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献浩如烟海,其中大量虽已失传,但保留至今的谱集仍有上百种,琴曲数千首;
第1题:
“周必大刻本”是我国图书的珍品。()至今保留在国家图书馆,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繁荣的见证。
第2题:
永乐大钟至今无法进行复制,是因为制作技术已经失传。
第3题:
床神的习俗在()地区至今仍有保留。
第4题:
《军志》和《军政》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军事文献,但是已经失传。
第5题:
汉哀帝初期,()应诏上书,提出了治河见解,成为保留至今的我国最早的一篇比较全面的治河文献。“治河三策”
第6题:
()是唐代曹柔完成的一种古琴记谱法,使得大量古代音乐作品流传至今。
第7题:
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上虽已干,但仍有不少积水,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你该怎么办?
第8题:
高雅之乐
淫靡之乐
贵族音乐
乡村音乐
已经失传的音乐
第9题:
琵琶
二胡
笛子
古琴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神奇秘谱》是由明太祖之子朱权从众多琴曲中编选而成。洪熙元年(1425)出版,成为我国最早刊印的琴曲集。共分上、中、下三卷,这些曲谱多保留早期传谱的面貌,并附有题解,详尽地叙述了各个琴曲的演变过程、琴曲所表现的内容。它是研究古琴音乐的重要谱集,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史料价值。
第14题:
中国有()的文明,传世文献也是浩如烟海。
第15题:
“红紫色,郑卫音”中的“郑卫音”是指称()
第16题:
明初剧作家杂剧创作成就不高,但研究程度很高,代表:()。其中明初宫廷派剧作家()作有兼戏曲史论和曲谱为一体的《太和正音谱》,()编散曲集《诚斋乐府》。
第17题:
我国的传统音乐包括自古至今的()、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而汉族的民间音乐又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和()等五大类,其中的民歌则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种基本体裁。
第18题:
元杂剧的音乐没有直接保留下来,但大都被后来的昆曲所吸收,即()。
第19题:
云南
东北
台湾
广西
第20题:
第21题:
二千多年
三千多年
四千多年
五千多年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