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环境热强度变化较大的工作场所,或者因生产需要作业人员在车间内不同工作地点操作,且接触热强度大小不一致时,应采用最大WBGT指数计算。
第1题:
作用条件的接触强度是
A.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某种毒物
B.苯经皮肤进入机体
C.噪声环境中每天工作4h
D.工作场所射频辐射6V/m
E.作业地点局部通风
第2题:
高温作业分级标准是按照工作地点WBGT指数和高温作业时间将其分为( )级,级别越高表示热强度越大。
A.4
B.5
C.6
D.8
第3题:
高温作业是按照( )分级。
A.工作地点WBGT指数和接触高温作业的时间
B.工作地点WBGT指数
C.接触高温作业的时间
D.工作地点高温分级和接触高温作业的时间
第4题:
作用条件的接触强度
A.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某种毒物
B.苯经皮肤进入人体
C.噪声环境中每天工作四小时
D.工作场所射频辐射6V/m
E.作业地点局部通风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高温作业分级标准是按照工作地点的哪些将高温作业分级()。
第8题:
作用条件的接触强度()
第9题:
高温作业分级标准是按照工作地点的_将高温作业分级。
第10题:
高温作业
舒适作业
特殊作业
一般作业
高危险作业
第11题:
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某种毒物
苯经皮肤进入人体
噪声环境中每天工作四小时
工作场所射频辐射6V/m
作业地点局部通风
第12题:
35
30
25
第13题:
发生职业疾患所应具备作用条件的接触强度( )
A.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某种毒物
B.苯经皮肤进入人体
C.工作场所射频辐射6V/m
D.噪声环境中每天工作4h
E.作业地点局部通风
第14题:
属于有害因素接触强度的是
A.生产过程中使用毒物
B.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C.噪声环境中每天工作4小时
D.工作场所射频辐射6V/m
E.作业地点局部通风
第15题:
在高温作业中,WBGT指数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表示人体接触生产环境热强度的 一个经验指数,它采用了( )参数。
第16题:
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 )25℃的作业。
第17题:
第18题:
高温作业职业接触限值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大于等于()的作业。
第19题:
高温作业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作业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者大于()℃的作业。
第20题:
在需要进行防暑工作的调度室、行车人员值班室、较大车站的生产车间、作业人员间休室等重要生产房屋,应设有降温设备。露天作业场所根据需要设置凉棚。
第21题:
对高温作业分级按照工作地点WBGT指数[即湿球黑球温度(℃)]和接触高温作业的时间将高温作业分为()级,级别越高表示热强度越大。
第22题:
第23题:
18
16
1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