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人:张一,被保险人:李二均为成年人,在V0405.0061版本国寿e店进行投保带有投保人豁免功能的险种在投保人签名处应签(),被保人签名处应签()。A、张一;李二B、张二;李二C、李二、李二

题目

投保人:张一,被保险人:李二均为成年人,在V0405.0061版本国寿e店进行投保带有投保人豁免功能的险种在投保人签名处应签(),被保人签名处应签()。

  • A、张一;李二
  • B、张二;李二
  • C、李二、李二

相似考题
更多“投保人:张一,被保险人:李二均为成年人,在V0405.0061版本国寿e店进行投保带有投保人豁免功能的险种在投保人签名处应签(),被保人签名处应签()。A、张一;李二B、张二;李二C、李二、李二”相关问题
  • 第1题:

    张某(17周岁)和李某因同时喜欢一个班花而产生矛盾,后来班花选择李某。张某对朋友孙某说自己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杀了李某。随后,张某购买了匕首,在李某摆摊必经的路口等待。结果等了半天,发现来人是李某的弟弟李二。张某心想谁都一样,于是举匕首对李二刺去。李二躲闪不及,被刺死。张某见李二身上钱包里有大量现金,于是将钱包拿走。后来案发张某被抓获。
    如果在被抓捕后,张某称自己一年前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则对张某的行为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供述自己以前盗窃的行为是自首行为
    B.张某构成累犯
    C.对张某应从重处罚
    D.对张某应教育为主,处罚为辅

    答案:D
    解析:
    《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张某的盗窃行为已经被判刑且执行,所以供述行为不是自首。《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因张某不满18周岁,所以不是累犯,也不应从重处罚。《刑事诉讼法》第266条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因此选择D项。

  • 第2题:

    张某(17周岁)和李某因同时喜欢一个班花而产生矛盾,后来班花选择李某。张某对朋友孙某说自己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杀了李某。随后,张某购买了匕首,在李某摆摊必经的路口等待。结果等了半天,发现来人是李某的弟弟李二。张某心想谁都一样,于是举匕首对李二刺去。李二躲闪不及,被刺死。张某见李二身上钱包里有大量现金,于是将钱包拿走。后来案发张某被抓获。
    张某已满17周岁,下列做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因不满十八周岁,因此不构成犯罪
    B.对其不适用死刑
    C.在审判的时候,没有通知其父母到场
    D.因该案在社会反响较大,法院决定对该案公开审理

    答案:B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74条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第270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因此选择B项。

  • 第3题:

    李某表示要将家中仅有的一头母牛卖给张某,张某以为李某要把这头牛送给自己,李某家中无人,张某就将牛牵回了家,从已知的条件看:()

    • A、李、张二人之间的合同未成立
    • B、应以重大误解为由撤销李、张之间的合同
    • C、张某的行为是过失侵权
    • D、李、张二人之间的合同是成立未生效的合同

    正确答案:A,C

  • 第4题:

    国寿e店豁免险种签字确认优化操作流程有()

    • A、投保含有豁免投保人保险责任的险种
    • B、选择无纸化投保
    • C、投保单投/被保人签字确认(各需一次即可)/空签转发签字
    • D、完成后续投保操作直至投保单上传成功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投保人:张一,被保险人:李二均为成年人,在V0405.0061版本国寿e店进行投保带有投保人豁免功能的险种在投保人签名处应签(),被保人签名处应签()。

    • A、张一
    • B、张二
    • C、李二
    • D、李二、李二

    正确答案:A,C

  • 第6题:

    李某、张某二人共谋盗窃紧靠商场的仓库,作案前,李某提出得手后放火烧掉仓库,以免留下指纹,张某表示同意,随后,张某留在仓库外望风。李某撬窗进入仓库,窃得价值6万余元的金银首饰。在离开仓库前,李某放了一把火后逃出。本案中,关于李某、张某二人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张某二人只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 B、李某、张某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和放火罪的共犯
    • C、张某未实施放火行为,应由李某一人单独承担放火的刑事责任
    • D、李某、张某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此外,李某构成放火罪,张某构成失火罪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李、张二人共谋盗窃某商场仓库,某日深夜,二人到该仓库盗窃,张留在仓库外望风。李撬窗进入仓库,窃得价值6万余元的金银首饰。在离开仓库前,李放了一把火逃出(消防队员及时赶来,仓库避免了一场火灾)。之后,李、张二人逃离现场。分赃时,李将放火之事告诉了张。本案中,李、张二人的行为认定正确的有()。

    • A、李、张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 B、李、张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和放火罪的共犯
    • C、李的放火行为属于超出二人共同盗窃故意的行为,应由李一人单独承担刑事责任
    • D、李、张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此外李构成放火罪,张构成失火罪

    正确答案:A,C

  • 第8题:

    李某出资10万元,张某出资20万元共同购置了一处房产,并约定双方轮流居住。李某居住期间因发生泥石流房屋倒塌,并砸伤了刘某,刘某的损失应由谁负责?()

    • A、李某对刘某负赔偿责任
    • B、李某、张某二人分别对刘某负赔偿责任
    • C、张某出资多,就由张某赔偿
    • D、李、张二人对刘某负连带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李某出资10万元,张某出资20万元共同购置了一处房产,并约定双方轮流居住。李某居住期间因发生泥石流房屋倒塌,并砸伤了刘某,刘某的损失应由谁负责?()
    A

    李某对刘某负赔偿责任

    B

    李某、张某二人分别对刘某负赔偿责任

    C

    张某出资多,就由张某赔偿

    D

    李、张二人对刘某负连带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投保人:张一,被保险人:李二均为成年人,在V0405.0061版本国寿e店进行投保带有投保人豁免功能的险种在投保人签名处应签(),被保人签名处应签()。
    A

    张一;李二

    B

    张二;李二

    C

    李二、李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李某(女,19岁)为达到与张某(男,24岁)尽快结婚的目的,伪造身份证骗张某进行婚姻登记。但一年后,李某因外遇欲与张某离婚,遂以登记结婚时未达法定婚龄为由诉请法院宣告无效。对此正确的判断是()。
    A

    张李二人登记结婚时未达法定婚龄,婚姻无效

    B

    张李二人涉嫌伪造证件罪,应追究刑事责任

    C

    法院应认定张李二人为非法同居关系并予以解除

    D

    李某提起诉讼时,已达法定婚龄,法院对其请求不予支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我国《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第10条规定,未到法定婚龄的婚姻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8条规定,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十条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申请时,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也就是说,如果婚姻当事人双方已经达到法定婚龄,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其婚姻转化为有效婚姻。本题中,李某申请婚姻无效时已经达到法定结婚年龄,转化为有效婚姻,法院对其请求不予支持。故本题答案选D。

  • 第12题:

    单选题
    李、段、张陈四人同时参加一次马拉松比赛,赛后,他们在起预测彼此的名次。李说:“张第一名,我第三名。”段说:“我第一名.陈第四名。“张说:“陈第二名.我第三名。陈没有表态。结果公布后,他们发现预测都只说对了一半。由以上可以推出,竞赛的正确名次是(  )
    A

    陈第一,段第二,张第三,李第四

    B

    段第一,陈第二,李第三,张第四

    C

    李第一,张第二,段第三,陈第四

    D

    张第一,李第二,陈第三,段第四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张某(17周岁)和李某因同时喜欢一个班花而产生矛盾,后来班花选择李某。张某对朋友孙某说自己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杀了李某。随后,张某购买了匕首,在李某摆摊必经的路口等待。结果等了半天,发现来人是李某的弟弟李二。张某心想谁都一样,于是举匕首对李二刺去。李二躲闪不及,被刺死。张某见李二身上钱包里有大量现金,于是将钱包拿走。后来案发张某被抓获。
    张某杀死李二后拿走钱包的行为应定性为()。

    A.抢劫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抢夺罪

    答案:B
    解析:
    本题中张某开始并没有抢劫的故意,他杀死李二是故意杀人,至于其后来拿走钱包的行为,是盗窃行为。因此选择B项。

  • 第14题:

    李、段、张、陈四人同时参加一次马拉松比赛,赛后,他们在一起预测彼此的名次。李说:“张第一名,我第三名。”段说:“我第一名,陈第四名。”张说:“陈第二名,我第三名。”陈没有表态。结果公布后,他们发现预测都只说对了一半。
    由以上可以推出,竞赛的正确名次是()。

    A.陈第一,段第二,张第三,李第四
    B.段第一,陈第二,李第三,张第四
    C.李第一,张第二,段第三,陈第四
    D.张第一,李第二,陈第三,段第四

    答案:B
    解析:
    本题可采用代人法。根据题干三个人均只说对了一半,代入A项,则李和段全说错。与题干矛盾;代入B项符合题意;代入C项则李和张全说错;代人D项,则段和张全说错。均与题干矛盾,故选B。另解,观察每人的猜测会发现,张的后半句涉及“张”和“第三名”。与李的两句话都不可能同时为真,由于每人说对了一半,所以“张第三名”肯定为假,则张的前半句“陈第二名”为真,对比选项,只有B项正确。

  • 第15题:

    李某(女,19岁)为达到与张某(男,24岁)尽快结婚的目的,伪造身份证骗张某进行婚姻登记。但一年后,李某因外遇欲与张某离婚,遂以登记结婚时未达法定婚龄为由诉请法院宣告无效。对此正确的判断是()。

    • A、张李二人登记结婚时未达法定婚龄,婚姻无效
    • B、张李二人涉嫌伪造证件罪,应追究刑事责任
    • C、法院应认定张李二人为非法同居关系并予以解除
    • D、李某提起诉讼时,已达法定婚龄,法院对其请求不予支持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如客户投保了豁免险种,需要()在被保险人签名栏中一并签名确认。

    • A、投保人
    • B、被保险人
    • C、投保人和被保险人
    • D、被保险人和受益人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李某(男,17岁,曾被公安机关处以400元罚款的治安处罚)追求邻居张某(女,16岁)数月,遭拒绝后怀恨在心。2006年3月5日,李某向张某的手机发送了一张淫秽图片,张某父母看到后产生误会,与张某发生了争吵。张某表姐王某报警,派出所受理后进行调查,并对张、王二人制作笔录。李某得知此情况后便寻找张、王二人,一日路遇二人,李某骂张某不识抬举,王某多管闲事,并将王某头部打伤(后经鉴定为轻微伤),李某又尾随张某,强行进行入其家中,反复纠缠与其理论,张某报警。对李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处罚?


    正确答案: (1).李某殴打王某构成殴打他人。
    (2).李某殴打报案人,应从重处罚。
    (3).李某闯入张某家中拒不退出构成非法侵入住宅。
    (4).李某不满18岁,应从轻、减轻处罚。
    (5).对李某的两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当分别处罚、合并执行,合并执行拘留不超过20日。

  • 第18题:

    李、张二人共谋盗窃某商场仓库,某日深夜该二人到该仓库盗窃,张留在仓库外望风。李撬窗进入仓库,窃得价值6万余元的金银首饰。在离开仓库前,李放了一把火逃出(消防队员及时赶来,仓库避免了一场火灾)。之后,李、张二人逃离现场。分赃时,李将放火之事告诉了张。本案中,李、张二人的行为如何定罪?()

    • A、李、张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 B、李、张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和放火罪的共犯
    • C、李的放火行为属于超出二人共同盗窃故意的行为,应由李一人单独承担刑事责任
    • D、李、张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此外李构成放火罪,张构成失火罪

    正确答案:A,C

  • 第19题:

    张某以李某为被保险人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人寿保险,合同约定,投保人为张某,被保险人为李某,受益人王某,如果李某死亡,保险公司应赔付10万元保险金。请根据下列情境回答问题。 假设张某在一次与李某做游戏的过程中,不慎失手造成李某死亡,则()。

    • A、保险公司不应赔付,因为投保人张某的行为造成被保险人李某的死亡
    • B、保险公司不应赔付,张某的行为属于故意制造保险事故
    • C、保险公司应当赔付,投保人过失造成被保险人死亡的,保险公司不能免除保险责任
    • D、保险公司应当赔付,只要李某死亡,保险公司就不能免除保险责任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王某和李某有仇隙,随即找到与李也有矛盾的张某。王、张二人商量“修理修理”李。张仅想给李一点颜色看看,王则心想趁着有张帮忙,将李“干掉“。王并没有将杀人的心思透露给张。为此,二人准备了匕首和砖头。一天夜晚,二人拦住下夜班的李,对其殴打,李反抗。张用匕首刺中李腿部,王则用砖头猛砸李头部。李昏倒在地,王、张二人逃离。后李死亡。经法医鉴定,李系被锐器刺中腿部动脉,失血过多而死。 问:王、张二人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正确答案:1.王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张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二人不构成共同犯罪。
    2.因为:
    (1)成立共同犯罪的各行为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行为人不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结果,而且也认识到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也会引起某种危害结果;并且,各共同犯罪人都预见到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据此,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不构成共同犯罪。本案中,王、张二人同时殴打李,但二人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王有杀人故意,张仅有伤害故意,结果是张的伤害行为造成了李的死亡结果。王、张不构成共同犯罪,应分别定罪。因此,根据主客观一致的定罪原则,王应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张则应负故意伤害致死的刑事责任。

  • 第21题:

    单选题
    张某以李某为被保险人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人寿保险,合同约定,投保人为张某,被保险人为李某,受益人王某,如果李某死亡,保险公司应赔付10万元保险金。请根据下列情境回答问题。 假设张某在一次与李某做游戏的过程中,不慎失手造成李某死亡,则()。
    A

    保险公司不应赔付,因为投保人张某的行为造成被保险人李某的死亡

    B

    保险公司不应赔付,张某的行为属于故意制造保险事故

    C

    保险公司应当赔付,投保人过失造成被保险人死亡的,保险公司不能免除保险责任

    D

    保险公司应当赔付,只要李某死亡,保险公司就不能免除保险责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本案依法负有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是(  )。[2013年真题]
    A

    张一、李二

    B

    张一父母、李二父母

    C

    张一父母、王三

    D

    张一父母、李二父母、王三


    正确答案: C,D
    解析:
    《高法解释》第143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包括:①刑事被告人以及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侵害人;②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③死刑罪犯的遗产继承人;④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⑤对被害人的物质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其他单位和个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亲友自愿代为赔偿的,应当准许。本题中,李二在案件审结前已经死亡,李二的父母是李二遗产继承人,能够成为民事赔偿的责任人。张一是未成年人,其监护人是民事赔偿责任人。王三属于刑事被告人以及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侵害人,能够成为民事赔偿的责任人。综上所述,本案依法负有民事赔偿责任的人为张一父母、李二父母和王三。

  • 第23题:

    多选题
    李某表示要将家中仅有的一头母牛卖给张某,张某以为李某要把这头牛送给自己,李某家中无人,张某就将牛牵回了家,从已知的条件看:()
    A

    李、张二人之间的合同未成立

    B

    应以重大误解为由撤销李、张之间的合同

    C

    张某的行为是过失侵权

    D

    李、张二人之间的合同是成立未生效的合同


    正确答案: C,B
    解析: (1)李、张二人之间未达成合意,两个表示意思不一致,即(要约与承诺不一致),合同未成立。故肯定A项,排除D项。 (2)因重大误解成立的合同,是已经成立的合同,而李、张之间的合同根本未成立,因此排除B项。 (3)张某因自己的认识错误,产生了错误行为,构成过失侵权,因此肯定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