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在价值工程中,分析出V1,在则表明()A、实际成本偏高B、功能可能过剩C、实际成本偏低D、功能可能不足”相关问题
  • 第1题:

    应用功能成本法计算功能价值V,测定实现应有功能所必须消耗的最低成本,同时计算为实现应有功能所耗费的现实成本,若VI〈1,表明评价对象有可能( )。

    A、功能不足
    B、现实成本偏低
    C、成本支出与功能相当
    D、现实成本偏高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76~77 / 2019版教材P75
    Vi1,此时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一种可能是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

  • 第2题:

    计算功能价值,对成本功能的合理匹配程度进行分析,若零部件的价值系数小于1,表明该零部件有可能( )

    A、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
    B、成本支出偏低
    C、功能过剩
    D、功能不足
    E、成本支出与功能相当

    答案:A,C
    解析:
    2020版教材76~77 / 2019版教材P75
    Vi<1,此时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一种可能是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

  • 第3题:

    在价值工程的功能评价活动过程中,计算出某评价对象的价值系数V>1,则有可能表明()。

    A.实际成本偏低
    B.有不必要的功能
    C.实际成本偏高
    D.功能可能不足
    E.功能与成本的分配比较理想

    答案:A,B,E
    解析:
    考核价值工程的应用。在价值工程活动过程中,计算出V>1,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三种:(1)由于现实成本偏低,不能满足评价对象实现其应具有的功能的要求,致使对象功能偏低,这种情况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增加成本;(2)对象目前具有的功能已经超过其应该具有的水平,也即存在过剩功能,这种情况也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降低功能水平;(3)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征,在客观上存在着功能很重要而消耗的成本却很少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不列为改进对象。参见教材P109。

  • 第4题:

    造成价值工程活动对象的价值系数V小于1的可能原因有()。

    A.评价对象的显示成本偏低
    B.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
    C.可能存在着不足的功能
    D.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
    E.可能存在着过剩的功能

    答案:B,D,E
    解析:
    V<1,即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这时,一种可能是由于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现实需要。这两种情况都应列入功能改进的范围,并且以剔除过剩功能及降低现实成本为改进方向,使成本与功能比例趋于合理。2020教材P204-219

  • 第5题:

    在价值工程活动过程中,若计算出某个功能的价值系数V>1,则表明( )。
    A、实际成本可能偏低
    B、功能可能不足
    C、实际成本偏高
    D、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
    ?在功能评价过程中,某项功能的价值系数大于1,表明该评价对象(功能)的现实成本低于目标成本,可能存在功能比较重要、分配的成本较小等问题,应深入具体分析。参见教材P76~77。

  • 第6题:

    计算功能价值,对成本功能的合理匹配程度进行分析,若零部件的价值系数小于1,表明该零部件有可能()。

    A、成本支出偏高
    B、成本支出偏低
    C、功能过剩
    D、功能不足
    E、成本支出与功能相当

    答案:A,C
    解析:
    功能的价值系数当<1时,此时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比较高,而功能要求不高,一种可能是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外一种可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

  • 第7题:

    价值工程中,成本系数=某功能的实际成本/产品成本(所有功能实际成本之和)。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在运用价值工程方法对某一选定设计方案进行功能评价中,下列有关功能指数法中功能价值分析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价值指数等于1,说明评价对象无须改进
    • B、价值指数大于1,可能是存在过剩功能,则评价对象不须改进
    • C、价值指数大于1,可能是成体偏低,则对象功能也偏低,则评价对象需要改进
    • D、价值指数大于1,可能是对象在技术、经济方面具有某些特殊性,则评价对象无须改进
    • E、价值指数大于1,说明评价对象需要改进

    正确答案:A,C,D

  • 第9题:

    在进行价值工程评价时,若计算某产品的价值系数为1.4,在确定其为改进对象后,需分析()。

    • A、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功能过剩,作为功能改进的对象
    • B、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成本过高,作为成本改进对象
    • C、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小于实际成本比重,功能不足,作为功能改进对象
    • D、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小于实际成本比重,实际成本过高,作为成本改进对象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多选题
    在价值工程活动过程中,当V>1,则说明( )。
    A

    实际成本偏低

    B

    实际成本偏高

    C

    功能可能过剩

    D

    功能可能不足

    E

    功能价值高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计算功能价值,对成本功能的合理匹配程度进行分析,若零部件的价值系数小于1,表明该零部件有可能()。
    A

    成本支出偏高

    B

    成本支出偏低

    C

    功能过剩

    D

    功能不足

    E

    成本支出与功能相当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价值工程中,成本系数=某功能的实际成本/产品成本(所有功能实际成本之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计算功能价值,对成本功能的合理匹配程度进行分析时,若零部件的价值系数小于1,则该零部件有可能()

    A.现实成本偏高
    B.现实成本偏低
    C.功能过剩
    D.功能不足
    E.成本支出与功能相当

    答案:A,C
    解析:
    若价值系数小于1,此时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袁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一种可能是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

  • 第14题:

    在价值工程活动过程中,分析出V>1则表明(  )。


    A.实际成本偏低

    B.功能可能过剩

    C.实际成本偏高

    D.功能可能不足

    E.不能确定

    答案:A,B
    解析:
    考点: “价值工程方法”。价值工程(VE)是以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为目的,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寻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的一种管理技术。价值工程中所述的“价值”是指作为某种产品(或作业)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的比值。它不是对象的使用价值,也不是对象的经济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是对象的比较价值,是作为评价事物有效程度的一种尺度提出来的。这种关系可用一个数学公式表示
    V=F/C
    式中V——研究对象的价值;
    F——研究对象的功能,
    C——研究对象的成本,即寿命周期成本。
    由此可见,价值工程涉及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三个基本要素。V>1则功能过剩或实际成本偏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

  • 第15题:

    在价值工程的功能评价活动过程中,计算出某评价对象的价值系数Vi>1,则有可能表明( )。

    A.实际成本偏低
    B.存在过剩功能
    C.实际成本偏高
    D.功能可能不足
    E.功能与成本的分配比较理想

    答案:A,B,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价值工程的应用(功能价值的计算与分析)。在价值工程活动过程中,计算出Vi>1,则有现实成本偏低、功能过剩和方案理想的三种可能。当然,Vi﹤1,或者成本降低期望值高者,应当作为重点改进对象。

  • 第16题:

    在价值工程活动中,采用功能指数法计算得到价值指数小于1,则该评价对象的改进方向是( )。
    A、剔除过剩功能
    B、降低成本
    C、适当增加成本
    D、增加功能
    E、可能不需要改进


    答案:A,B
    解析:
    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参见教材P75。

  • 第17题:

    在进行价值工程评价时,若计算某产品的价值系数为1.4,在确定其为改进对象后,
    需分析( )。
    A.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功能过剩,作为功能改进的对象
    B.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成本过高,作为成本改进对象
    C.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小于实际成本比重,功能不足,作为功能改进对象
    D.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小于实际成本比重,实际成本过高,作为成本改进对象


    答案:A
    解析:
    提示:价值系数大于1,说明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则功能过剩, 作为功能改进对象

  • 第18题:

    通过计算功能价值对成本功能的合理匹配程度进行分析,若Vi<1,表明该零部件有可能()。

    A、成本支出偏高
    B、成本支出偏低
    C、功能过剩
    D、功能不足
    E、成本支出与功能相当

    答案:A,C
    解析:
    Vi<1,此时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髙,而功能要求不髙,一种可能是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

  • 第19题:

    在价值工程中,为更好地实现基本功能而服务的功能是()

    • A、不足功能
    • B、过剩功能
    • C、不必要功能
    • D、辅助功能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某评价对象的功能指数为0.6245,成本指数为0.3567,根据价值系数,该评价对象属于()。

    • A、功能的现实成本是比较客观的
    • B、成本偏高,对象的功能过剩
    • C、功能偏低,现实成本偏低
    • D、功能偏高,现实成本偏低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多选题
    在价值工程中,分析出V>1,在则表明()
    A

    实际成本偏高

    B

    功能可能过剩

    C

    实际成本偏低

    D

    功能可能不足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进行价值工程评价时,若计算某产品的价值系数为1.4,在确定其为改进对象后,需分析()。
    A

    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功能过剩,作为功能改进的对象

    B

    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成本过高,作为成本改进对象

    C

    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小于实际成本比重,功能不足,作为功能改进对象

    D

    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小于实际成本比重,实际成本过高,作为成本改进对象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评价对象的功能指数为0.6245,成本指数为0.3567,根据价值系数,该评价对象属于()。
    A

    功能的现实成本是比较客观的

    B

    成本偏高,对象的功能过剩

    C

    功能偏低,现实成本偏低

    D

    功能偏高,现实成本偏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