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
第1题:
古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对个人自我修养的启示有()
第2题:
《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指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
第3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
第4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提出来的。
第5题: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对知识的态度体现的《生活与哲学》观点是() ①矛盾就是对立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辩证否定实质是“扬弃”④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第6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第7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说的。
第8题:
《论语》
《道德经》
《纽伦堡法典》
《赫尔辛基宣言》
第9题:
孔子
孟子
荀子
韩非子
第10题:
此句大意是: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自己在内心做自我反省而引以为戒。
此句中的“贤”:指贤德者,德才兼备的人。
此句中“思齐”:指想与贤人看齐,即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
此句是老子名言。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学礼,无以立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13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指的是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一个是我的老师。
第14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15题: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
第16题: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对知识的态度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辩证的否定即“扬弃”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第17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一为学名言出自()。
第18题:
下列名言,出于《孟子》的一句是()
第19题:
要勤于实践
要善于虚心向别人学习
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与人同行时不要做任何坏事
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改正
第20题:
此句大致意思是:孔子说:“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符合道义的好事不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
孔子在这里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
此句中的“修”: 指学习、培养。
此句出自《孟子》。
第21题:
第22题:
此句大意是:三个人行走,一定有我的老师。跟着善良的老师,不选择不善良的老师。
此句出于《庄子》。
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
此句是孔子名言。
第23题:
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其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从之
第24题:
《论语》
《荀子》
《礼记》
《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