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玉米是需肥量大的作物,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关问题
  • 第1题:

    玉米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但并非肥料越多越好,而应经济合理施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2题:

    烟草野火病的病斑扩展速度与田间施肥量的关系密切。在一定的施肥量范围内,随(),野火病的病斑扩展速度相应加快。

    AP肥施用量的增加

    BP肥施用量的减少

    CN肥施用量的增加

    DN肥施用量的减少


    C

  • 第3题:

    平衡施肥是根据果树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来计算实现目标(或计划)产量的施肥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玉米“一增四改”措施中的“一增”是指()。

    • A、增加施肥量
    • B、增加灌水次数
    • C、增加种植密度
    • D、增加人工辅助授粉

    正确答案:C

  • 第5题:

    玉米的产量总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玉米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所以施肥越多越好。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报酬递减律是说作物的产量随施肥量的()而呈()的趋势。


    正确答案:增加;递减

  • 第8题:

    在目标产量配方法中,确定作物施肥量的依据是()

    • A、作物需肥量
    • B、土壤供肥量
    • C、肥料利用率
    • D、肥料效应

    正确答案:A,B,C

  • 第9题:

    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告诉我们,只有归还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才会有经济效益;米切利希学说认为作物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单位施肥量的增产量也随之增加。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0题:

    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的变化轨迹是()

    • A、随产量增加而升高
    • B、随产量增高而递减
    • C、先增加后递减
    • D、先递减后增加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各项会使保本点发生变化的是()
    A

    由于增加设备而增加固定成本

    B

    变动成本总额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部分

    C

    销售量增加

    D

    产量减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报酬递减律是说作物的产量随施肥量的()而呈()的趋势。

    正确答案: 增加,递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关于现金成本说法正确的是( )。

    A、机会成本随现金持有量增加而增加
    B、管理成本随现金持有量增加而增加
    C、交易成本随现金持有量增加而增加
    D、置存成本随现金持有量增加而减少
    E、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增加而下降

    答案:A,E
    解析:
    2020版教材P160 / 2019版教材P154
    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成本,寻找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企业持有的现金,将会有三种成本:(1)机会成本。现金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占用,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它的机会成本;(2)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无明显的比例关系;(3)短缺成本。现金的短缺成本,是因缺乏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业务开支所需,而使企业蒙受损失或为此付出的代价。现金的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上述三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 第14题: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玉米需肥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对玉米进行测土配方施肥,首先要了解其需肥特点和规律,实行按需供给。依据玉米的生育特性,可划分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3个阶段,玉米在全生育期中需从土壤中吸收的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一般每生产玉米籽粒100kg,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养分物质为氮2.57kg,五氧化二磷0.86kg,氧化钾2.14kg,但各个生长时期的需肥比例不同。
    1.从出苗到拔节,需吸收氮2.5%、有效磷1.12%、有效钾3%。三叶期,是磷素的营养临界期,其间从种子营养阶段转向土壤营养阶段。玉米氮素的临界期比磷稍后,通常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临界期对养分需求并不大,但养分要全面,比例要适宜,这个时期营养元素过多过少或者不平衡,对玉米生长发育都将产生明显不良影响,而且以后无论怎样补充该种营养元素都无效果。
    2.从拔节到开花,需吸收氮素51.15%、有效磷63.81%、有效钾97%。大喇叭口期是玉米养分吸收最快最大的时期,需要养分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最大,吸收速度也最快,肥料的作用最大。此时肥料施用量适宜,玉米增产效果最明显。
    3.从开花到成熟,需吸收氮46.35%、有效磷35.07%。此期玉米基本不需要钾,所以钾肥一般用做种肥或生长前期施用。总之,要形成一定的经济产量,仅从土壤中吸收的物质远远不够玉米一生的需求,同时它们也不能在作物需要的时候及时供给。因此,要掌握玉米的吸肥规律,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在不同的时期对玉米进行补充营养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

  • 第15题:

    烟草野火病的病斑扩展速度与田间施肥量的关系密切。在一定的施肥量范围内,随(),野火病的病斑扩展速度相应加快。

    • A、P肥施用量的增加
    • B、P肥施用量的减少
    • C、N肥施用量的增加
    • D、N肥施用量的减少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玉米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但并非肥料越多越好,而应经济合理施肥。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从害虫为害某种作物的全过程来看,作物产量与害虫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产量随害虫密度增加呈曲线下降
    • B、较低密度下,产量保持稳定,或随害虫密度增加呈直线下降
    • C、较低密度下,产量增加,随后产量随害虫密度增加呈曲线下降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玉米“一增四改”技术措施中。“一增”是指()

    • A、增加种植密度。
    • B、增加机械化作业程度
    • C、增加施肥量
    • D、增加种植亩数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在合理施肥量范围内,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作物产量(),但单位肥料的增产量()。


    正确答案:增加、逐渐减少

  • 第20题:

    运用养分平衡法计算施肥量时,确定实现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即作物需肥量的计算公式为()

    • A、=(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 B、=(1+递增率)×前三年平均单产
    • C、={目标产量(kg)/100}×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
    • D、=(空白田产量×作物单位养分吸收量)/{养分测定值(mg/kg)×2.26}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下列各项会使保本点发生变化的是()

    • A、由于增加设备而增加固定成本
    • B、变动成本总额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部分
    • C、销售量增加
    • D、产量减少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边际成本曲线的下降,是由于()。

    • A、规模扩大引起产量增加成本
    • B、边际产量随可变投入增加而增加
    • C、边际产量随可变投入增加而减少
    • D、规模扩大引起产量减少成本增加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作物的需肥规律及其施肥技术原则?

    正确答案: (1)营养元素的吸收规律:
    ①营养元素吸收的选择性。它总是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吸收土壤溶液中的养分的。作物的种类不同,它们所吸收的矿质养分种类、数量也有一定差异。禾本科作物和棉花需氮素较多,豆科绿肥作物需磷较多,而烟草、麻类、薯类作物则需钾较多;
    ②营养元素吸收的阶段性。作物在从种子萌发到种子形成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的要求,在种类、数量、比例上都有所不同;
    ③作物营养临界期。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在绝对量上虽不算太多,但需要的程度很迫切,此时如缺少这种养分,作物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而且由此造成的损失,即使后来补施这种养分也很难纠正和弥补过来。这一时期就叫作物营养临界期。同一种作物不同养分的临界期也不完全相同;
    ④最大效率期。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有一个时期需要养分,无论在吸收速度上,还是在绝对数量上都最大,且这时施肥的作用最明显,增产效率也最高,这一时期称为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往往在作物生长的中期;
    (2)施肥原则:
    ①用养结合的原则;
    ②需要的原则;
    ③经济的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