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学习与身心发展的辩证关系。
第1题:
分析学习与身心发展的辩证关系。
(1)学习与个体的生理发展:学习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首先,个体的生理发展制约着学习。学习需要以个体的生理发展为自然前提,由于生理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在一定阶段上,个体学习的内容、以什么方式学习等,都应考虑到个体的生理发展水平,受到生理发展水平的制约。
其次,学习又促进个体的生理发展。有关研究证明,适度的学习和训练可以明显地促进人类个体的生理发展。
(2)学习与个体的心理发展: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也是辩证的。
首先,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制约着进行某种学习的可能性。由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学习的内容与学习的形式也相应不同。跨越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或忽视心理发展的顺序性与系统性而拔苗助长或填鸭式的做法都是徒劳的。认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决定了新经验的习得水平和难易程度。
其次,学习又促进着个体的心理发展。从个体的一生发展来看,其心理从早期的直观行动思维发展到后来的抽象逻辑思维,这一过程不是自发、自然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实现的。学习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是一个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无论是个体自身的发现、摸索,还是通过接受,这些学习方式都使得个体能够积累经验,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这些经验解决问题,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进而调节、完善原有的经验结构,促进心理的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个体身心发展为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而学习又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这就是学习与身心发展的辩证关系。
略
第2题:
身心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指的是()。
第3题:
简述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
第4题:
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主要包括()。
第5题:
试分析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发展特点与数学学习的关系。
第6题:
如何看待内向与外向发展战略的辩证关系。
第7题:
如何理解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第8题:
从事新学习时,学习者身心的发展水平对学习的适合性,被称为()。
第9题:
社会学习、友好相处
社会适应、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社会适应
身心发展、人际交往
第10题:
关键期
学习准备
最近发展区
印刻现象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一切知识技能的教学都要适时,既不能超越,也不能滞后,否则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这是根据身心发展的哪条规律提出的()。
第14题:
学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第15题:
学习准备是使新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
第16题:
为深入贯彻()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第17题:
游戏是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最能引起有效学习的活动方式。
第18题:
以下关于学习与幼儿身心发展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第19题:
简述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第20题:
关键期
学习准备
最近发展区
刻板现象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
身心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身心发展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24题:
个体的生理发展水平制约着学习的可能性和结果
学习能促进生理的发展
幼儿的心理发展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实现
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制约着新的学习方式、速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