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一句的意思是()。
第1题:
()中有“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一句名言。
第2题:
子曰:“君子不器。”——此句恰当的意思是()
第3题:
下列孔子的语录,内容没有涉及到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有()
第4题:
孟子说:“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这话孔子就说过。“尤”字的意思是()
第5题:
下列符合“重义轻利”的描述是()
第6题: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主要是在探讨()。
第7题:
《诗经》
《论语》
《史记》
《中庸》
第8题: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合适
亲近
舒服
方才
第11题:
孔子说:“君子往往不被器重。”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小家子气。”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固定了形状,要么方要么圆,应该懂得变通。”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
第12题:
义
仁
智
勇
第13题:
孔子说“君子道者三”中,道是指()。
第14题:
子曰:“君子不器。”孔子的意思是君子不能像一个器皿,只限于一种用途。(《论语》)()
第15题: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下列选项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第16题:
翻译: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絜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第17题: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孔孟的主张属于()。
第18题:
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他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此相似的是()
第19题:
孔子说:“君子在天地之间,没有不适应的,也没有莫名的,始终以义为依据。”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不盲目适从,也不盲目否定,始终以义为依据。”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不适应的地方,不肯定的地方,就要用义去比对。”
孔子说:“君子在人间替天行道,没有不适合,也不枉然,正义与其同在。”
第20题:
《诗经》
《论语》
《史记》
《中庸》
第21题:
“适”指去
“莫”指不可
这句话启示我们君子行事应当以义为标准,权宜行事,切忌教条
“义”可理解为宜也,时也,权也,度也,中也
第22题:
君子爱财,取之以道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君子寓于义,小人喻于利
兼相爱,交相利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
第23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