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清政府实施新政,在文化教育方面也采取了系列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奖励留学、()、废除科举 ”相关问题
  • 第1题:

    维新变法运动的文化教育方案包括()

    A.废除科举制度

    B.设立新式学堂

    C.开馆译书、派人留学

    D.兴办报刊


    参考答案:A, B, C, D

  • 第2题:

    清政府规定从()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1906

  • 第3题:

    秦朝在文化教育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正确答案:统一文字;严禁私学;吏师制度

  • 第4题:

    最能体现清政府推行新政本质意图的事件是()

    • A、预备立宪
    • B、改革官制
    • C、废除科举
    • D、皇族内阁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宋代三次兴学在改革科举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范仲淹等人提倡经济实学,力图将学校教学、科举取士和经业治国三者统一起来,形成一个以学校为主体、科举考试为手段、社会需求为目的新的教育体制。科举考试先策论,后诗赋。(2)王安石改革科举设经义局,《三经新义》修成,由朝廷正式颁行学宫,成为官方考试、讲经所依据的标准教材。从此,士子参加经学考试与科举都以《三经新义》为基本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而有效地改变了经说纷异的局面。(3)宋徽宗改革科举,崇宁三年(1104年),诏罢科举,规定天下的士全部由学校升贡,停止州郡发解和礼部试,每岁考试上舍生如礼部试法。次年赐上舍生35人及第,以后每年试上舍生,赐于及第。崇宁五年,又诏于大比之岁取士参用科举,一度实行科举与舍选并行之制。直到宣和三年(1121年)才恢复科举旧制,惟太学仍保留崇宁定制。

  • 第6题:

    维新变法运动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包括()。

    • A、废除科举制度
    • B、设立新式学堂
    • C、开馆译书,派人留学
    • D、创办报刊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下列哪些改革内容是清末“新政”中的内容?()

    • A、鼓励留学
    • B、建立新军
    • C、废除科举
    • D、奖励工商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
    • 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在清政府实行的()中,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学校教育实现了与科举取士彻底脱钩。
    A

    戊戌变法

    B

    清末新政

    C

    洋务运动

    D

    预备立宪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宋代三次兴学在改革科举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范仲淹等人提倡经济实学,力图将学校教学、科举取士和经业治国三者统一起来,形成一个以学校为主体、科举考试为手段、社会需求为目的新的教育体制。科举考试先策论,后诗赋。
    (2)王安石改革科举设经义局,《三经新义》修成,由朝廷正式颁行学宫,成为官方考试、讲经所依据的标准教材。从此,士子参加经学考试与科举都以《三经新义》为基本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而有效地改变了经说纷异的局面。
    (3)宋徽宗改革科举,崇宁三年(1104年),诏罢科举,规定天下的士全部由学校升贡,停止州郡发解和礼部试,每岁考试上舍生如礼部试法。次年赐上舍生35人及第,以后每年试上舍生,赐于及第。崇宁五年,又诏于大比之岁取士参用科举,一度实行科举与舍选并行之制。直到宣和三年(1121年)才恢复科举旧制,惟太学仍保留崇宁定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最能体现清政府推行新政本质意图的事件是()
    A

    预备立宪

    B

    改革官制

    C

    废除科举

    D

    皇族内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维新变法运动的文化教育方案包括()
    A

    废除科举制度

    B

    设立新式学堂

    C

    开馆译书、派人留学

    D

    兴办报刊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清政府实行的()中,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学校教育实现了与科举取士彻底脱钩。

    A.戊戌变法

    B.清末新政

    C.洋务运动

    D.预备立宪


    参考答案:B

  • 第14题:

    清政府实施新政,在文化教育方面也采取了系列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 A、废除科举
    • B、设立学堂
    • C、奖励游学
    • D、修改刑律

    正确答案:A,B,C

  • 第15题:

    1901年,清政府实施“新政”,推行了提倡民族工业、废科举、设学校、派留学生等措施,其目的是为了()

    • A、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 B、改变中国的封建君主统治
    • C、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 D、缓和统治者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百日维新后,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除了()。

    • A、奖励新著
    • B、奖励创办报刊 
    • C、京师大学堂
    • D、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改革内容包括鼓励留学,颁布新学制、()、裁撤绿营,建立新军、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


    正确答案: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

  • 第18题:

    清政府实施新政,在文化教育方面也采取了系列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奖励留学、()、废除科举


    正确答案:设立学堂

  • 第19题:

    戊戌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开办京师大学堂
    • B、废除八股
    • C、设立译书局
    • D、废除科举考试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维新变法运动的文化教育方案包括()

    • A、废除科举制度
    • B、设立新式学堂
    • C、开馆译书、派人留学
    • D、兴办报刊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单选题
    1901年,清政府实施“新政”,推行了提倡民族工业、废科举、设学校、派留学生等措施,其目的是为了()
    A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B

    改变中国的封建君主统治

    C

    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D

    缓和统治者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维新变法运动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包括()。
    A

    废除科举制度

    B

    设立新式学堂

    C

    开馆译书,派人留学

    D

    创办报刊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戊戌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开办京师大学堂

    B

    废除八股

    C

    设立译书局

    D

    废除科举考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科举制是清政府在下列哪次活动中废除的?()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清末“新政”

    D

    “预备仿行宪政”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