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是()。
第1题:
老子提出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的意思是圣人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要掺杂自己的私心杂念去做事情
第2题:
从“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提倡圣人应该()。
第3题: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含义是()
第4题:
《道德经》说:“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又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里所说的圣人,与下列哪一个选项最接近()
第5题:
“是”的语法现象: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第6题: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中”言的意思是:()
第7题:
老子的下列哪个观点可以体味出清官与贪官的区别:()
第8题:
第9题: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第10题:
庄子
苟子
韩非
老子
第11题:
不要管理,不要作为
不要说教
不要过多地强力施加教育政令
要顺乎自然规律去从事教育管理
努力达到无为的境界
第12题:
诚实的人,不用勉励就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不用思考就知道什么是对的,从容行事可以逐渐修炼成为圣人。
诚实的人,就不用勉励吗?不勉励何以进步?不思考何以行事得体?从容不迫地达到中庸之道,这种人就是圣人。
诚实的人,不必勉强就自然地符合做人的标准,不必思索就自然地言语得当,从容不迫地达到中庸之道,这种人就是圣人。
仅仅做到诚实是不够的,不能勉为其难,不能不思量,为人处事一定要从容不迫,这是圣人能够做到凡人难以做到的。
第13题: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中的“一”代表()。
第14题:
下面四句中,顺序正确的是()
第15题:
崇尚无为,提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先秦思想家是()
第16题:
《金刚经》云:“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怎么有差别?什么差别?
第17题:
“为”的意义: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第18题:
“以”的意义: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第19题:
当今之世,若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也
无为而无不为
途之人可以为禹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20题:
老子
庄子
荀子
慎到
第21题:
第22题:
此句中的“反”:即复,相反相成,对立转化
此句是指用圣人思考问题的方法对待问题,保持无为的心态,身体力行地做事,以身作则
此句中的“动” :指“道”的循环运动方式
此句意思是“道”的运动变化总是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化的,处事柔弱、不争、谦下,才是“道”的运用特征
第23题:
第24题:
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态度行事传递无声的教诲。
所以用圣人思考问题的方法对待问题,保持无为的心态,身体力行地做事,以身作则。
此句出自《老子》第二章。
是这样的,我们要把圣人无为而治处理事情的做法,应用到教育方面,就是提倡默默无闻或不说话不沟通不管理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