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在超市购物被怀疑偷东西在商场经理的命令下被强行搜身,第二天,李某将此情况告知某报社,当天报社载文时对商场和经理的行为进行了抨击。李某的行为属于()。
第1题:
李某到市中心的日光商场欲购买商品,在二楼化妆品专柜前,李某让营业员赵某、钱某、孙某拿出几种化妆品进行挑选。因对商品不太满意,李某未购买即离开此柜台,到其他柜台购买。营业员赵某、钱某在收化妆品时,认为少了一盒,怀疑李某拿走了,就在商场内找到李某,当众指责他偷了化妆品。李某否认,并要求见其经理。赵某就将李某带到经理办公室。经理说:“你有没有拿化妆品?”李某说:“没有。”经理要求进行搜身,李某表示不同意。
这时,有很多人围在经理办公室门口围观。经理说:“我们商场有规定,如果我们怀疑有人偷东西的话,就要对他进行搜查。这个规定我们已经贴在商场门口了。”李某仍然拒绝对其进行搜身。经理表示,如果不让搜身,就不放李某走。李某没办法,只好把随身所带的小包和外衣让商场搜查。商场的人没有搜出什么东西来,只好让李某离开。
李某走出经理办公室的时候,很多人对其指指点点,李某也无法忍受众人异样的眼光,并且对刚才脱下外衣让人搜查的情景感到屈辱。于是,李某向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日光商场的责任。
请问:(1)日光商场侵犯了李某什么权利?为什么?
(2)日光商场应承担什么责任?
第2题:
甲在超市购物时被怀疑偷东西,在商场经理的命令下被强行搜身。后甲将此情况告知某报社,当天报社载文对商场和经理的行为进行了抨击。甲的行为属于( )。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甲在超市购物时被怀疑偷东西,在商场经理的命令下被强行搜身。后甲将此情况告知某报社,当天报社载文对商场和经理的行为进行了抨击。甲的行为属于()。
第7题:
吕某在甲公司购买掌上电脑,因掌上电脑的质量问题要求退货与经理发生争执。经理指令公司保安人员将吕某强行拖到一间仓库里禁闭两个小时。第二天吕某将此过程告知当地报社,当天晚报载文对甲公司及该经理进行了抨击。吕某的行为属于()。
第8题:
李某在春节高价倒卖车票,被巡逻民警抓获,李某的行为是()。
第9题:
胡某在超市购物被怀疑偷东西而在商场经理的命令下被强行搜身。第二天,胡某将此事告知某报社,当天报社载文时对商场和经理的行为进行了抨击。胡某的行为属于()。
第10题:
合法
合法但方式不妥
不合法
不合法但情有可原
第11题:
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
诋毁商誉的行为
新闻媒体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的行为
侵犯经理名誉权的行为
第12题:
李某是听说陈某信息后进行投资交易的,李某的行为仍是属于内幕交易
李某听说陈某信息后和团队一起进行投资交易,李某还是比较专业审慎的
李某只是道听途说,消息并不可靠,故李某的行为属于合规行为
李某只是道听途说,消息并不可靠,李某的行为不属于内幕交易
第13题:
王某在A商场购买皮鞋,因鞋的质量问题要求退货与经理发生争执。经理指令商场保安人员将王某强行拖到一间仓库里禁闭两个小时。第二天王某将此过程告知当地报社,当天晚报载文对A商场及该经理进行了抨击。王某的行为属于( )。
A.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
B.诋毁商誉行为
C.利用新闻媒体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的行为
D.侵犯经理名誉权的行为
第14题:
下列关于诋毁商业信誉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诋毁商业信誉行为,其主体限于经营者
B.诋毁商业信誉行为在主观上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C.经营者、消费者和其他主体都可以因自己诋毁商业信誉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D.实施诋毁商业信誉行为的经营者与被诋毁的经营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李某到超市购物,被保安人员怀疑有偷盗行为,遂被带到经理办公室搜身。超市的这种做法()。
第18题:
李莱因偷超市的食品被挂牌示众.李某要求超市赔偿其精神和名誉损失,超市负责人则表示,他们有权惩治小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第19题:
下列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的是:()
第20题:
甲在超市购物时被怀疑偷东西,在商场经理的命令下被强行搜身。后甲将此情况告知某报社,当天报社载文对商场和经理的行为进行了抨击。甲的行为属于()。
第21题:
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
诋毁商誉行为
新闻媒体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行为
吕某侵犯经理名誉权的行为
第22题:
安全权
受尊重权
求偿权
知情权
第23题:
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
诋毁商誉的行为
新闻媒体损害竞争对于商业信誉的行为
侵犯经理名誉权的行为
第24题:
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
诋毁商业信誉的行为
新闻媒体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的行为
侵犯经理名誉权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