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国学大师把中国的传统学术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他是()。
第1题: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则把传统学术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而现代学科,中国传统学术被划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学、民俗学、艺术学、目录版本学等。
第2题: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第3题:
1907年,刘师培、章太炎、邓实等创办《国粹学报》。
第4题:
()是今文经学的最后一位大师。
第5题:
1905年,国学大师章太炎和邓实在上海成立了()。
第6题: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章太炎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清儒的功夫在甄别和辨伪,目的是恢复“经”的本原
经过了后人不断地注释、传疏、义证,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经历了流变
小学是工具和路径,不懂小学,通经之路就走不过去,就没有能力研究经学
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怎样流变,有汉宋之争,有明清之变
第13题:
章太炎生倾向于把“国学”理解为是包括经学、小学、子学、史学和文学等在内的学问,即以经、史、子、集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体系。
第14题:
清末民初“国学”兴起,国学大师刘师培认为“西人社会之学可以考中国造字之原”,又以中土文字的涵义证实西方社会学的观察。引用西方自希腊、罗马以至近代哲学、宗教、学术的种种观念,来阐明中国的经子诸学“合于西儒”。王国维主张将中国原有经、史、子、文四部分别纳入哲学、史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西方的分科系统之内。这表明他们()。
第15题:
1902年()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将“国学”与“新学”、“外学”相对举,使之成为中国传统学术的代名词。
第16题:
中国近代第一位学贯中西,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是()。
第17题:
对中国传统文化如史学、文学、诸子学、小学、佛学等有很深造诣,又对西学有着全面了解的近代第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是章太炎。
第18题:
按照四分法,国学可以分为经、史、子、集。
按照五分法,国学可以分为小学、经学、史学、子学、文学。
按照三分法,国学可以分为义理之学、辞章之学、考据之学。
按照两分法,国学可以分为经世之学和修身之学。
第19题:
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章太炎: 国学是七科之学
邓实:一国所有之学
季羡林: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第20题:
国学复兴会
国学救国会
国学研究会
国学保存会
第21题:
邓实
刘师培
章太炎
季羡林
第22题:
胡适
章太炎
梁启超
章学诚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