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简述学前教育观察实施的步骤。
(1)明确观察目的,即确定观察的问题。
(2)制定观察计划,对观察的时间、顺序、过程、对象、仪器、记录方法等都要事先安排好。
(3)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使被观察的对象必须处于常态之下,对所发生的现象或行为不加人为控制,呈自然状态。
(4)进入观察现场。
(5)做好观察记录。
略
第5题:
简述教育现场观察的利与弊。
(1)优点:
①所获资料自然、直观、真实,可靠性高;
②能够获得观察对象的活动或变化规律。
(2)主要缺点有:
①在观察过程中及对观察结果的解释都易受主观因素的干扰;
②需要观察者有较高的协调人际关系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③真正用于观察的时间不是很多。
略
第6题:
结合实践论述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
(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
明确在观察中要了解什么情况,搜集哪方面事实材料,确定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也就是说,要回答为什么观察和如何观察等问题。
(2)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
对观察客体要进行明确分类,确定所观察事物最主要的方向。观察提纲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变性,防止有效资料被遗漏。观察人员通过适当的渠道进入观察现场,熟悉观察环境,接触观察对象,并与被研究的观察对象建立友善的关系。
(3)实施观察,搜集、记录资料
进行为期数周、数月甚或数年的观察并作现场记录进行研究,在进行现场观察时,不仅要保证对现场发生的事件或行为表现出全面细致的感知,同时还要根据研究的要求对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地判定其类别或程度等级,并做好记录。记录的方法可以是笔记,也可以是录音、录像或摄影。
(4)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在现场观察时观察者所记录下来的观察资料都是研究的原始资料,在现场观察结束后,研究者必须对搜集到的原始资料按研究的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为形成观察研究的结论、撰写观察报告打好基础。通过深入研究观察资料所反映的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原因及不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和概括出观察资料中所反映出的教育现象或学生行为表现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从而形成研究结论。
略
第7题:
简述工程维修实施程序。
第8题:
简述观察的实施。
第9题:
简述病人教育程序.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简述教育观察的实施程序。
(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
(2)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
(3)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
(4)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略
第17题:
简述直觉观察时期教育研究的特点。
(1)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还不能对自然界、社会和教育进行解剖分析。他们把教育当作一个整体,从总体上进行观察研究。
(2)无论唯物论或辩证法思想都带有原始的、自发的、朴素的性质。
(3)先哲们的研究只是描述整个教育的一般变化,还不能对这种变化的具体过程、原因作出分析,因此也就不可能对教育的一般性质作出完备和清楚的了解。
略
第18题:
请简述教育预测的程序。
(1)明确教育预测的目的
(2)搜集教育预测所需要的资料
(3)选取合适的教育预测方法
(4)实施教育预测。
略
第19题:
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
第20题:
简答教育观察的实施程序。
第21题:
对新增固定资产如何实施观察程序?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