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第3题:
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这一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
B比喻
C对偶
D互文
第4题: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修辞手法是()。
第5题:
培根《论学问》中采用最多的两种修辞手法是()
第6题:
将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联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排列的修辞手法是()。
第7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的是()
第8题:
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对联,对偶就是对联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对偶
对比
排比
层递
第11题:
比喻、对偶、用典
排比、比喻、夸张
对偶、拟人、用典
拟人、对比、对偶
第12题:
比喻、对偶
排比、比喻
对偶、拟人
拟人、对比
第13题:
A、对比 对偶
B、对偶 比喻
C、排比 比喻
D、对比 比喻
答案:A
解析:(1)对偶:对偶句,两个分句格式相似
(2)用了对比,把刀和人做比较。对比论证: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第14题:
第15题:
下面的短语中不属于文学修辞手法的是:()
第16题:
结合诗歌《木兰诗》,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第17题:
将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份排列起来,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的修辞手法是()。
第18题:
苏轼《前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修辞手法是()。
第19题: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第20题:
排比
比喻
对偶
互文
第21题: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夏天绿得更深,像湖,像海,碧波欣欣
她的声音像蜜.听着甜滋滋的
红杏枝头春意闹
第22题:
夸张
比喻
引用
对偶
第23题:
排比和对偶
比喻和对偶
排比和比喻
比喻和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