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句中的“向迩”意思是接近。
第1题: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讲”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2题: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种树郭橐驼传》)句中“莳”“若子”“置”“若弃”各是什么意思?
第3题:
轿夫擎燎,列俟岸上。(《西湖七月半》)“擎燎”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4题: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此句中“隐”的意思是()。
第5题:
轿夫擎燎。“擎燎”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6题: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句中的三个“之”是什么意思?
第7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隐藏
可怜
隐瞒
庇护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第14题: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莫己若”在句中是什么用法?意思是什么?
第15题: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选自《种树郭橐驼传》句中“置”是什么意思?
第16题: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尤”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17题: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解释句中“艳羡”的意思。
第18题: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说”的意思是()。
第19题: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第22题:
说话
摆脱
游说
理解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