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抢劫的预防措施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自杀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案:
    解析:
    自杀的预防。 (1)评估自杀的危险因素。 有学者提出了评估自杀危险的4P模式,即痛苦、计划、既往史和附加情况,他们以此评估自杀的危险因素。 ①痛苦是指评估者个人受到了多大的伤害,其所受的伤害是否是无法承受的。 ②计划是指自杀者是否定下了自杀的日期?自杀计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他是否真的有可能实施这个计划? ③既往史是指评估自杀者既往的自杀企图、重要他人的丧失、疾病、婚姻关系的破裂、身心的创伤以及性侵犯的情况。 ④附加情况是指评估社会支持的情况,个体抱有的希望及活下去的理由。 (2)热线干预与危机干预。 ①自杀热线的工作人员通常是志愿者,他们会努力倾听来电话者的诉说,同时与其讨论为什么不要自杀,并告诉他们在什么地方寻求专业的帮助。保持交谈、建立信任是电话热线干预的基本原则。 ②对自杀的危机干预,强调首先要评估自杀的危险因素,积极倾听,表达自己的感受,良好的共情,以真诚的态度与来访者进行交谈。

  • 第2题:

    下列抢劫行为中可依法适用死刑的有(  )。
    A.入户抢劫
    B.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C.抢劫金融机构
    D.抢劫致人死亡


    答案:A,B,C,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抢劫罪的法定刑加重情节。

  • 第3题:

    下列情形不应当按照抢劫罪加重构成定罪处罚的有(  )。
    A.甲闯入住宅对贾某实施了抢劫
    B.乙在公共汽车上抢劫售票员
    C.丙拿着一把假枪进行抢劫
    D.丁冒充武警进行抢劫


    答案:C
    解析: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抢劫罪的加重构成有:(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A项属于入户抢劫;B项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D项属于冒充军警人员抢劫;C项不属于持枪抢劫,因为假枪不是持枪抢劫中的“枪”。故选C项。

  • 第4题:

    抢劫银行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反复踩点,精心策划
    犯罪分子为了了解的地理位置、防范设施、值班情况、工作人员上下班规律及生活习惯等,往往会反复踩点,精心策划。从选择抢劫的目标、作案的时机、手段及逃跑的方法、路线,抢劫所需的武器及器械到抢劫人员的组织、分工都经过一定的预谋准备。因此其作案得逞率高,并能迅速逃跑追捕。
    (2)穷凶极恶,不择手段
    抢劫银行的行为常伴随着严重的暴力行为,社会危害性极为严重。犯罪人员实施抢劫时通常先杀人再抢劫,手段极其凶残,根本不计后果,其突发性强,常常令被害人防不胜防。
    (3)流窜作案,连续犯罪
    犯罪分子以打工、经商为名,四处流窜,寻找作案目标,一旦作案完毕便迅速逃离,再到异地作案,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手法,流窜各地作案。他们往往会用同样的手法实施抢劫,体现出抢劫手法上的连续性和习惯性。

  • 第5题:

    为何要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对症下药地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获得持续改进的机会,可以使管理体系运行的水平提高一个层次。
    纠正措施是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度发
    生(对已发生了不合格情况而言)。
    预防措施是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对尚未发生不合格情况而言)。

  • 第6题:

    犯抢劫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情节有()

    • A、人户抢劫的
    • B、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 C、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 D、持枪抢劫的
    • E、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正确答案:A,B,C,D,E

  • 第7题:

    预防煤和瓦斯突出的措施有区域性预防措施和()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局部

  • 第8题:

    下列行为不属于《刑法》规定的“入户抢劫”中“入户”的有()。

    • A、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封闭的院落
    • B、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
    • C、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
    • D、进入某公司的办公室进行抢劫

    正确答案:D

  • 第9题:

    爆破飞石的主要预防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在工程爆破施工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爆破飞石。
    (1)、爆前搞清爆破介质体的结构特性,然后进行精心设计,避免将药包布置在软弱层处。
    (2)、采用低威力、底爆速的炸药对控制爆破飞石比较有利。
    (3)、采用不耦合装药,并反向起爆。
    (4)、合理选定最小抵抗线位置、方向和大小。
    (5)、加强炮孔堵塞。
    (6)、做好覆盖、遮挡等防护工作。

  • 第10题:

    暴力抢劫出租车主要形式有中途借故停车、()、中途变更停车点和色情引诱抢劫。

    • A、上车抢劫
    • B、中途同伙接应
    • C、下车抢动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多选题
    犯抢劫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情节有()
    A

    人户抢劫的

    B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C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D

    持枪抢劫的

    E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抢劫的预防措施有:()。

    正确答案: 财物尽量莫外露、驾车随时锁车门、车遇故障先观察、独走夜路多留心、找准时机大声呼救、生人喊话莫先停、及时报警很重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08年真题)《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请回答以下问题:
    (1)条文中“其他方法”应如何理解?
    (2)条文中“入户抢劫”应如何理解?
    (3)条文中“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如何理解?
    (4)条文中“持枪抢劫”是否应当包括“持假枪抢劫”的情形?为什么?


    答案:
    解析:
    (1)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例如,用药物麻醉,用酒灌醉,使用催眠术或用毒药毒昏等,致使被害人处于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状态。如果行为人利用被害人熟睡、酣醉、昏迷等状态而秘密窃取其财物的,因行为人并未实施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手段行为,不属于以其他方法实施的抢劫罪。如果是采取秘密窃取的方法,窃取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窃取,则构成盗窃罪。
    (2)认定“入户抢劫”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户”的范围。“户”在这里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前者是功能特征,后者为场所特征。一般情况下,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的工棚等不应认定为“户”。二是“入户”目的的非法性。进入他人住所须以实施抢劫等犯罪行为为目的。抢劫行为虽然发生在户内,但行为人不以实施抢劫等犯罪目的进入他人住所,而是在户内临时起意实施抢劫,不属于“入户抢劫”。三是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必须发生在户内。入户实施盗窃被发现,行为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如果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发生在户内,可以认定为“入户”抢劫;如果发生在户外,不能认定为“入户抢劫”。
    (3)条文中“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指在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致人重伤、死亡的,不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论处,也不以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应以抢劫罪定罪处刑。但在抢劫行为完成之后,行为人出于灭口或者其他目的而杀死被害人的,应定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
    (4)“持枪抢劫”是指行为人使用枪支或者向被害人显示持有、佩戴的枪支进行抢劫的行为。枪支的概念和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假枪并不符合“枪支”的概念和范围,所以持假枪抢劫不属于持枪抢劫。

  • 第14题:

    应当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抢劫罪有(  )。
    A.携带管制刀具抢劫的
    B.在办公室抢劫的
    C.在公共汽车上抢劫的
    D.冒充人民警察抢劫的


    答案:C,D
    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263条的规定,抢劫罪的加重构成为:(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刑法规定的入户抢劫是指进入以居住为目的封闭的场所进行的抢劫,而办公室不是用来居住的,故进入办公室抢劫的不是人户抢劫。携带管制刀具进行抢劫的,不是抢劫罪的加重构成之一。故选C、D项。

  • 第15题:

    简述抢劫银行犯罪的手段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外来暴力型抢劫
    从犯罪方式来看,主要是犯罪嫌疑人持枪械、刀具、爆炸物等,以杀伤银行工作人员和存取款客户的暴力手段,对银行实施抢劫。从犯罪特征看,抢劫银行多为集智能和暴力为一体的集团犯罪,具有犯罪的“七重性”:
    (1)劣迹性。(2)组织性。(3)地域性。(4)高技术性。(5)预谋性。(6)快速性。(7)暴力性。
    (二)内外勾结型抢劫
    犯罪分子为了准确、迅速地发现作案目标,利用内部人员提供作案线索,以缩短作案时间、减少作案“风险”。内外勾结的作案特征为:现场破坏相对较少,作案目标非常明确,从表象上分析往往不符合常规,现场作案人员能长驱直入,调查报案人员时,对于案情的描述往往前后矛盾,对于许多关键环节往往有意回避。
    (三)内部人员抢劫
    此类案件发生不多,但危害极大,往往造成银行内部其他人员重大伤亡。作案人员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身份合法。(2)业务熟练。(3)准备较长。

  • 第16题:

    高校抢劫案件的预防措施()

    • A、外出结伴不独行
    • B、穿戴朴素不炫耀
    • C、不走偏僻小道
    • D、少进校外网吧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针对传播方式的预防措施有()。

    • A、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 B、飞沫传播预防措施
    • C、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 D、血液传播预防措施
    • E、体液传播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抢劫罪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 抢劫罪的特征如下:
    (1)抢劫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我国刑法典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应对本罪承担刑事责任。
    (2)抢劫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3)抢劫罪在客观方回表现为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或者守护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公然夺取财物,或泊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这种犯罪行为与犯罪手段,是抢劫罪不同于其他侵犯财产罪的本质特征。抢劫罪的暴力,是指犯罪分子对被害人身体实行的打击强制手段,如殴打、捆绑、禁闭、伤害等,目的是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以劫取财物。抢劫罪的胁迫,是指对被害人以立即实施暴力侵害相威胁,实行精神强制,使被害人恐惧而不敢反抗,被迫当场交出财物或者任财物被劫走的手段。
    (4)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也向时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抢劫罪侵犯的对象,是各种公私财物和他人的人身。财物的范围,一般只限于动产,如果把不动产的一部分强行分离而抢走,也应定为抢劫罪。

  • 第19题: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A、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 B、入户抢劫的
    • C、抢劫银行的
    • D、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关于抢劫罪说法正确的有()。

    • A、军人利用自身真实身份实施抢劫,不应当认定为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 B、抢劫信用卡后使用、消费的,以行为人实际使用、消费的数额为抢劫数额
    • C、对部分用于经营、部分用于生活且之间有明确隔离的场所,行为人进入生活场所实施抢劫的,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
    • D、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犯罪,其中部分行为人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其余行为人基于一定意思联络,对其提供帮助或者实际成为帮凶的,以抢劫共犯论处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破伤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自动免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①基础注射:3次。第1次0.5mL,以后2次各为1mL。两次之间,间隔4~6周。②强化注射:第2年再注射1mL,以后每5~10年再重复强化注射1次。
    (2)被动免疫:伤员过去若未曾作过自动免疫,应予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U,或注射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250~500U。

  • 第22题:

    问答题
    抢劫银行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反复踩点,精心策划
    犯罪分子为了了解的地理位置、防范设施、值班情况、工作人员上下班规律及生活习惯等,往往会反复踩点,精心策划。从选择抢劫的目标、作案的时机、手段及逃跑的方法、路线,抢劫所需的武器及器械到抢劫人员的组织、分工都经过一定的预谋准备。因此其作案得逞率高,并能迅速逃跑追捕。
    (2)穷凶极恶,不择手段
    抢劫银行的行为常伴随着严重的暴力行为,社会危害性极为严重。犯罪人员实施抢劫时通常先杀人再抢劫,手段极其凶残,根本不计后果,其突发性强,常常令被害人防不胜防。
    (3)流窜作案,连续犯罪
    犯罪分子以打工、经商为名,四处流窜,寻找作案目标,一旦作案完毕便迅速逃离,再到异地作案,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手法,流窜各地作案。他们往往会用同样的手法实施抢劫,体现出抢劫手法上的连续性和习惯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预防煤和瓦斯突出的措施有区域性预防措施和()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局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