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六部之首。
(2)设立商部,管理农垦、农牧、路矿、工商等事务。
(3)设立巡警部,负责京城及全国各地的警政事务。
(4)设立学部,总管各省学堂事务,并将原国子监事务归并学部。
(5)设立财政处、练兵处和税务处。财政处负责筹划全国财政和统一币制,练兵处负责统一军制和编练新军;
(6)撤裁有名无实的衙门。戊戌变法后死而复生的东河河道总督、通政使司、詹事府被再度撤并,湖北、广东、云南三省巡持制度被正式取消。
更多“简述清政府„维新新政‟有关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参考答案:

    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①整顿金融:A.改革银行制度;B.放弃金本位制,促使美元贬值;
    ②颁布《农业经济调整法》;
    ③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④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
    第二阶级:①《社会保险法》
    ②《华格纳法》
    ③《公平劳动标准法》
    ④进一步推进以工代赈,大力兴办公共工程。
    影响:
    ①罗斯福新政,开始以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主要目标,进而推动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②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开创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第2题:

    简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第一,改革官制,整顿吏治;第二,改革兵制,训练新军,各省筹建武备学堂,裁汰绿营和防勇;第三,改革学制,提倡新学;第四,奖励工商,兴办实业

  • 第3题:

    中国近代科举考试改革过程中,清政府正式提出设立“经济特科”是在;务运动时期

    A.太平天国时期言
    B.篱妻新政时期
    C.百日维新时期
    D.战争赔

    答案:C
    解析:
    百日维新(又称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人士针对教育的改革提出的主张有:改革科举制,废八股取士'改设经济特科等,目的是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 第4题:

    对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施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部分主张
    B.确立了近代民主宪政体制
    C.有利于中国近代经济文化的发展
    D.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答案:B
    解析: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都是清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实行的。清政府根本无意确立近代民主宪政体制,只是借“新政”“立宪”之名抵制革命,维护统治。选项B表述错误。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的第一个高潮。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实施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部分主张,有利于中国近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清政府不想触动封建制度的深层内核,而且主要集中在兴办教育和实业等方面,算不上是政治体制改革,根本上未触动国家政体,旧的政治机构既未废除,新的政治机构也未建立。由于清政府的欺骗,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选项ACD均为正确表述。因此,正确答案是B。

  • 第5题: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实施“洋务新政”成立外务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简述领导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一)领导体制改革的内容
    (二)党政关系的规范化
    (三)领导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化
    (四)领导制度建设的法制化

  • 第7题:

    1901年,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试述清政府的“新政”的原因及内容?为何“新政”不能也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危亡?


    正确答案: 20世纪初,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日薄西山。一方面,国内外反清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维新派也在海内外为变法而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列强为实现其“以华制华”的目的,也极力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促其“速行变法”以“革新”政治。在内外压力的交互作用下,清政府内部逐渐出现了力图通过改革克服危机的努力。“新政”的内容包括:(1)政治机构方面的改革。首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其次,裁汰冗官冗衙,精简机构。(2)军事方面的改革。裁汰绿营、防勇编制;废除旧武举,各省设立武备学堂;组建新军等。(3)文化教育方面。废除科举制度,各省设立学堂等。(4)法律方面。着手修订法律,颁布了一些仿照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定的法典。等。上述各项改革,无论是其涉及的范围,还是实施的力度,都远远超过了戊戌变法的内容,但这些改革并没有阻止辛亥革命的爆发,当然也没能延长清政府的统治寿命。“新政”事实上根本就缺乏改革所必须凭借的政府权威性,其最终的流产自然是难以避免的。满清政府极不明智地扼杀了维新运动,不仅使中国失去了通过改革解决危机的可能性,也就此宣告了他自身死期的到来。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清政府的“新政”的原因及内容?为何“新政”不能也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危亡?

    正确答案: 20世纪初,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日薄西山。一方面,国内外反清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维新派也在海内外为变法而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列强为实现其“以华制华”的目的,也极力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促其“速行变法”以“革新”政治。在内外压力的交互作用下,清政府内部逐渐出现了力图通过改革克服危机的努力。“新政”的内容包括:(1)政治机构方面的改革。首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其次,裁汰冗官冗衙,精简机构。(2)军事方面的改革。裁汰绿营、防勇编制;废除旧武举,各省设立武备学堂;组建新军等。(3)文化教育方面。废除科举制度,各省设立学堂等。(4)法律方面。着手修订法律,颁布了一些仿照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定的法典。等。上述各项改革,无论是其涉及的范围,还是实施的力度,都远远超过了戊戌变法的内容,但这些改革并没有阻止辛亥革命的爆发,当然也没能延长清政府的统治寿命。“新政”事实上根本就缺乏改革所必须凭借的政府权威性,其最终的流产自然是难以避免的。满清政府极不明智地扼杀了维新运动,不仅使中国失去了通过改革解决危机的可能性,也就此宣告了他自身死期的到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3、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4、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5、保证教育经费的“两个增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清政府„维新新政‟有关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六部之首。
    (2)设立商部,管理农垦、农牧、路矿、工商等事务。
    (3)设立巡警部,负责京城及全国各地的警政事务。
    (4)设立学部,总管各省学堂事务,并将原国子监事务归并学部。
    (5)设立财政处、练兵处和税务处。财政处负责筹划全国财政和统一币制,练兵处负责统一军制和编练新军;
    (6)撤裁有名无实的衙门。戊戌变法后死而复生的东河河道总督、通政使司、詹事府被再度撤并,湖北、广东、云南三省巡持制度被正式取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清政府推行新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清政府缓解其危机以自救;
    (2)来自列强的压力;
    (3)国内民众日益强烈的变革呼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清政府„维新新政‟有关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六部之首。
    (2)设立商部,管理农垦、农牧、路矿、工商等事务。
    (3)设立巡警部,负责京城及全国各地的警政事务。
    (4)设立学部,总管各省学堂事务,并将原国子监事务归并学部。
    (5)设立财政处、练兵处和税务处。财政处负责筹划全国财政和统一币制,练兵处负责统一军制和编练新军;
    (6)撤裁有名无实的衙门。戊戌变法后死而复生的东河河道总督、通政使司、詹事府被再度撤并,湖北、广东、云南三省巡持制度被正式取消。

  • 第14题: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意义。(10分)


    答案:
    解析:
    主要内容:整顿金融、复兴工业(《国家产业复兴法》)、复兴农业(《农业调整法》)、保障劳动者权益(《社会保险法》)、实行以工代赈等。
    意义: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缓和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在实施“以工代赈”的过程中,兴建了很多市政设施和公共工程,既有利于日后经济发展,也能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罗斯福新政还注意改善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经济与社会地位,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而且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更多的国家走上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道路。

  • 第15题:

    简述清末司法组织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1)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以使行政与司法分立;改省提刑按察使司为提法使司,负责地方司法行政及司法监督。

    (2)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在地方设立高级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和初级审判厅,形成新的司法系统。

    (3)实行审检合署,在各级审判厅内设置相应的检察厅。

  • 第16题:

    清政府推行新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清政府缓解其危机以自救;
    (2)来自列强的压力;
    (3)国内民众日益强烈的变革呼声。

  • 第17题:

    清政府实施新政,在文化教育方面也采取了系列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 A、废除科举
    • B、设立学堂
    • C、奖励游学
    • D、修改刑律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清政府实施“新政”时,任命的首位管学大臣是张之洞。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在清政府推行()的背景下,全国的新绅士、新名流等形成了全国性的集结,并开始开展各种运动。

    • A、洋务运动
    • B、预备立宪
    • C、新政
    • D、维新运动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清政府的“新政”始于()。

    • A、1901年
    • B、1904年
    • C、1905年
    • D、1911年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正确答案: 主要内容有: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积极推行“以工代赈”。其特点是政府出面对各种矛盾进行调节,以缓和阶级矛盾。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新政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析清政府的“新政”措施。

    正确答案: 从1901年起,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其主要内容有:
    ①在政治机构方面,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列6部之首。
    ②在经济方面,颁布商业注册和筑路开矿等法令,提倡和奖励私人兴办工商业。
    ③在军事方面,“练兵筹饷”,裁汰绿营,编练新军,设立巡警部。
    ④在文化教育方面,废科举,办学堂,派遣留学生。
    评价:
    ①“新政”,中具有改革性质的某些措施,如设商部、奖励工商业、废科举、兴学堂以及派遣留学生等,虽然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新学的传播,但这绝不是它推行“新政”的目的。。
    ②清政府推行“新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具体地说是为了:讨好帝国主义;欺骗人民,抵制革命;收买拉拢买办势力和资产阶级上层。
    ③由于清政府已根本腐朽,所谓“新政”并不能挽救其崩溃的命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晚清政府实行“新政”的背景。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领导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一)领导体制改革的内容
    (二)党政关系的规范化
    (三)领导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化
    (四)领导制度建设的法制化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