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顺序量表?
第1题:
心理物理法中建立顺序量表的主要方法是
A、感觉等距法
B、等级比例法
C、对偶比较法
D、差别阈限法
E、等级排列法
第2题:
第3题:
如何建立分析框架?
建立分析框架的方法,与前面提炼研究问题的方法类似:①检索文献;②与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③焦点小组访谈;④研究人员的独创性思考。
略
第4题:
渗流模型是如何建立的,为什么可以如此建立?
把包括土颗粒组成的骨架在内的整个空间看做渗流流场,认为流体在该流场作连续流动,用虚拟的流速代替实际流速,称为渗流模型。
因为土壤颗粒组成的通道相当复杂,渗流运动要素不便于统计、量测,引入渗流模型概念,即把整个渗流流场看成流体的连续流动,可借用管流、明渠流建立的的概念。
略
第5题:
智力年龄,年级当量和发展顺序量表均为标准分常模。
第6题:
顺序量表在排列的时候没有采用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的零。
第7题:
顺序量表(ordinal scale)
第8题:
可以用()法与()法制作顺序量表。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在顺序量表中,变量具有( )。
(A)相等单位
(B)等级
(C)绝对零点
(D)等比
第14题:
第15题:
如何建立顺序量表?
心理物理学中建立顺序量表的主要方法有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
(1)等级排列法。等级排列法这个方法是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许多被试者按照一定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然后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这样,就能求出每一刺激的各自平均等级,最后,把各刺激按平均等级排出的顺序就是一列顺序量表。
(2)对偶比较法。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者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的哪一个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那么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然后依它们各自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
略
第16题:
据测量精度高低,斯蒂文斯将量表分为四个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
第17题:
量表是一个拥有参照点和单位的,可以体现测量规则的连续体,根据量表的单位和参照点的不同,可以将量表从低级到高级,从模糊到明确的四类:()
第18题:
顺序量表
第19题:
量表的类型有哪些()?
第20题:
地理变量的量表系统间可以转换的关系有()。
第21题:
间隔量表→比率量表
比率量表→间隔量表
定名量表→顺序量表
顺序量表→间隔量表
比率量表→顺序量表
间隔量表→顺序量表
第22题:
顺序量表
等距量表
比例量表
顺序量表和比例量表
第23题:
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顺序量表、命名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命名量表、等距量表、顺序量表、等比量表
等比量表、等距量表、顺序量表、命名量表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