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从根本上稳定物价,做到国家财政收支和市场物资供求基本平衡的重大措施是()。
第1题:
国家采取什么手段,加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保持全国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
第2题:
5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的“三平”理论是指()
第3题:
关于财政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 )。
第4题:
我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三平”理论是指在安排经济发展计划时,必须保证()。
第5题: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第6题: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基本统一的是经济增长与()。
第7题:
打击投机资本
统一全国财经工作
城市工商业调整
第8题:
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借贷、国家债务
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利率、国家债务
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投资、国家债务
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国家债务
第9题:
稳定物价
供求平衡
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第10题:
市场供求关系
国家预算
国债规模
财政赤字规模
第11题:
总供求的平衡
财政收支平衡
信贷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
物资供求平衡
第12题:
经济快速增长
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提高效率、稳定物价
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均衡
第13题:
建国初期从根本上稳定物价,做到国家财政收支和市场物资供求基本平衡的重大措施是()。
第14题:
目前,在我国的就业市场上常见的状况是()。
第15题:
我国财政政策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是()。
第16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存在的基本原因是()
第17题:
商品流通计划的核心包括()
第18题:
财政收支安排的依据是()。
第19题:
财政收支状况和主要商品供求差率
价格总水平和失业水平
失业水平和主要商品供求差率
财政收支状况和经济增长速度
第20题:
手工击投机倒把
统一全国财经工作
调整城市工商业
节减国家机构经费
第21题:
第22题:
财政收支状况和主要商品供求差率
价格总水平和失业水平
失业水平和主要商品供求差率
财政收支状况和经济增长速度
第23题:
财政收支平衡
信贷收支平衡
外汇收支平衡
物资供求平衡
第24题:
财政收支在数量上的绝对平衡才是财政平衡
财政收支略有结余可视为财政基本平衡
财政收支略有赤字可视作财政基本平衡
财政收支平衡是指财政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