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10世纪后半期,新兴的佛教具有哪些特点。

题目

简述10世纪后半期,新兴的佛教具有哪些特点。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10世纪后半期,新兴的佛教具有哪些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影响新兴市场地区旅游增长的因素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澳大利亚、中国、香港、韩国和泰国等地是旅游业增长较快的新兴地区。
    影响该地区旅游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区经济的发展、新航线的开通、大量投资兴建国际水准的饭店、提供一揽子旅游和住宿服务、市场和促销活动的增多以及政府旅游政策的放宽。

  • 第2题:

    简述良好的体育动机结构具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社会性动机与个体性动机相结合,以社会性动机为主导。
    2.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相结合,以内部动机为主导。
    3.间接性动机和直接性动机相结合,以间接性动机为主导。

  • 第3题:

    简述汉地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两汉之际、魏晋南北朝:译传阶段;
    (2)隋唐两代:创造阶段和鼎盛时期,开宗立派;
    (3)宋元明清四朝:与中国文化全面融合分阶段,元明清三代精英佛教停滞衰退,大众佛教长足发展;(4)近代:以禅宗为主,且禅净双修;

  • 第4题:

    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各个阶段具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运用自我阶段。

  • 第5题:

    简述魏晋佛教的特点。


    正确答案: 魏晋佛教总体的特点是有人称之为格义佛教时期,另外还有一些明显的特点,分述如下:
    1、用格义的方法解释佛经,所谓“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代表人物是法雅。慧远也经常用庄子的词解说佛经,谓之“连类”。这种方法不能正确理解佛经中的思想。
    2、以僧肇为代表的中国僧人能正确理解佛教“空”的思想。
    3、的宗教体制上,佛教寺院作这一种民间组织,在中国生下根来。政府也相应制定了一套僧官制度来管理佛教。

  • 第6题:

    简述新兴行业的特点以及在该行业中竞争的战略选择?


    正确答案: 特点:高投入性;高收益性;高风险性;高智力性;高级群性;高成长性。
    战略选择:
    (1)通过发扬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和实施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尽量赢得早期为争取领导地位而展开的竞争。
    (2)推动自己在技术上臻于完善,改善产品质量,开发更多的、有吸引力的性能特色。
    (3)一旦技术不确定性消除,出现了占统治地位的技术,就马上采用它。
    (4)同关键的供应商建立联盟关系,以获取专业化技能、技术能力和关键的原材料或零配件。
    (5)收购拥有相关或互补的技术性专业知识的公司(或者与它们建立联盟),从而能够以卓越的技术为基础打败竞争对手。
    (6)在早期就致力于有前途的技术,同最有能力的供应商建立联盟,扩大产品的选择范围,改善产品的款式,抓住经验曲线效应,在新的分销渠道中站稳脚跟,从而尽量抓住首先行动者所拥有的优势。
    (7)追寻新的顾客群、新的用户应用、进入新的地理区域(如果财务资源受到限制,也可以采用建立战略合作伙伴或成立合资企业的方式)。
    (8)使首次购买者使用公司的第一代产品的代价和难度都降低。然后随着产品为大部分市场所熟悉,开始将广告的重点从创造性产品觉醒转向提高使用频率和建立品牌忠诚。
    (9)采用削价策略吸引后来的对价格敏感的购买者。

  • 第7题:

    简述真空主断路器具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绝缘性能高;
    (2)采用真空灭弧,环境稳定性好;
    (3)结构简单;
    (4)开关容量大;
    (5)机械寿命长;
    (6)维护保养简单;
    (7)与空气断路器有互换性。

  • 第8题:

    简述佛教中国化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通俗文学是中国佛教的一大创造)
    ①重自性:一切事物的自我本性,人有心性,心性的觉悟很重要,佛即心,心即佛,心佛不离。
    ②重现实:印度佛教超越现实,中国佛教注重现实,特别是禅宗要求成佛不能离开世间,不主张出家。
    ③重禅定:坐禅—就是心静,反思。
    ④重顿悟:慧能听了经文里一句话而创立禅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要执着一种事物。
    ⑤重简易:佛经书在全世界是最多的。为了简易就背或读几个字就行了。
    ⑥重圆融:圆满融通 与道教、儒家等融合。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新兴行业?简述其特点。

    正确答案: (1)新兴行业-----新兴行业是随着技术创新、消费者新需求的出现以及促使新产品和潜在经营机会产生的社会和经济的变化而产生的行业。
    (2)特点: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能力不足;企业基础工作,产品/技术标准弱;顾客观望;政府法规限制;反替代的威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汉传佛教寺庙建筑布局特点。

    正确答案: 中国汉地佛寺佛寺不论规模地点,其建筑布局是有一定规律的:平面方形,一般是座北面南,从山门(寺院正门)起沿一条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的南北纵深轴线来组织空间,由南向北每隔一定距离布置一座殿堂,周围用廊屋或楼阁把它围绕起来,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佛教石窟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建筑以石洞窟为主,附属之土木构筑很少;
    (2)其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凭;
    (3)总体平面常依崖壁作带形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
    (4)由于建造需开山凿石,故工程量大,费时也长;
    (5)除石窟本身以外,在其雕刻、绘画等艺术中,还保存了许多我国早期的建筑形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10世纪后半期,新兴的佛教具有那些特点

    正确答案: 10世纪后半期形成藏传佛教,或称藏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13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教。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分“前弘期”和“后弘期”。前者自7世纪至838年朗达玛禁佛约200余年。后者开始之年颇多异说,依仲敦巴之说,当始于978年,至今已达千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什么是新兴行业?简述其特点。


    正确答案: (1)新兴行业-----新兴行业是随着技术创新、消费者新需求的出现以及促使新产品和潜在经营机会产生的社会和经济的变化而产生的行业。
    (2)特点: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能力不足;企业基础工作,产品/技术标准弱;顾客观望;政府法规限制;反替代的威胁。

  • 第14题:

    简述隋唐时期佛教的特点。


    正确答案: (1)佛学大盛。唐代的佛经翻译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超越前代而达到最高成就;
    (2)寺产丰肥;
    (3)宗派林立。

  • 第15题:

    简述ESD系统具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对离散和连续过程进行高速实时监控,由于采用HIFT,使得RegeaT系统是目前运行速度最快的ESD系统。
    (2)所有关键元件都实行三重化—无单一点故障。
    (3)内部电路自动进行故障检测;还可以对外部输入及输出回路的短接、短路状态进行诊断。
    (4)出现故障时系统持续正常进行,故障模块均可在线更换,而不影响系统运行;
    (5)软件功能齐全,具备监控、显示、打印、通信、报警、历史数据存储等功能,便于集中监控和管理,而且编程简便。

  • 第16题:

    简述卷装形式都有哪些?它们都具有哪些的特点?


    正确答案: 圆柱形筒子
    原料多为化纤长丝。其优点是卷装容量大,但筒子形状不太理想,退绕时纱线张力波动较大。
    圆锥形筒子
    退绕条件好,容纱量较大,生产效率较高,适用各种短纤纱,如棉、毛纱、涤棉混纺纱等。
    三截头圆锥形筒子
    俗称菠萝形筒子,其退绕条件好,退绕张力波动小,适用于各种长丝,如化纤长丝、真丝等。

  • 第17题:

    简述敦煌莫高窟佛教壁画特点。


    正确答案:敦煌石窟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现存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有禅窟还有一些佛塔。壁画艺术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这些壁画既有反映宗教题材的,也有反映当时一些生产劳动场面、社会生活场景的,为研究4世纪到14世纪的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莫高窟根据其洞窟内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壁画:早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成长时期,壁画内容有佛像画、佛教故事画,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等,其中以佛教故事画为主。
    2、中期壁画是石窟艺术的极盛时代,包括随唐两上朝代。壁画内容,故事画减少,一开始就是按照当时的风土人情来描绘的。反映的生活更加广泛,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更加深刻,对主题的表现也更加明显。
    3、晚期壁画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个时期,供养人的画像,各族首领及其属集于一窟。为莫高窟壁画艺术增添了不少光彩。
    壁画题材简单,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
     总结以上三个时期来看:奠高窟壁画从各个方面都表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和成就,而这些成就总是在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传统,观察研究了生活,以及进行辛勤的劳动才有可能获得的。

  • 第18题:

    简述大量流水生产具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流水生产:生产对象按照一定的工艺路线顺序地通过各个工作地,并按照统一的速度完成工艺作业的生产过程。
    特点:
    ①专业化程度高;
    ②工艺过程是封闭的;
    ③工作地按工艺过程的顺序排列;
    ④各工序按节拍生产(节奏性、平行性);
    ⑤连续性。

  • 第19题:

    简述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1)重视人的因素。本质是以人为本。
    (2)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将组织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转化为各单位各员工的分目标。
    (3)重视成果,以制定目标为七店已完成目标情况的考核为终结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评奖的依据,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佛教的传播路线有哪些。

    正确答案:
    从公元前3世纪下半叶起,佛教迅速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逐渐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佛教的传播大致可分为三条路线:
    (1)北传佛教:自古印度经中亚向北沿丝绸之路传人中国汉地,再由中国传人朝鲜、日本、越南,属于北传大乘佛教;
    (2)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南传人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和我国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属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
    (3)藏传佛教:7世纪中叶,印度密乘佛教传人,吸收了西藏地区原有本教的神祗和仪式,长期融合而形成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俗称喇嘛教,流传于我国的藏、蒙、裕固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不丹、尼泊尔和蒙古等国家,其经典主要用藏语,又称藏语系佛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敦煌莫高窟佛教壁画特点。

    正确答案: 敦煌石窟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现存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有禅窟还有一些佛塔。壁画艺术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这些壁画既有反映宗教题材的,也有反映当时一些生产劳动场面、社会生活场景的,为研究4世纪到14世纪的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莫高窟根据其洞窟内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壁画:早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成长时期,壁画内容有佛像画、佛教故事画,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等,其中以佛教故事画为主。
    2、中期壁画是石窟艺术的极盛时代,包括随唐两上朝代。壁画内容,故事画减少,一开始就是按照当时的风土人情来描绘的。反映的生活更加广泛,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更加深刻,对主题的表现也更加明显。
    3、晚期壁画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个时期,供养人的画像,各族首领及其属集于一窟。为莫高窟壁画艺术增添了不少光彩。
    壁画题材简单,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
     总结以上三个时期来看:奠高窟壁画从各个方面都表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和成就,而这些成就总是在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传统,观察研究了生活,以及进行辛勤的劳动才有可能获得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10世纪后半期,新兴的佛教具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它逐渐成为抗拒伊斯兰教、稳定封建统治的支柱;
    (2)权贵进入僧侣阶层,为后来全藏的“政教合一”体制奠定了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佛教的传播特点。

    正确答案:
    佛教传播的特点主要包括:
    (1)佛教产生于印度,约两汉之交传入中国
    汉武帝通西域,中国与中亚的道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较早时期,中国人把佛教作为一种可以延年益寿的方术,与黄帝、老子及其他本大神灵一起崇奉。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而早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两汉道教在民间流行,使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十分迅速。
    (2)大概从三国时期开始,中国人有了正式的出家人,以后人数迅速增多。汉魏之际佛教的传播依托的是本土固有的长生不老宗教。
    (3)魏晋之际,佛教在玄风大畅的背景下,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从那时起,教义已经以大乘经论为主。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