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入派三声”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理解正确的是()。
第1题:
普通话语次浊声母字和少数清声母字也变为去声。所以普通话语音的去声比古去声的范围扩大了。
第2题:
中原官话区的特点是古代清声母入声字都读成第三声。
第3题:
为什么同是阳平字,“牌”字声母送气,“白”字声母不送气?“题”字声母送气,“敌”字声母不送气?
第4题:
区分平仄的难点在于区分出第一声和第二声中的()。
第5题:
普通话的去声字包括中古的:()
第6题:
古入声字在普通话里读作()。
第7题:
平仄是古人在诗赋韵文写作中为利用声调升降变化造成的音律和谐而对声调的一种分类。在古代汉语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中,关于平仄分类正确的是()
第8题:
平声字
上声字
去声字
入声字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入声
第12题:
第13题:
普通话的声调不包括()。
第14题:
在普通话中,入声字通常被读作()。
第15题:
依据《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的声调有()。
第16题:
从中古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到普通话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声调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
第17题:
“真文元寒删”一组字都是:()
第18题:
中古()发展到现代,变成普通话的阴平和阳平两类。
第19题:
诗律中所分的“平仄”,其中“仄”声指的是()
第20题:
第21题:
平声字
上声字
去声字
入声字
第22题:
全浊声母入声字归阳平
次浊声母入声字归去声
三浊声母入声字归上声
清声母入声字分派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各调中去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