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卡托普利降压作用机制及其特点。

题目

简述卡托普利降压作用机制及其特点。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卡托普利降压作用机制及其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可乐定降压作用机制及其主要适应症。


    正确答案:选择性激动延脑孤束核次一级神经元突触后膜α2受体和延髓吻端网状腹外侧咪唑啉受体,激动抑制性神经元,使外周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血压下降。适用于各型高血压,尤其适用于兼有溃疡病高血压患者和肾性高血压。

  • 第2题:

    简述可乐定心血管作用的机制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可乐定是选择性α受体激动剂,其α2:α1选择性为200:1,因此可抑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并能够加强迷走神经心脏反射,从而导致外周阻力下降,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心输出量下降。

  • 第3题:

    氯沙坦降压作用机制是什么?与卡托普利相比有什么优点?


    正确答案:竞争性阻断AT1受体:
    ①在体内转化成5羧基酸性代谢产物EXP-3174,后者有非竞争性AT1受体阻断作用。它们都能与AT1受体选择性结合,对抗AngⅡ的绝大多数药理作用,从而产生降压作用
    ②氯沙坦与卡托普利相比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而没有ACE抑制药的血管神经性水肿,咳嗽等不良反应。

  • 第4题:

    简述鲎试剂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正确答案: 一、鲎试剂的作用:鲎试剂遇内毒素能迅速形成凝胶,检测内毒素
    二、鲎试剂作用机制:内毒素与因子C作用,启动整个凝集反应,在各种凝集因子的进一步作用下,凝固蛋白质多肽链第18位的Arg与第19位Thr中间以及第46位的Arg与第47位Gly中间被切断,然后一段C肽游离出来而凝胶化。

  • 第5题:

    试述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降压特点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为:
    (1)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使angⅡ生成减少,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并减轻或逆转血管和心室重构,保护靶器官。
    (2)抑制激肽酶Ⅱ,减少缓激肽降解,血管舒张。
    (3)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减少NA的释放,降低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的作用;减少醛固酮的分泌,减轻水钠潴留,从而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
    (4)减少内皮细胞形成内皮素,刺激细胞膜磷脂游离出AA,促进PG合成。
    其降压特点为:
    (1)降压快速、显著、短暂;
    (2)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功能;
    (3)不影响脂质代谢,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不产生耐受性;
    (4)改善胰岛素抵抗。
    卡托普利临床用于各型高血压的治疗,尤其是糖尿病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高血压、合并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

  • 第6题:

    卡托普利降压作用特点不包括()

    • A、降压作用强及迅速
    • B、可口服
    • C、降压普窄
    • D、能逆转心室肥厚
    • E、能改善心肺功能

    正确答案:C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降压特点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为:
    (1)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使angⅡ生成减少,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并减轻或逆转血管和心室重构,保护靶器官。
    (2)抑制激肽酶Ⅱ,减少缓激肽降解,血管舒张。
    (3)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减少NA的释放,降低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的作用;减少醛固酮的分泌,减轻水钠潴留,从而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
    (4)减少内皮细胞形成内皮素,刺激细胞膜磷脂游离出AA,促进PG合成。
    其降压特点为:
    (1)降压快速、显著、短暂;
    (2)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功能;
    (3)不影响脂质代谢,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不产生耐受性;
    (4)改善胰岛素抵抗。
    卡托普利临床用于各型高血压的治疗,尤其是糖尿病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高血压、合并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卡托普利降压作用特点不包括()
    A

    降压作用强及迅速

    B

    可口服

    C

    降压普窄

    D

    能逆转心室肥厚

    E

    能改善心肺功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机制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的降压机制和作用特点。

    正确答案: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如氯沙坦、厄贝沙坦、坎暂沙坦等能够特异性与AT1受体结合,阻断不同代谢途径生成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于AT1受体,从而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缩血管作用,使血压降低。与血管紧张素工转化酶抑制药所不同的是,此类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更专一、更完全,且不抑制缓激肽降解,不会引起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

    正确答案: (1)抑制整体循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减弱其血管收缩作用。
    (2)抑制局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降低血管壁中的血管紧张素Ⅱ或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降压。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即激肽酶Ⅱ)抑制后,缓激肽分解减少,加强其血管舒张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卡托普利降压作用机制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选择性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导致动静脉舒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降低;也使醛固酮生成减少,引起排水、排钠;促进前列腺素释放,有扩血管作用,降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普萘洛尔的降压作用机制及其主要适应证。


    正确答案:阻断心脏β1受体,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抑制肾小球旁器细胞分泌肾素,阻碍RAAS对血压的影响;阻断中枢β受体,抑制中枢兴奋神经元,使外周交感神经张力降低;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β受体,减少NA释放;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尤其适用于伴有心绞痛、心动过速、脑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

  • 第14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降压特点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作用机制:1.抑制ACE
    2.减少缓激肽的降解
    3.缓解或逆转心血管重构
    4.减少醛固酮分泌
    5.抑制交感神经递质释放
    6.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降压特点:心率不快,心排出量不减少降低肾血管阻力,肾血流量增加无体位性低血压减少醛固酮释放,减轻水钠潴留无耐受性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
    临床反应:1.高血压;2.充血性心力衰竭;3.心肌梗死

  • 第15题:

    简述佐剂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正确答案: 作用:
    A.增加抗原的免疫原性(增加抗原的表面积);
    B.增强抗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
    C.改变抗体产生的类型;
    D.引起或增强IV型超敏反应。
    5)作用机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主要可能有以下原因)
    主要是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改变抗原的物理形状,使抗原在体内维持较长时间,易于巨噬细胞的摄取、处理并提呈给淋巴细胞,从而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应答能力。

  • 第16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机制包括()和()。


    正确答案:抑制ACE;减少缓激肽的降解

  • 第17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机制()

    • A、抑制ATⅡ的形成
    • B、阻断心脏的β受体
    • C、加速缓激肽的水解
    • D、减少缓激肽的水解

    正确答案:A,D

  • 第18题:

    简述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的降压机制和作用特点。


    正确答案: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如氯沙坦、厄贝沙坦、坎暂沙坦等能够特异性与AT1受体结合,阻断不同代谢途径生成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于AT1受体,从而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缩血管作用,使血压降低。与血管紧张素工转化酶抑制药所不同的是,此类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更专一、更完全,且不抑制缓激肽降解,不会引起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 第19题:

    单选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机制(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普萘洛尔的降压作用机制及其主要适应证。

    正确答案: 阻断心脏β1受体,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抑制肾小球旁器细胞分泌肾素,阻碍RAAS对血压的影响;阻断中枢β受体,抑制中枢兴奋神经元,使外周交感神经张力降低;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β受体,减少NA释放;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尤其适用于伴有心绞痛、心动过速、脑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氯沙坦降压作用机制是什么?与卡托普利相比有什么优点?

    正确答案: 竞争性阻断AT1受体:
    ①在体内转化成5羧基酸性代谢产物EXP-3174,后者有非竞争性AT1受体阻断作用。它们都能与AT1受体选择性结合,对抗AngⅡ的绝大多数药理作用,从而产生降压作用
    ②氯沙坦与卡托普利相比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而没有ACE抑制药的血管神经性水肿,咳嗽等不良反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可乐定降压作用机制及其主要适应症。

    正确答案: 选择性激动延脑孤束核次一级神经元突触后膜α2受体和延髓吻端网状腹外侧咪唑啉受体,激动抑制性神经元,使外周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血压下降。适用于各型高血压,尤其适用于兼有溃疡病高血压患者和肾性高血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是什么?

    正确答案: 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为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其降压机制如下:
    (1)抑制整体和局部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减弱其血管收缩作用。
    (2)抑制激肽酶Ⅱ,使缓激肽分解减少,加强其血管舒张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