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某一件事未成功,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并产生自卑感而产生种种心理障碍,这属于认知偏差中的()特征。
第1题:
A、绝对化要求
B、过分概括化
C、道德认知缺乏
D、行为二极性
E、不同情感反应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当一个人某一件事未成功,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并产生自卑感而产生种种心理障碍,这属于认知偏差中的()特征。
第5题:
学生从成功的经验中获得心得,从失败经验汲取教训,借此产生信心,这属于()。
第6题:
因没能考上重点中学,便哀叹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这属于()
第7题: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当作出负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这属于()。
第8题:
爱利斯认为心理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体在理解当前的工作与生活事件中,运用了不合理的信念。常见的不合理信念有“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
第9题:
绝对化的要求
过分概括化
糟糕透顶
以偏概全
第10题:
社会现实太扭曲引起的认知错误
认知结构不成熟而产生的认知障碍
受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等认知中的固定观念、偏见的影响,导致认知的偏差
自我意识尚未成熟和完善而产生的认知偏差
第11题:
绝对化要求
过分概括化
苛求自我
认知歪曲
第12题:
绝对化
糟糕至极
过分概括化
乱贴标签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有的同学遭遇失败后,便会认为自己“没用,什么也干不成,是个废物,窝囊废”,这种想法属于哪种不良认知()。
第16题:
认知出现问题就会导致错误观念,以下属于适应性认知问题的具体表现有()。
第17题:
面对失败或极坏的结果时,往往会认为自己是“一无是处”、“一钱不值”等不合理的评价,这种不合理的信念属于()。
第18题: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作出负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这属于()。
第19题:
“事情应该按自己喜欢和期望的去发展,否则便是很糟糕、很可怕的”,这种思想属于认知歪曲的()。
第20题:
抑郁症患者往往存在认知心理偏差,主要包括()
第21题:
过分概括化
绝对化要求
极端化
自责
第22题:
要求绝对化
过分概括化
低估自己
以上均是
第23题:
过分概括
绝对化
虚拟陈述
追求完美
第24题:
A绝对化要求
B.过分概括化
C.糟糕至极
D.防御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