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是无效合同,即是订了也无法律效力。
第1题: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订立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虽然是当事人双方协商订立的,但法律规定的专门机构认为无效合同后,国家不予确认,法律不予保护。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种行为是典型的无效劳动合同?( )
A.乐同在劳动行政部门的参与下,与某工厂签订了劳动合同
B.方圆被某厂雇佣,书面合同规定月薪八百元人民币,并口头约定遵循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律
C.马原被某厂雇佣,书面合同规定管吃管住,月薪八百元人民币,无节假日
D.泰乐在劳动市场被某餐馆雇佣,签订劳动合同,并当场作了合同公证
第2题: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订立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虽然是当事人双方协商订立的,但法律规定的专门机构认定为无效合同后,国家不予确认,法律不予保护。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典型的无效劳动合同的是( )。 A.乐同在劳动行政部门参与下,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 B.马原与单位签订的书面合同规定,月薪1200元人民币 C.方圆与单位的劳动合同期限为二年。试用期为三个月 D.泰强在劳动市场与某餐馆签订了劳动合同.并当场作了合同公证
第3题:
A.有效
B.无效
C.部分无效
第4题: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为无效的劳动合同,没有法律约束力。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5题:
(),是指已经订立,但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生效条件而不发生法律效力,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第6题: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合同。
第7题:
劳动合同无效限于()情况。
第8题:
无效合同,是指已经订立,但因()的生效条件而不发生法律效力,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第9题:
按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原因,将无效劳动合同分为两大类,即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10题: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无效的劳动合同没有法律效力,部分无效的,也全部无效
违反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无效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
第11题:
在双方公开、公正签订的合同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A、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B、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C、采用威胁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D、以上都是
第14题:
A、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是无效合同
B、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是无效合同
C、无效的劳动合同,从出现争议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D、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15题:
下列不是无效劳动合同的是( )。
A.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B.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C.采取威胁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D.一方不履行的劳动合同
第16题:
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说法,错误的是___
A.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B.无效的劳动合同没有法律效力,部分无效的,也全部无效
C.违反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无效
D.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
第17题:
无效劳动合同指的是劳动合同虽经过当事人双方同意订立,但因劳动合同条款违反()要求,因而不具有法律效力。
第18题:
关于劳动合同法律效力,表述正确的是()。
第19题:
违反法律、 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第20题: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下列情形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是()
第21题:
下列哪些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用人单位提供了伪造的企业注册登记证明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
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
未成年人签订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违反了国家制定的关于劳动者最基本劳动条件的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