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甲烷化塔温度突然上升的原因及处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脱甲烷塔压差过大,液面波动,温度分布异常都是由哪几个原因引起的?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发生以上现象时,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冻塔
    处理:检查出冻塔位置,注入甲醇,同时调整塔的操作状态
    2.液泛
    处理:调整工艺条件,根据负荷情况,适当减少进料量,加大采出,适当降低加热量

  • 第2题:

    合成塔入塔温度突然升高的原因?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
    ⑴废锅缺水或干锅。
    ⑵仪表失灵。
    处理:
    ⑴加水,如干锅需要停塔降温。
    ⑵检测仪表,并修理。

  • 第3题:

    简述汽提塔温度缓慢上升的原因及处理。


    正确答案:所谓缓慢上升,指的是每月平均以1-1.5℃的速度上升,而不是由于工艺上诸如水碳比升高,等原因造成的超温。此种温度极缓慢上升现象,多半是由于分布器小孔逐渐被堵塞所致。例如氨泵、甲铵泵的填料碎片(四氟丁烯编制物),合成系统腐蚀产物(氧化铁粉),触媒粉(来自合成氨厂的氨触媒)以及油类变性物(来自氨泵注油器或合成氨厂的冷冻压缩机油中漏入氨的油)等等。当一部分小孔堵塞后,其余的分布器中液体温度升高,反映到出液中的NH3/CO2升高,正常生产中201-C出液NH3//CO2(分子比)接近2.0(不计尿素)若出液温度升高,则液体中的NH3/CO2也随之上升,严重时可升到2.9左右。而对气体来说,已堵塞的分布管气流速度会因无液膜存在而升高,从而导致未堵的管子气流速减少。这样一正一反的作用使运行着的管子液汽比值远超过正常值4.0,从而导致出液超温严重。同时,由于液汽比失调,汽提后液体和出汽提塔气体之比值增大使同样负荷下,进入循环状的液体量增大就意味着进入循环状的NH3、CO2增多,从而使循环状超负荷、压力升高、放空量增大。为维持生产必须多加水吸收,又使系统水碳比上升,而降低了转化率,从而导致了汽提塔进一步超负荷。形成恶性循环。生产上为了暂时维持,可适当提高合成塔气相氨碳比在上限,高限可控制在4.2左右。一旦温度已上升太多,操作上尽量避免NH3/CO2低于3.5以下操作。否则,温度突升的可能性极大,超温严重时应减负荷操作,并争取停车机会处理汽提塔。要从根本上避免超温,必须经常清理氨、甲铵泵及701J/JS,702J/JS的过滤器,减少合成氨厂来的氨中夹带的触媒粉,减少或从根本上消除氨泵注油。

  • 第4题:

    烷后气(CO+CO2)超标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是()

    • A、醇后气CO含量低
    • B、甲烷化触媒温度波动或垮温
    • C、甲烷化塔串气
    • D、塔前予热器串气

    正确答案:B,C,D

  • 第5题:

    塔釜温度不会上升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蒸汽压力或温度及流量低,冷凝液压力高;
    (2)调节阀开度过小或故障;
    (3)塔的液位过高
    (4)回流过大或回流温度过低。

  • 第6题:

    当稳定塔底重沸器发生气阻后,应()。

    • A、提高壳程温度,当返塔温度不断上升后又突然下降时,再将温度调整至正常
    • B、提高塔底温度
    • C、降低壳程温度,当返塔温度不断下降后又突然上升时,再将温度调整至正常
    • D、降低塔底温度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影响吸附系统解吸剂缓冲罐液位突然上升的因素有()。

    • A、吸附进料中EB含量突然上升
    • B、再生塔操作温度突然下降
    • C、抽余液塔操作温度突然下降
    • D、抽出液塔操作温度突然上升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合成塔温度急剧上升,原因是循环量突然减少。()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影响塔底温度的原因及处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影响塔底温度的原因:
    ①压力波动引起温度变化
    ②顶回流波动引起塔底温度的变化
    ③塔底温度不稳引起塔底温度的变化
    ④塔底液面过高引起塔底温度的升高
    ⑤塔底温控失灵引起底温不稳
    ⑥底温在手动时进料,回流量的变化引起底温变化
    ⑦塔底液面过高引起底温提不起来
    处理方法:
    ①调节塔压
    ②调节塔顶回流
    ③调节塔底温度
    ④调节塔底采出量,维持液面正常
    ⑤降低塔底液面或降低进料量使塔底液面正常
    ⑥改手动或副线操作和对仪表
    ⑦调节底温使其平稳:平稳进料量和回流量

  • 第10题:

    脱甲烷塔塔釜分析不合格,甲烷含量偏高的原因是()。

    • A、灵敏板温度设定偏低
    • B、中沸器加热量大
    • C、塔压偏低
    • D、塔釜再沸器裂解气侧裂解气温度高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试说明焦炭塔压力突然增高的现象、原因及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现象:焦炭塔压力突然上升。
    原因:1、系统瓦斯压力高。2、新塔试压后水未脱尽。3、拿油时,抽出油线残压未放尽。4、冲塔。5、分馏塔顶回流量过大。6、老塔冷焦大吹汽量过大。7、老塔冷焦给水量过大。8、辐射出口温度过高或加工量过大。9、原料性质变化。10、分馏塔淹塔。11、分馏塔顶油水分离罐液面过高。12、至放空系统后路不畅。
    处理:1、查明压力增高原因,根据情况处理。2、可适当向放空系统卸压。

  • 第12题:

    问答题
    甲烷化炉床层温度暴涨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进行判断?处理不及时的危害?

    正确答案: 原因:
    1、低变炉出口CO含量超标。
    2、脱碳塔出口CO2超标。
    3、N2过氧。
    4、净化III脱碳气经FV459倒流至甲烷化。
    5、E302内漏。
    判断:
    1、系统负荷增加,联系分析室做低变炉CO及脱碳塔CO2指标分析,判断是否超标。
    2、如果甲烷化炉炉温暴涨,并且上升速度快,可判定N2过氧。
    3、如果向净化III配氢,FI459流量瞬间回零,接着流量增大,联系净化III控制室,询问配氢压力是否高于PI457。
    4、以上程序检查无误,可考虑E302设备内漏。
    处理:
    1、如系系统负荷增加,造成进入甲烷化炉的CO和CO2含量增大引起炉温上涨,可以及时调节甲烷化炉入口温度,稳定好变换操作,根据负荷及时调整FV451循环量,将CO和CO2控制在指标范围内。若生产负荷增加过猛,炉温剧烈上升时,应减小负荷,情况严重时按紧急停车处理。
    2、如系N2过氧,立即通知调度甲烷化及后系统切气,停配氢,根据过氧情况决定能否用脱碳气降甲烷化炉温;必要时可将甲烷化压力卸尽用0.4或1Mpa蒸汽给N2甲烷化炉降温。注意,置换时管道一定要彻底,防止二次带氧入炉。
    3、如果是甲醇脱碳气压力高于PV457压力,气体倒流入甲烷化炉,切配氢,并用氮气降温。
    4、如系设备内漏,通知分析室加强甲烷化炉入口气体成分分析,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停车检修设备。
    处理不及时的危害:
    处理不及时会造成甲烷化炉炉温暴涨,烧毁催化剂,严重时甚至造成设备爆炸的恶性事故,造成系统停车。
    应知应会部分:
    1、甲烷化反应是强烈的放热反应,若原料气中CO和CO2含量增高,易造成催化剂超温事故,同时使进入合成氨系统的甲烷含量增加。对于配套甲烷化消除CO和CO2的,要求CO+CO2含量<0.7%,即低变炉出口CO0.4%和脱碳塔出口CO20.3%之和。因为在绝热条件下,原料气中有0.1%的CO转换为甲烷,原料气温度升高7.4℃,0.1%的CO2转换为甲烷,原料气温度升高6℃,0.1%的O2反应原料气温度升高16.5℃。
    2、甲烷化炉操作温度一般控制在270-350℃之间为宜,温度过高,对化学平衡不利,容易产生析碳反应,使催化剂超温,活性降低;温度过低,则反应速度过慢。在炉温低于180℃时,催化剂容易产生羰基镍,
    N.i+4CO=Ni(CO)4
    羰基镍不仅对催化剂有害,而且对人体的毒害非常大,因此催化剂降温至180℃时停止使用含有CO的工艺气,改用氮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T501塔釜甲烷超标的原因及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
    1)塔釜再沸量不够,塔釜温度过低
    2)组分太轻含甲烷过多
    3)回流量过大
    4)塔釜假液位
    处理:
    1)提高E502蒸汽进入量,提高塔釜温度
    2)改变进料组分控制甲烷含量
    3)降低P501,P502回流量
    4)较塔釜液位仪表

  • 第14题:

    甲烷化催化剂床层温度突然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引起甲烷化催化剂床层温度突然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进塔CO和CO2含量增高。处理方法:
    (1)联系有关工段采取措施,降低C0和CO2含量;
    (2)关闭系统导入阀,停止系统补气;
    (3)若催化剂床层已经严重超温,可将甲烷化塔内压力卸至常压,并用N2、N2-H2气或合格的工艺气降温。

  • 第15题:

    触媒层温度突然下降,系统压力突然上升的原因是()

    • A、微量超高触媒中毒
    • B、循环氢过高
    • C、合成塔带液
    • D、空速加大

    正确答案:A,B,C

  • 第16题:

    甲烷化塔温度急剧上升如何处理,正确的是()

    • A、启用甲烷化塔的冷激阀
    • B、启动循环机
    • C、处理甲醇化运行中的故障
    • D、醇后气放空或甲烷化入口切气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高压甲醇塔温度急剧上升的原因?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
    ⑴前工段波动,入塔CO+CO2含量增多。
    ⑵操作失误,调节量过大。
    处理:
    ⑴稳定前工段操作,调节入塔CO+CO2含量至正常指标。
    ⑵精心操作,细心调节或开启醇化循环机。

  • 第18题:

    焦炭塔顶压力突然超高的原因()

    • A、焦炭塔冲塔
    • B、冷焦串水
    • C、系统压力突然升高
    • D、加热炉温度突然上升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影响吸附系统解吸剂缓冲罐液位突然下降的因素有()。

    • A、抽出液塔塔底温度突然上升
    • B、吸附进料中PX含量突然上升
    • C、抽余液塔操作温度突然下降
    • D、吸附进料中TOL含量突然上升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对于处理一定物系的精馏塔而言,塔压降低则()。

    • A、塔顶温度上升
    • B、塔顶温度下降
    • C、塔底温度下降
    • D、塔底温度上升

    正确答案:B,C

  • 第21题:

    当分馏塔进料带水时塔顶气量增大,塔底温度突然上升。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冷箱系统分离出来的氢气纯度主要取决于()。

    • A、脱甲烷塔第一进料分离罐的温度
    • B、脱甲烷塔第二进料分离罐的温度
    • C、脱甲烷塔第三进料分离罐的温度
    • D、氢气甲烷分离罐的温度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虹吸式重沸器不正常的处理可采用()。

    • A、提高壳程温度,当返塔温度不断上升后又突然下降时,再将温度调整至正常
    • B、提高塔底液面
    • C、降低壳程温度,当返塔温度不断下降后又突然上升时,再将温度调整至正常
    • D、降低塔底液面

    正确答案: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