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什么是山洪灾害?”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1)地质地貌因素。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地形往往是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遇水易软化、易崩解,极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从而形成山洪灾害。
    (2)气象水文因素。副热带高压的北跳南移,西风带环流的南侵北退,以及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辐合交汇,形成了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而形成洪水。据统计,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分饱和,地表松动,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聚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
    (3)人类活动因素。山丘地区过度开发土地,或者陡坡开荒,或工程建设对山体造成破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天然植被,乱砍滥伐森林,失去水源涵养作用,均易发生山洪。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河道的不断被侵占,河道严重淤塞,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也是山洪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 第2题:

    山洪灾害的成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持续或短时强降雨
    持续降雨或短时强降雨汇聚成地表径流,导致溪沟水位暴涨,产生溪河洪水;洪水挟带大量砂石成为泥石流;因降雨导致山体松动滑落,形成山体滑坡。溪河洪水、泥石流和山体摧毁房屋、田地、公路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蓄水工程溃决
    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突然溃决垮塌,水流突然涵出,形成溪河洪水,因其流量大,流速快,有时会诱发泥石流、滑坡、造成灾害。

  • 第3题:

    什么是挡蓄山洪及泥石流沟道中固体物质为主要目的防治泥沙灾害的挡拦建筑物?


    正确答案: 拦沙坝

  • 第4题:

    遭遇山洪灾害时怎样报警?


    正确答案:山洪灾害往往是始发于某一地点或部位,迅速形成洪水、泥石流,袭击下游沿线,该地的监测责任人或最先发现灾害的村民能否在山洪灾害初发时快速、准确地报警,至关重要。首先在平时应做好宣传训练,使群众了解熟悉报警信号和应对办法一旦险情来临或山洪初发,监测责任人或第一个发现的村民,就要采取急骤鸣锣、放铳、打电话、拉警报器等预先设定的群众知道的信号,责无旁贷地迅速向下游村组、农户报警,同时向当地政府及防汛部门报告,以便政府和防汛部门立即向下游更大范围施放警报、广播通知或通讯报警,组织抢险救援。

  • 第5题:

    如何防范山洪灾害?


    正确答案: (1)遭遇山洪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
    (2)山洪暴发,溪河洪水迅速上涨时,不要沿着行洪道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3)被山洪困在山中,要及时与当地防汛部门或110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 第6题:

    水涝是指河流泛滥、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北京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特性是什么?


    正确答案: 泥石流灾害分布面积广;泥石流易发区与暴雨时空分布一致;泥石流历时短、突发性强、搬运量大、防御难;泥石流具有群发特性。

  • 第8题:

    多选题
    山洪灾害实地调查工作的主要步骤内容有()。
    A

    确定需要调查的山洪沟

    B

    收集、整理所需调查山洪沟的基本信息

    C

    填写山洪灾害风险普查相关表格,并绘制山洪沟地图

    D

    编制山洪灾害实地调查实施方案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在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中,流域选取和确定的原则是()。
    A

    所有中小河流及所有山洪沟

    B

    所有中小河流及根据本地山洪灾害信息,优先选择重点防治区内的山洪沟

    C

    根据本地洪水灾害信息,优先选择重点防治区内的中小河流及本地所有山洪沟

    D

    根据本地灾情信息,优先选择重点防治区内的中小河流和山洪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什么是山洪灾害?

    正确答案: 山洪灾害是指由山洪暴发而给人类社会系统所带来的危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以及环境资源破坏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山洪灾害易发区的危险区和安全*区指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危险区是指山洪暴发后被淹没及可能产生尸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严重威胁人们和房屋、道路、农田等基础设施,甚至造成巨大损失的生产、生活区域。
    安全*区是指不受稀遇洪水影响,难以发生灾害,同时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供人们临时或永久居住、生产、生活的区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1)地质地貌因素。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地形往往是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遇水易软化、易崩解,极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从而形成山洪灾害。
    (2)气象水文因素。副热带高压的北跳南移,西风带环流的南侵北退,以及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辐合交汇,形成了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而形成洪水。据统计,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分饱和,地表松动,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聚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
    (3)人类活动因素。山丘地区过度开发土地,或者陡坡开荒,或工程建设对山体造成破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天然植被,乱砍滥伐森林,失去水源涵养作用,均易发生山洪。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河道的不断被侵占,河道严重淤塞,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也是山洪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山洪灾害防治措施应坚持什么原则?


    正确答案: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以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 第14题:

    遭遇山洪灾害灾害时怎样报警?


    正确答案:山洪灾害往往是始发于某一地点或部位,迅速形成洪水、泥石流,袭击下游沿线,该地的监测责任人或最先发现灾害的村民能否在山洪灾害初发时快速、准确地报警,至关重要。首先在平时应做好宣传训练,使群众了解熟悉报警信号和应对办法;一旦险情来临或山洪初发,监测责任人或第一个发现的村民,就要采取急骤鸣锣、放统、打电话、拉报警器等预先设定的群众知道的信号,责无旁贷地迅速向下游村组、农户报警,同时向当地政府及防汛部门报告,以便政府和防汛部门立即向下游更大范围施放警报、广播通知或通讯报警,组织抢险求援。

  • 第15题:

    山洪灾害易发区的危险区和安全*区指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危险区是指山洪暴发后被淹没及可能产生尸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严重威胁人们和房屋、道路、农田等基础设施,甚至造成巨大损失的生产、生活区域。
    安全*区是指不受稀遇洪水影响,难以发生灾害,同时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供人们临时或永久居住、生产、生活的区域。

  • 第16题:

    山洪灾害的群测群防系统是怎样建立的?


    正确答案:首先进行监测点选定工作,确定监测范围、监测方法和要求,将监测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监测点所在的乡、镇、村和有关单位负责人为监测责任人。在监测责任人的领导下成立监测组,监测组由受危害威胁的居民点或有关单位的群测人员组成。建立岗位责任制,县、乡、村逐级签订责任书。防汛、水利、国土等有关部门负责监测资料与信息反馈工作,同时根据气象水文预报和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山洪灾害危险点,并及时向有关乡、镇、村和厂矿发出预警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1)设立雨量测站。山洪、泥石流一般与降雨关系密切,可在危险区增设必要的临时雨量观测点,掌握降雨强度和过程,为预防山洪提供水文信息。
    (2)建立通信联系。对居民点和观测站之间可设置有线电话、无线电台或对讲机等,随时将观测的雨情、险情上报,以及政府防汛指挥部门的防守决策,上传下达。
    (3)规定报警信号。根据各地历史习惯,事先规定避险示意信号,通告家喻户晓。信号可选用报警器、高音喇叭、打锣、吹号等手段,并指定专人负责发布。
    (4)做好避险准备。在未发生灾害前,要选择好避险撤离线路及临时防避场所,做到在发生非常情况时,能及时撤离。
    (5)布设泥石流泥位探测报警。将泥石流运动超过某一泥位(用泥石流深度表示),可能发生灾害的限度定为危险泥位。泥石流泥位越深,流速和流量越大,运动规模和可能造成的灾害也越大。可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分析计算,确定不同泥石流沟的危险泥位,作为报警标准。一般泥石流多发生在荒山溪谷,设置事前探测报警装置,对下游受影响地点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是必要的。

  • 第17题:

    山洪灾害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山洪灾害的主要特点是突发性强,预报预测预防难度大,来势猛,成灾快,破坏性强。

  • 第18题:

    小流域山洪灾害的破坏性也很大,山洪灾害一般包括()

    • A、融雪洪水
    • B、溪河洪水
    • C、滑坡
    • D、泥石流

    正确答案:B,C,D

  • 第19题:

    山洪灾害实地调查工作的主要步骤内容有()。

    • A、确定需要调查的山洪沟
    • B、收集、整理所需调查山洪沟的基本信息
    • C、填写山洪灾害风险普查相关表格,并绘制山洪沟地图
    • D、编制山洪灾害实地调查实施方案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问答题
    乡(镇)人民政府在防御山洪灾害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 乡镇人民政府是在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防汛指挥机构领导和监督下,具体落实和执行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防汛指挥机构制定的山洪灾害防治措施的基层人民政府。其主要任务是:
    负责组织山洪防御的宣传教育,树立干部群众的灾患意识,达到自觉防灾避灾的目的;
    在上级防汛指挥机构的指导下,制定并完善山洪防御预案,在呈报上级防汛指挥部批复后,采取措施具体组织实施; 
    落实好防汛抢险物资器材的储备,组织并完成县防汛指挥部制定的山洪灾害防御的各项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组织落实防汛抢险队伍,开展必要的技术培训,组织必要的抢险演习,及时组织人员安全转移; 
    组织落实防灾避灾的一切准备工作; 
    搞好防汛值班,加强对雨情、汛情、水情的观测报告,统计并呈报灾情; 
    负责管理好预警、预报系统及各类观测设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以人为本,珍爱生命,加强预警,减少伤亡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群测群防,减灾降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帮助受山洪灾害袭击者转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在帮助受山洪灾害袭击的群众安全转移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事到临头乱无序的局面,对各级组织者来说,做好这项工作应按防山洪预案,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人员、后其他人员;先转移危险区人员、后转移警戒区人员;信号发布责任人和转移组织者最后撤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防范山洪灾害?

    正确答案: (1)遭遇山洪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
    (2)山洪暴发,溪河洪水迅速上涨时,不要沿着行洪道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3)被山洪困在山中,要及时与当地防汛部门或110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