影响,也许是秉承了苏格兰人热爱科学的传统,墨士从小就迷恋于自然科学。从圣•安德鲁斯大学化学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为开阔思路,墨士又考入了曼彻斯特大学,攻读人类学硕士学位。多年后,墨士在回顾自己的这段求学经历时说:“在科学方面受到的良好教育令我受益匪浅,那是生活和就业的起点。而在攻读人类学的那几年里,我又认识到读书与思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墨士这种不同寻常的知识结构吸引了著名的壳牌石油公司,毕业后他应聘进入该公司的研究部。之后,他又在金属部和煤炭部工作多年。并被派驻荷兰、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工作。,正是因为来到了澳大利亚,墨士在43岁时加入澳新银行。几年中,他先后担任过战略计划部、经济研究部以及零售业务部的总经理,并在1992年出任行长一职。 众所周知,一个人中年之后再另起炉灶决非易事,尤其是闯入银行这样一个相对稳定和保守的行业,需要更多的勇气和胆识。很多人在一家银行供职多年,且在职务升迁的台阶上爬了大半辈子,他们对新人的抵触情绪可想而知。不过,也算是机缘巧合,墨士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加盟澳新银行时,澳洲的银行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银行在经营观念、业务操作和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与以往大不相同。这种深刻而迅速的变化,迫使所有的银行对自身进行全面的调整。墨士在多年以后才认识到,正是这种历史变革为自己进入金融界并有所作为创造了难得的契机。 1992年,墨士刚当选行长时,由于经济衰退,加上经营不善,澳新银行正处于严重困境:资本不足、开支庞大、存贷利差缩小,国内机构纷纷亏损,1992年该行共亏损3.92亿澳元。墨士上任后,从整治信贷资产入手,大力核销坏账,对信贷业务实行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积极发展国际业务,特别是扩大在亚洲的机构网点和经营规模。正是这一战略使澳新银行大大受益。随着近几年来亚洲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澳新银行在这一地区的资金管理、贸易融资和零售业务发展迅猛,利润丰厚。1996年,该行赢利已达10.50亿澳元,其中近一半来自亚洲。如今,澳新银行已在西起地中海,东至日本的广阔区域内建立了庞大的业务网络。同其他澳资银行相比,该行在亚洲的经营规模和业务实力已成为其最大的竞争优势。 澳新银行出色的业绩不仅取决于正确的战略决策,也归功于墨士先生注重在银行内部培养凝聚力。上任伊始,面对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难题,墨士并没有仿效其他经营不善的银行的做法,靠大量裁员来节约开支,摆脱困境。他的做法是重新调整机构,让人员合理流动,将“过剩”的雇员安排到更胜任的岗位上。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是很明智的。据外界评论,墨士在澳新银行很有人缘。人们喜欢他的坦白和直率,说他像一位“快乐的大叔”。即使是一些最尖刻的市场评论家也对他深怀好感,认为同其他银行家相比,墨士十分平易近人,这使他身边的人有了安全感。 由于从事过化工和金融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业,墨士先生对银行工作有着独特的感受。他相信,在科学研究中所养成的素质,对从事银行工作大有裨益。虽然曾在很多国家工作过,又已在澳大利亚定居多年,但墨士先生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典型的苏格兰人。那里是他的故乡,苏格兰的传统浓厚地熏染着他的性格,那就是崇尚自由,尊重科学,重视教育。当人们问他,典型的苏格兰人是不是总爱捏紧双拳,一毛不拔?墨士先生就会笑呵呵地回答说:“那只是英格兰人的说法,就像墨尔本人和悉尼人,总爱开对方的玩笑。”其实.苏格兰人有点像荷兰人。十分理智。他们非常谨慎,但从术吝啬,这使得他擅长于财务管理。 还是在圣•安德鲁斯大学念书的时候,墨士认识了一个学习法语的姑娘,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安吉拉。直到现在,两人还总喜欢争论到底谁在大学里最用功。墨士常常开玩笑地抱怨道:“我们这些可怜的理科学生,学习紧张得要命,每天不是上课就是做试验。而我妻子除了偶尔上两节课,就是看看书,或者想点儿高深莫测的问题,真是过得悠闲自在。”墨士喜欢打高尔夫球,也喜欢音乐和桥牌的奇妙境界,他深谙忙里偷闲的乐趣。 墨士的成功经营说明()
    A

    要想成为银行行长,就必须先学好化学

    B

    领导者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技能

    C

    一个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遇

    D

    一个与众不同的领导者,应懂得忙里偷闲,以保持愉快的心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澳粉就是澳大利亚产的()。


    正确答案:铁矿粉

  • 第14题:

    澳新:持香港护照去澳新团是免签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澳新:学生A父母离异从不往来,提供不了另外一方的任何材料,此学生无法报名澳新团。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新澳法


    正确答案:在软弱岩层中修建隧道时,用混凝土作为临时支承,在开挖后立即喷上一层混凝土以将岩层封闭起来(必要时用锚杆加固),并进行施工量测,待变形发生到一定程度时做永久衬砌对下一步设计、施工提出修正。这种设计、施工隧道的方法称为新澳法。其优点时:施工方便、安全、用料少、费用少。

  • 第17题:

    在全国建立驿道制度、修筑了从苏萨到小亚西海岸的以佛所全长2400公里的“御道”的是波斯国王()

    • A、大流士
    • B、居鲁士
    • C、冈比西斯
    • D、高墨达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以下哪一项属于波斯帝国衰亡的转折点:()

    • A、高墨塔叛乱
    • B、居鲁士征战
    • C、大流士一世改革
    • D、希波战争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目前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实验室最高效率为()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创造并保持。

    • A、17.8%
    • B、30.5%
    • C、20.1%
    • D、24.7%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以下哪一项属于波斯帝国衰亡的转折点:()
    A

    高墨塔叛乱

    B

    居鲁士征战

    C

    大流士一世改革

    D

    希波战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目前下列属于银行境外澳元清算账户行的是()。
    A

    中国银行澳大利亚分行

    B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

    C

    澳新银行

    D

    澳洲联邦银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全国建立驿道制度、修筑了从苏萨到小亚西海岸的以佛所全长2400公里的“御道”的是波斯国王()
    A

    大流士

    B

    居鲁士

    C

    冈比西斯

    D

    高墨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曾为著名的壳牌石油公司效力多年的化学家唐•墨士,1984年加盟澳大利亚的澳新银行,并于1992年出任行长,成为澳新银行的掌舵人。在他的带领下,澳新银行从一个效率低下、赢利微薄的机构,变成了今天亚洲最大的澳资银行。独特的经历、出色的业绩使墨士成为当今澳大利亚乃至国际金融界的知名人物。 墨士1941年4月出生于英格兰的曼彻斯特,很小的时候就随全家迁到了苏格兰。他的父亲是一名制药专家,也许是受家庭的影响,也许是秉承了苏格兰人热爱科学的传统,墨士从小就迷恋于自然科学。从圣•安德鲁斯大学化学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为开阔思路,墨士又考入了曼彻斯特大学,攻读人类学硕士学位。多年后,墨士在回顾自己的这段求学经历时说:“在科学方面受到的良好教育令我受益匪浅,那是生活和就业的起点。而在攻读人类学的那几年里,我又认识到读书与思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墨士这种不同寻常的知识结构吸引了著名的壳牌石油公司,毕业后他应聘进入该公司的研究部。之后,他又在金属部和煤炭部工作多年。并被派驻荷兰、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工作。,正是因为来到了澳大利亚,墨士在43岁时加入澳新银行。几年中,他先后担任过战略计划部、经济研究部以及零售业务部的总经理,并在1992年出任行长一职。 众所周知,一个人中年之后再另起炉灶决非易事,尤其是闯入银行这样一个相对稳定和保守的行业,需要更多的勇气和胆识。很多人在一家银行供职多年,且在职务升迁的台阶上爬了大半辈子,他们对新人的抵触情绪可想而知。不过,也算是机缘巧合,墨士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加盟澳新银行时,澳洲的银行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银行在经营观念、业务操作和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与以往大不相同。这种深刻而迅速的变化,迫使所有的银行对自身进行全面的调整。墨士在多年以后才认识到,正是这种历史变革为自己进入金融界并有所作为创造了难得的契机。 1992年,墨士刚当选行长时,由于经济衰退,加上经营不善,澳新银行正处于严重困境:资本不足、开支庞大、存贷利差缩小,国内机构纷纷亏损,1992年该行共亏损3.92亿澳元。墨士上任后,从整治信贷资产入手,大力核销坏账,对信贷业务实行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积极发展国际业务,特别是扩大在亚洲的机构网点和经营规模。正是这一战略使澳新银行大大受益。随着近几年来亚洲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澳新银行在这一地区的资金管理、贸易融资和零售业务发展迅猛,利润丰厚。1996年,该行赢利已达10.50亿澳元,其中近一半来自亚洲。如今,澳新银行已在西起地中海,东至日本的广阔区域内建立了庞大的业务网络。同其他澳资银行相比,该行在亚洲的经营规模和业务实力已成为其最大的竞争优势。 澳新银行出色的业绩不仅取决于正确的战略决策,也归功于墨士先生注重在银行内部培养凝聚力。上任伊始,面对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难题,墨士并没有仿效其他经营不善的银行的做法,靠大量裁员来节约开支,摆脱困境。他的做法是重新调整机构,让人员合理流动,将“过剩”的雇员安排到更胜任的岗位上。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是很明智的。据外界评论,墨士在澳新银行很有人缘。人们喜欢他的坦白和直率,说他像一位“快乐的大叔”。即使是一些最尖刻的市场评论家也对他深怀好感,认为同其他银行家相比,墨士十分平易近人,这使他身边的人有了安全感。 由于从事过化工和金融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业,墨士先生对银行工作有着独特的感受。他相信,在科学研究中所养成的素质,对从事银行工作大有裨益。虽然曾在很多国家工作过,又已在澳大利亚定居多年,但墨士先生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典型的苏格兰人。那里是他的故乡,苏格兰的传统浓厚地熏染着他的性格,那就是崇尚自由,尊重科学,重视教育。当人们问他,典型的苏格兰人是不是总爱捏紧双拳,一毛不拔?墨士先生就会笑呵呵地回答说:“那只是英格兰人的说法,就像墨尔本人和悉尼人,总爱开对方的玩笑。”其实.苏格兰人有点像荷兰人。十分理智。他们非常谨慎,但从术吝啬,这使得他擅长于财务管理。 还是在圣•安德鲁斯大学念书的时候,墨士认识了一个学习法语的姑娘,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安吉拉。直到现在,两人还总喜欢争论到底谁在大学里最用功。墨士常常开玩笑地抱怨道:“我们这些可怜的理科学生,学习紧张得要命,每天不是上课就是做试验。而我妻子除了偶尔上两节课,就是看看书,或者想点儿高深莫测的问题,真是过得悠闲自在。”墨士喜欢打高尔夫球,也喜欢音乐和桥牌的奇妙境界,他深谙忙里偷闲的乐趣。 壳牌石油公司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

    直线型

    B

    直线职能型

    C

    事业部制

    D

    委员会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曾为著名的壳牌石油公司效力多年的化学家唐•墨士,1984年加盟澳大利亚的澳新银行,并于1992年出任行长,成为澳新银行的掌舵人。在他的带领下,澳新银行从一个效率低下、赢利微薄的机构,变成了今天亚洲最大的澳资银行。独特的经历、出色的业绩使墨士成为当今澳大利亚乃至国际金融界的知名人物。 墨士1941年4月出生于英格兰的曼彻斯特,很小的时候就随全家迁到了苏格兰。他的父亲是一名制药专家,也许是受家庭的影响,也许是秉承了苏格兰人热爱科学的传统,墨士从小就迷恋于自然科学。从圣•安德鲁斯大学化学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为开阔思路,墨士又考入了曼彻斯特大学,攻读人类学硕士学位。多年后,墨士在回顾自己的这段求学经历时说:“在科学方面受到的良好教育令我受益匪浅,那是生活和就业的起点。而在攻读人类学的那几年里,我又认识到读书与思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墨士这种不同寻常的知识结构吸引了著名的壳牌石油公司,毕业后他应聘进入该公司的研究部。之后,他又在金属部和煤炭部工作多年。并被派驻荷兰、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工作。,正是因为来到了澳大利亚,墨士在43岁时加入澳新银行。几年中,他先后担任过战略计划部、经济研究部以及零售业务部的总经理,并在1992年出任行长一职。 众所周知,一个人中年之后再另起炉灶决非易事,尤其是闯入银行这样一个相对稳定和保守的行业,需要更多的勇气和胆识。很多人在一家银行供职多年,且在职务升迁的台阶上爬了大半辈子,他们对新人的抵触情绪可想而知。不过,也算是机缘巧合,墨士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加盟澳新银行时,澳洲的银行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银行在经营观念、业务操作和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与以往大不相同。这种深刻而迅速的变化,迫使所有的银行对自身进行全面的调整。墨士在多年以后才认识到,正是这种历史变革为自己进入金融界并有所作为创造了难得的契机。 1992年,墨士刚当选行长时,由于经济衰退,加上经营不善,澳新银行正处于严重困境:资本不足、开支庞大、存贷利差缩小,国内机构纷纷亏损,1992年该行共亏损3.92亿澳元。墨士上任后,从整治信贷资产入手,大力核销坏账,对信贷业务实行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积极发展国际业务,特别是扩大在亚洲的机构网点和经营规模。正是这一战略使澳新银行大大受益。随着近几年来亚洲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澳新银行在这一地区的资金管理、贸易融资和零售业务发展迅猛,利润丰厚。1996年,该行赢利已达10.50亿澳元,其中近一半来自亚洲。如今,澳新银行已在西起地中海,东至日本的广阔区域内建立了庞大的业务网络。同其他澳资银行相比,该行在亚洲的经营规模和业务实力已成为其最大的竞争优势。 澳新银行出色的业绩不仅取决于正确的战略决策,也归功于墨士先生注重在银行内部培养凝聚力。上任伊始,面对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难题,墨士并没有仿效其他经营不善的银行的做法,靠大量裁员来节约开支,摆脱困境。他的做法是重新调整机构,让人员合理流动,将“过剩”的雇员安排到更胜任的岗位上。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是很明智的。据外界评论,墨士在澳新银行很有人缘。人们喜欢他的坦白和直率,说他像一位“快乐的大叔”。即使是一些最尖刻的市场评论家也对他深怀好感,认为同其他银行家相比,墨士十分平易近人,这使他身边的人有了安全感。 由于从事过化工和金融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业,墨士先生对银行工作有着独特的感受。他相信,在科学研究中所养成的素质,对从事银行工作大有裨益。虽然曾在很多国家工作过,又已在澳大利亚定居多年,但墨士先生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典型的苏格兰人。那里是他的故乡,苏格兰的传统浓厚地熏染着他的性格,那就是崇尚自由,尊重科学,重视教育。当人们问他,典型的苏格兰人是不是总爱捏紧双拳,一毛不拔?墨士先生就会笑呵呵地回答说:“那只是英格兰人的说法,就像墨尔本人和悉尼人,总爱开对方的玩笑。”其实.苏格兰人有点像荷兰人。十分理智。他们非常谨慎,但从术吝啬,这使得他擅长于财务管理。 还是在圣•安德鲁斯大学念书的时候,墨士认识了一个学习法语的姑娘,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安吉拉。直到现在,两人还总喜欢争论到底谁在大学里最用功。墨士常常开玩笑地抱怨道:“我们这些可怜的理科学生,学习紧张得要命,每天不是上课就是做试验。而我妻子除了偶尔上两节课,就是看看书,或者想点儿高深莫测的问题,真是过得悠闲自在。”墨士喜欢打高尔夫球,也喜欢音乐和桥牌的奇妙境界,他深谙忙里偷闲的乐趣。 墨士在上任伊始的改革,显示出他的领导方式是()
    A

    贫乏型

    B

    俱乐部型

    C

    任务型

    D

    战斗集体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