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过两种文本层面说:第一种是言象意三层面说。第二种是()两层面说。
第1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早在《周易·系辞》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言说,这里包含着文本层面的()、()、()三个层面的因子。
第2题:
王弼的“三层面”是指()
第3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从言、意、象三个层面阐释文本层面的有()
第4题:
中国古代对文学文本层面有过论述的论著()。
第5题:
文学文本的构成层面为:第一,();第二,形象层;第三,意蕴层;第四余意层;第五,衍意层。
第6题:
文学文本的语言层面是文学文本最外在的层面,也是文学文本基本的存在方式,它为文学作品()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第7题:
第8题:
语音
文法
辞格
语体
衍意
第9题:
言
形
象
意
境
第10题:
道
意
象
言
第11题:
《庄子》
《周易·系辞》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论文偶记》
姚鼐《古文字类纂》
第12题:
第13题:
文学文本四层面说
第14题:
中国古代的《周易系辞》在探讨哲学思想的表达问题时曾提出()三个要素。
第15题:
我们总体上把文本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文学话语层面,二是();三是()。
第16题:
人们接受文字信息过程为“言-象-意”,而接受电视信息的传播为()
第17题:
首先提出了“言”、“意”、“象”关系问题的中国古代文献是()。
第18题: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总纲是()。
第19题:
语言层面
意蕴层面
语义层面
语音层面
形象
第20题: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