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评《资政新篇》。

题目

试评《资政新篇》。


相似考题
更多“试评《资政新篇》。”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正确答案:《天朝田亩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此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进步性——它实质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它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中中“均田”等思想的发展与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局限性——但它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她所描绘的理想天国,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
    《资政新篇》: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
    进步性——它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局限性——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

  • 第2题:

    问答题
    简评《资政新篇》的法律思想。

    正确答案: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洪仁玕为挽救危局而著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于其中的法律思想主要有:第一,"国家以法制为先",立法是治国之本。
    第二,"恩威并济"与"教、法兼行"。"威"是指"持法严","持法严"是指严肃认真地"奉法、执法、行法"。在主张以法"威"之的同时,还主张法外施恩,即"刑外化之以德"。他提出"德化于前,刑罚于后"的原则,反对不教而诛,要求"教、法兼行"。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结晶,反映了民主与科学的因素,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问答题
    试评《资政新篇》。

    正确答案: 1859年,在太平天国革命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深受资本主义思想影响的洪仁玕(洪秀全的族弟)由香港来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国家军政事务。他提出了带有一定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的内容分为“用人失察”、“风风”、“法法”、“刑刑”四部分。在政治上,为了消除太平天国内部的宗教分裂活动,它主张“禁朋党之争”,“权归于一”;为了加强政权建设;它提出必须严禁私门请谒、卖官鬻爵,推行地方自治;为了发扬公议,他要求创办报纸,设立意见箱,及不受一般官吏节制的新闻官;设立“乡官”和士民公会,推行地方自治等。
    在经济上,它借鉴西方经验,制订了一套发展方案,包括开采矿藏,修水利,修建铁路公路及浚修河道,兴办邮政,发展金融事业(如兴办银行、推行保险等)以及保护专利等。
    在法制方面,它强调“宜立法以为准”,认为应该“昭法律、别善恶、励廉耻、表忠孝”。并主张改革刑罚,善待轻犯等。在人与法的关系上,它认为要建立一个强盛的国家,“惟在乎设法与用人之得其当耳。盖用人不善,适足以坏法;设法不当,适足以害人,可不慎哉!”强调两者并重。
    在社会改革方面,禁止封建迷信,凡庙宇寺院和阴阳八卦均应废除,僧尼道士一律还俗,不得执信风水;为了整顿风尚,它主张必须禁骄奢之习,禁溺杀子女,禁烟酒鸦片,为了使人民安居乐业,消除疾苦,它提倡兴建医院,“不受谢金”并筹设“跛盲聋哑院、鳏寡孤独院”等社会福利设施。
    在文化教育方面,它主张办学校。
    在对外关系方面,主张自由通商,平等往来,既反对以大国主义自居,也不允许别国干涉中国内政,不准诽谤太平天国的国法,不准擅入中国内地等。但对帝国主义本性仍然认识不足。
    《资政新篇》在某些方面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发展,它提出的一系列政治、法律改革措施,特别是集中权力,反对分裂以及避免乱杀滥罚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认真总结太平天国革命经验教训的结果,是相当必要的。它所体现的政治、法律,尤其是经济方面的资本主义倾向,既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又是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在意识形态里的反映。但是,由于没有必要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由于完全忽视了土地问题而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由于当时所处的激烈战争环境,《资政新篇》没有能够认真实施,也没有能够挽救太平天国的败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问答题
    怎样评价《资政新篇》?

    正确答案: 性质:1859年,“干王”洪仁玕回到天京提出《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评价:《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不代表农民阶级运动的本来方向。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资政新篇》的作者是洪仁玕

    B

    《资政新篇》对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也有所涉及

    C

    《资政新篇》在当时社会无法得到实现

    D

    《资政新篇》带有资产阶级色彩


    正确答案: B
    解析:
    B项,《资政新篇》是清咸丰九年(1859)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反映了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它仅代表少数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发展的规划,未提及农民迫切要求的土地问题;并且太平天国本身不具备实施资本主义建设方案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加上战争环境的限制,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