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90年代,“()”人格模型,把人格进一步统计归纳为五种人格特质:外向型、宜人型、责任感、情绪稳定性、开放性。
第1题:
想像、审美、情感丰富、求异、智能等表现,属于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中的( )。
A.外向性人格特质
B.开放性人格特质
C.随和性人格特质
D.情绪稳定性人格特质
第2题:
第3题: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特质包括()
A情绪稳定性
B内外倾
C精神质
D神经质
第4题:
按照大五人格理论的研究,在预测培训效果方面十分重要的人格特质是()。
第5题:
人格形成受遗传作用的证据有:()。
第6题:
想像、审美、情感丰富、求异、智能等表现,属于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中的()。
第7题:
大五人格模型包括()的人格维度,即指个体的责任感、可靠性以及成就取向的程度。
第8题:
五因素理论中包含了五种人格特质因素,分别为外倾性、()
第9题:
情绪稳定性
外向性
开放性
随和性
谨慎性
第10题:
宜人性
精神质
开放性
尽责性
第11题:
随和性
尽责性
情绪稳定性
经验开放性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请指出现代的“五因素”人格特质理论中描述的人格特质()
A情绪稳定性
B外向性
C开放性
D随和性
E谨慎性
第15题:
大五人格模型中的五个人格特质分别是开放性(openness),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友好(agreeableness),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和()
第16题:
关于人格特质理论描述错误的是()。
第17题:
大五人格特质不包括()。
第18题:
在"五大人格"理论中,把人格分为外向性、责任感、()、情绪稳定性、创新性。
第19题:
大五人格特质与幸福呈负相关的因素为()
第20题:
第21题:
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在类别上划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按照重要程度分为枢纽特质和中心特质。(还有次级特质)
艾森克强调人格的结构包括三个基本维度即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人格五因素模型中五个基本人格特质为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
第22题:
宜人性
神经质
外倾性
开放性
第23题:
神经质(N)
开放性(O)
外倾性(E)
宜人性(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