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府兵制”,其实是一种“民兵制”,平时耕种,战时打仗。
第1题:
什么是世兵制、募兵制、府兵制?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第2题:
北魏府兵制
府兵制创立于西魏大统十六年(550),设8柱国12大将军、24开府将军,统24军。早期府兵自相督率,自带弓刀,不编户贯,将领无论何族均用鲜卑赐姓,军人也从主帅之姓,带有浓厚的部族兵特色。府兵制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府兵的户籍由军府——称为折冲府,折冲一词取于古语“折冲于樽俎之间”,有不战而胜之意。和平时期府兵耕地种田,并在折冲将军领导下进行日常训练。战争发生时,由朝廷另派将领聚集各地府兵出征,府兵作战一般不能长期在外,也很少远征作战,更不能随意更换原驻屯地。战事结束后各地府兵仍归本镇,重新纳入当地折冲将军的管辖下
第3题:
第4题:
魏晋南北朝的兵制主要是世兵制和()。
第5题:
唐朝中后期,“府兵制”名存实亡,国家开始实行招募士兵的()。
第6题:
试析府兵制崩溃的原因
第7题:
府兵制与募兵制的比较。
第8题:
五代至宋朝主要实行()。
第9题:
第10题:
唐代
宋代
明代
清代
第11题:
“世兵制”
“府兵制”
“厢兵制”
“募兵制”
第12题:
第13题:
府兵制为何解体?
第14题:
唐前期的基本兵制是在隋代基础上更完备的府兵制。府兵之外,在戍守和征战时征募的()是另一个数量庞大的兵种。
第15题:
简述隋朝的府兵制。
府兵制原为西魏、北周的兵制。府兵原为职业军人,兵士都由军府统领,不列入州县户籍;家属也随营居住,编为军户。隋文帝对府兵制做了重大改革。军人仍有军籍,隶属军府外,又与其家属一起编为民户,隶属于州县;有了固定的住处,可以按均田令分得土地,从事生产;同时还要按规定轮番到京城宿卫,或执行其它任务。从此,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起来,为兵农合—、寓兵于农的制度。
略
第16题:
唐代"府兵制"的特点有哪些?
第17题:
我国秦汉时期在兵役制度上采用()。
第18题:
清朝主体的军事制度称为()。
第19题:
唐朝实行的兵役制度是()。
第20题:
()府兵制最为完备。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