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钢板表面呈“舌状”或“鱼鳞片状”的翘起薄片。
第1题:
钢板表面在局部或连续成片的分布着形状不一、大小不同的凹坑,称为( )。
A.麻点
B.压入氧化铁皮
C.表面粗糙
D.压痕
第2题:
()指不均匀分布在金属材料表面呈舌状,指甲状或鱼鳞状的薄片。
第3题:
简述氧化铁皮压入缺陷特征。
第4题:
氧化铁皮压入,是铸钢时产生,经热轧而形成
第5题:
辊道上面附有硬物会产生产品的()。
第6题:
板坯()时产生的一次氧化铁皮难以除尽,轧制时被压入到钢板表面上。
第7题:
属于表面缺陷的有()
第8题:
什么是压入氧化铁皮?形成原因是什么?
第9题:
氧化铁皮压入钢材表面,冷却后氧化铁皮脱落形成()。
第10题:
因热轧除磷高压水压力不够,使氧化铁皮被轧入带钢表面产生()。
第11题:
厚钢板表面可以有压入的氧化铁皮。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冷轧氧化铁皮压入是()
第14题:
钢板表面有杂物或较厚的氧化铁皮时严禁轧制。
第15题:
氧化铁皮压入是()
第16题:
()是指钢板表面呈“舌状”或“鱼鳞片状”的翘起薄片。
第17题:
带钢表面氧化铁皮压入是在()阶段氧化铁皮压入带钢表面造成的。
第18题:
无论是厚板或薄板,表面皆不得有()和压入氧化铁皮()。
第19题:
氧化铁皮压入钢板表面的表现呈()。
第20题:
GB/T711-2008中规定钢板和钢带表面不应有()。
第21题:
钢材表面呈舌状、指甲状或鱼鳞状的片状,称为()。
第22题:
钢板表面在局部或连续成片的分布着形状不一、大小不同的凹坑,称为()。
第23题:
钢板表面不得有气泡、结疤、拉裂、裂纹、折叠、夹杂和压入氧化铁皮。钢板不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