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
更多“从城市化的实际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考察,城市化分为()。A、过度城市化B、低度城市化C、郊区城市化D、逆城市化”相关问题
  • 第1题:

    从城市化中心来考察城市的发展过程,城市化可以分为(  )。

    A、郊外化城市化
    B、集中型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外延型城市化
    E、分散型城市化

    答案:B,E
    解析:
    如果从城市中心来考察城市发展过程,城市化有两大阶段:①向城市中心集聚的向心型城市化(又称集中型城市化);②从城市中心向外扩展或扩散的离心型城市化(又称分散型城市化)。

  • 第2题:

    积极型的城市化表现为()

    • A、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互相促进
    • B、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增长适度
    • C、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同步上升
    • D、过度城市化
    • E、低度城市化

    正确答案:A,B,C

  • 第3题:

    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两大突出特点是()

    • A、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逆城市化出现
    • B、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 C、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城市郊区化趋势明显
    • D、城市化进程减慢,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出现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这种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称之为()。

    • A、正统城市化
    • B、假城市化
    • C、逆城市化
    • D、郊区城市化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城市化的特征有()。

    • A、大城市发展更快,形成一些城市密集区
    • B、世界城市化水平存在差异
    • C、出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现象
    • D、世界城市化进程放慢

    正确答案:A,B,D

  • 第6题:

    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小城镇甚至非城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被称为()

    • A、逆城市化
    • B、过量城市化
    • C、郊区城市化
    • D、低度城市化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关于当代世界城市化进程表述错误的是()。

    • A、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
    • B、城市化进程趋于缓慢
    • C、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 D、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 E、城市化动力机制由一元转变为多元

    正确答案:B,E

  • 第8题:

    单选题
    城市首位度畸高是()的表现。
    A

    高度城市化

    B

    逆城市化

    C

    离心型城市化

    D

    低度城市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这种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称之为()。
    A

    正统城市化

    B

    假城市化

    C

    逆城市化

    D

    郊区城市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当代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
    A

    各地城市化水平差距拉大

    B

    大都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

    C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D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农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城市化的特征有()。
    A

    大城市发展更快,形成一些城市密集区

    B

    世界城市化水平存在差异

    C

    出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现象

    D

    世界城市化进程放慢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城市化进程和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超过城市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现象是()
    A

    逆城市化

    B

    超前城市化

    C

    滞后城市化

    D

    郊区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城市首位度畸高是()的表现。

    • A、高度城市化
    • B、逆城市化
    • C、离心型城市化
    • D、低度城市化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基本概念:城市、城市化、逆城市化、反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正确答案: (1)城市: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人口密集、居住在一个比较小的地区,从事非农业职业的人们。城市必须具有三个特征:密集性(人口数量与密度)、经济性(非农业的经济部门)、社会性(复杂社会活动关系)。
    (2)城市化:人口从乡村向城镇地区的移动,其结果是人口居住在城市较乡村地区的比例日益增加,城市行为模式与思想方法的传播。城市化有三大特征:第一,人口特征:人口规模、人口密度。第二,景观特征。第三,文化价值观。城乡差别应该有以上三大特点。城市化分为两个过程:人口、景观是第一个过程,文化价值观的改变是第二个过程。
    (3)逆城市化: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随着小汽车普及和高速公路发达,市中心人口不仅向近郊流动,而且向远郊甚至乡村迁移原因主要是城市推力(经济活动分散、城市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生活费用上升)和农村拉力。
    (4)反城市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地集中化、大型化。国外学者根据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执行的城市政策提出的专业名词。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39%,其中发达国家69%,发展中国家34%;中国1958年15.4%1980年13.6%。
    (5)过度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导致人口急剧膨胀,超过城市设施、地区资源和周围环境的负荷能力,带来就业困难、交通堵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问题。实质是城市化速度超过工业化速度。

  • 第15题:

    当代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

    • A、各地城市化水平差距拉大
    • B、大都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
    • C、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 D、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农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城市化进程和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超过城市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现象是()

    • A、逆城市化
    • B、超前城市化
    • C、滞后城市化
    • D、郊区化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人口、就业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城市中心人口白天密度过高,夜晚则相对冷清。”描述的是。()

    • A、郊区城市化
    • B、逆城市化
    • C、向心型城市化
    • D、低度城市化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

    • A、郊区城市化
    • B、逆城市化
    • C、向心型城市化
    • D、过度城市化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多选题
    从城市化的实际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考察,城市化分为()。
    A

    过度城市化

    B

    低度城市化

    C

    郊区城市化

    D

    逆城市化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关于当代世界城市化进程表述错误的是()。
    A

    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

    B

    城市化进程趋于缓慢

    C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D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E

    城市化动力机制由一元转变为多元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人口、就业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城市中心人口白天密度过高,夜晚则相对冷清。”描述的是。()
    A

    郊区城市化

    B

    逆城市化

    C

    向心型城市化

    D

    低度城市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积极型的城市化表现为()
    A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互相促进

    B

    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增长适度

    C

    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同步上升

    D

    过度城市化

    E

    低度城市化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基本概念:城市、城市化、逆城市化、反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正确答案: (1)城市: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人口密集、居住在一个比较小的地区,从事非农业职业的人们。城市必须具有三个特征:密集性(人口数量与密度)、经济性(非农业的经济部门)、社会性(复杂社会活动关系)。
    (2)城市化:人口从乡村向城镇地区的移动,其结果是人口居住在城市较乡村地区的比例日益增加,城市行为模式与思想方法的传播。城市化有三大特征:第一,人口特征:人口规模、人口密度。第二,景观特征。第三,文化价值观。城乡差别应该有以上三大特点。城市化分为两个过程:人口、景观是第一个过程,文化价值观的改变是第二个过程。
    (3)逆城市化: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随着小汽车普及和高速公路发达,市中心人口不仅向近郊流动,而且向远郊甚至乡村迁移原因主要是城市推力(经济活动分散、城市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生活费用上升)和农村拉力。
    (4)反城市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地集中化、大型化。国外学者根据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执行的城市政策提出的专业名词。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39%,其中发达国家69%,发展中国家34%;中国1958年15.4%1980年13.6%。
    (5)过度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导致人口急剧膨胀,超过城市设施、地区资源和周围环境的负荷能力,带来就业困难、交通堵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问题。实质是城市化速度超过工业化速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