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女,11岁,学生,A镇F村人。因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呕吐4次入院,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频繁呈喷射状,精神萎靡。 问题: 1、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该病例可能的诊断有哪些? 2、患者于2006年2月13日下午入院,入院检查:血压13/7kPa,体温40.5℃,脉搏122次/分,呼吸32次/分,神清,胸腹四肢均有出血点及淤斑,压之不褪色,颈有抵抗感,心肺未发现病症,腹软,肝脾未扪及,克布征(+)。外周血白细胞18.4×109/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4,大小便常规检查无异常。根据实验室结果

题目

李某,女,11岁,学生,A镇F村人。因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呕吐4次入院,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频繁呈喷射状,精神萎靡。 问题: 1、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该病例可能的诊断有哪些? 2、患者于2006年2月13日下午入院,入院检查:血压13/7kPa,体温40.5℃,脉搏122次/分,呼吸32次/分,神清,胸腹四肢均有出血点及淤斑,压之不褪色,颈有抵抗感,心肺未发现病症,腹软,肝脾未扪及,克布征(+)。外周血白细胞18.4×109/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4,大小便常规检查无异常。根据实验室结果,可能诊断是什么? 3、3月6日,A镇防保所向W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另有4人以起病急、发热、头痛、呕吐收治入院,入院检查:3例病人躯体及上下肢有淤点、淤斑、颈项强直,经抢救积极治疗,除1例死亡外,其余3例目前病情均已稳定。4例病例基本情况如下:首例病例吴××,男,49岁,2月14日发病,发病地点:A镇F村。第二例黄××(外地流动儿童),女,13岁,2月21日发病,发病地点:A镇J村。第三例王××,女,55岁,3月4日发病,发病地点:A镇H街。末例王×,男,38岁,3月6日发病,发病地点:A镇P村,3月9日死亡。4病例目前为临床诊断病例。问题:关于该病聚集性病例的定义,是如何规定的? 4、W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5、该事件发生后,疾控中心需对学校采取哪些措施?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1)流行性乙型脑炎;(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结核性脑膜炎……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依据:(1)瘀点瘀斑;
(2)血白细胞18.4×109/L上升。
3、(1)以村为单位,7天内发现2例;
(2)以乡为单位,14天内发现3例;(3)以县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例。(参考: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
4、(1)立即赶赴医院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2)向上级疾控中心报告;(3)报告本级卫生局;(4)指导医院采取防护措施;(5)主动在辖区内搜索相同疑似病人。
5、(1)开展日报告和“零病例”报告;(2)开展主动监测与主动搜索;
(3)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晨检;(4)开展应急接种;(5)学校开展相关疾病的健康知识教育。
更多“李某,女,11岁,学生,A镇F村人。因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呕吐4次入院,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频繁呈喷射状,精神萎靡。 问题: 1、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该病例可能的诊断有哪些? 2、患者于2006年2月13日下午入院,入院检查:血压13/7kPa,体温40.5℃,脉搏122次/分,呼吸32次/分,神清,胸腹四肢均有出血点及淤斑,压之不褪色,颈有抵抗感,心肺未发现病症,腹软,肝脾未扪及,克布征(+)。外周血白细胞18.4×109/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4,大小便常规检查无异常。根据实验室结果,”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女,5岁,因右上腹阵发性绞痛4h入院。 患儿起病急,晚餐后突起右上腹部阵发绞痛,向右肩部放射、坐卧不安,伴恶心,未呕吐,大便正常。既往爱吃零食,家中及同学中无类似患者。 查体:体温37℃,脉搏92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00/60mmHg,神清,痛苦病容,呻吟不止,巩膜皮肤无黄染,五官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右肋下压痛,未扪及包块,未见肠型或肠蠕动波,膝反射正常,病理征(-)。 血常规:血色素120g/L,白细胞8.0×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大便常规正常。 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病?有何根据?如何确诊?治疗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最可能的诊断是胆道蛔虫病。
    根据:①主要表现为胆绞痛;②乡村小孩感染蛔虫机会较多,特别是小孩爱吃零食,小时患“哮喘病”有可能是急性蛔虫幼性肺炎。
    为进一步确诊可查:①粪便:直接涂片或饱和盐水漂浮法找蛔虫卵;②胆道B超;③如有条件可作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
    治疗原则:以内科治疗为主,包括解痉止痛,早期驱虫与抗炎。

  • 第2题:

    李某,女,11岁,JH小学五年级学生,S市SH区JH镇F村人。因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呕吐4次入院,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频繁呈喷射状,精神萎靡。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该病例可能的诊断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流行性乙型脑炎;(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结核性脑膜炎

  • 第3题:

    男,20岁。突起畏寒,发热,伴头痛、呕吐4天于4月20日来诊。体查T39.8℃,P110次/分,R28次/分,BP85/50mmHg,神志清,精神差,胸腹四肢均有出血点,压之不退色,颈部抵抗感明显,心肺查体未发现异常,腹软,肝脾助下及剑下未扪及,凯尔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血象:WBC20.4×109/L,N0.88,L0.14,Hb120g/L,Pt130×109/L粪尿常规检查无异常。对于本病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

    • A、血培养
    • B、查血清出血热抗体
    • C、脑脊液常规和培养
    • D、粪培养
    • E、头部CT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某男,38岁,农民,入院前4小时因与妻子吵架后突感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既往无高血压史,有头痛病史2年。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小便正常,T:36.8℃,P80次/分,R19次/分,BP130/70mmHg,脑膜刺激征(+),四肢活动尚可,无感觉障碍。请问: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蛛网膜下隙出血。
    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焦虑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②绝对卧床休息4~6周,保持病室安静;③避免诱因:指导患者避免情绪紧张,用力排便,屏气,剧烈咳嗽以及血压过高等诱因;④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的变化;⑤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 第5题:

    问答题
    患者男性,10岁,学生,因发热头痛3天,呕吐、神志不清2天,于2003年3月3日入院。 患者于3天前突起畏寒、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次日头痛加剧,伴呕吐多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并发现左下肢有一片出血斑,当日下午即神志不清,经治疗无效,上述症状持续加重。起病以来无咳嗽、吐痰、腹痛、腹泻、尿频、尿急。无外伤及皮肤化脓感染史,病后3天未进食,尿量少。家中无类似患者。既往体健,曾患过麻疹,无重大疾病史,家中无肺结核患者。体格检查:体温39℃,脉搏10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30/90mmHg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消失,营养良好,发育正常,神志欠清醒,烦躁不安,全身皮肤有米粒大小的皮下出血点,球结膜充血,咽稍红,颈强直,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扪及。膝反射存在,克布征(+)。 血常规:白细胞16×109/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4,尿粪常规检查正常。 试拟订本例治疗方案。

    正确答案: 处理原则:①就地隔离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足够的水和电解质,做好护理预防并发症;②及时进行有关检查,明确诊断;③病原学治疗,首选青霉素,20万~40万U/(kg.d),分次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疗程5~7天。若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亦可选用氯霉素治疗;④物理降温,颅压高时用20%甘露醇脱水降颅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女,32岁,因畏寒发热,头痛,身痛3天,于2004年12月22日急症抬送入院。 患者于12月19日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8.5~39.5℃,伴有全身疼痛,腰痛,当地医院按上感治疗,服用银翘解毒丸病情无好转,22日上厕所时昏倒1次,病后食量减少,卧床休息,大便稀水样,未见粘液,2~4次/天,伴脐周隐痛,无里急后重,小便量减少。 病前健康,当地有类似患者。 查体:体温38.5℃,脉搏9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60/50mmHg,急性病容,神清,球结合膜充血,颈软,腋下皮肤可见数个出血点,咽部充血,心律齐,98次/分,未闻及杂音,肺(-),腹软,肝脾未扪及,脐周轻压痛,克、布氏征(-),膝腱反射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56g/L,白细胞12.0×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血小板70×109/L;尿常规:(++++)镜检正常;粪常规:黄稀镜检WBC0~1/HP。 问题: 请写出本例最可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 诊断:最可能的诊断是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
    依据:起病急,有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皮肤、粘膜充血,出血;并出现休克;血象改变;尿蛋白的出现;结合12月系出血热发病流行季节,而且当地有类似患者的发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王XX,男,17岁,学生,发热、头痛、抽搐、昏迷1天于2006年3月15日入院。 病人于3月14日晚突感畏寒、高热和全身酸痛、头痛,伴喷射性呕吐,惊厥呈阵发性,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体格检查:T39.5℃,P80次/分,R40次/分,BP140/80mmHg;浅昏迷,呼吸表浅、急促、节律不齐;瞳孔忽大忽小,对光反应迟钝;颈有明显抵抗感,腹部发现数个出血点;肝、脾未扪及,克、布氏征及巴氏征均(+)。血常规:WBC28×109/L,N0.89,L0.11。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最可能的诊断:暴发型流脑(脑膜脑炎型)。
    诊断依据:①春季发病;②毒血症症状+严重颅内压增高表现;③昏迷,呼吸和瞳孔的变化,皮肤瘀点,脑膜刺激征及巴氏征阳性;④血液WBC、N明显升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王XX,男,17岁,学生,发热、头痛、抽搐、昏迷1天于2006年3月15日入院。 病人于3月14日晚突感畏寒、高热和全身酸痛、头痛,伴喷射性呕吐,惊厥呈阵发性,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体格检查:T39.5℃,P80次/分,R40次/分,BP140/80mmHg;浅昏迷,呼吸表浅、急促、节律不齐;瞳孔忽大忽小,对光反应迟钝;颈有明显抵抗感,腹部发现数个出血点;肝、脾未扪及,克、布氏征及巴氏征均(+)。血常规:WBC28×109/L,N0.89,L0.11。 该病人需进一步做哪些检查以明确诊断?

    正确答案: 进一步检查:三大常规、肝和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血糖、瘀点涂片+培养、血培养、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女,32岁,因畏寒发热,头痛,身痛3天,于2004年12月22日急症抬送入院。 患者于12月19日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8.5~39.5℃,伴有全身疼痛,腰痛,当地医院按上感治疗,服用银翘解毒丸病情无好转,22日上厕所时昏倒1次,病后食量减少,卧床休息,大便稀水样,未见粘液,2~4次/天,伴脐周隐痛,无里急后重,小便量减少。 病前健康,当地有类似患者。 查体:体温38.5℃,脉搏9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60/50mmHg,急性病容,神清,球结合膜充血,颈软,腋下皮肤可见数个出血点,咽部充血,心律齐,98次/分,未闻及杂音,肺(-),腹软,肝脾未扪及,脐周轻压痛,克、布氏征(-),膝腱反射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56g/L,白细胞12.0×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血小板70×109/L;尿常规:(++++)镜检正常;粪常规:黄稀镜检WBC0~1/HP。 问题: 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

    正确答案: 进一步的检查:抽血测抗EHF-IgM抗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女性,25岁,从海南岛探亲回京1周后,因持续高热3天,伴畏寒、头痛、大汗入院,入院前出现呕吐及抽搐。查体示:神志不清,血压正常,无皮疹,颈有抵抗感,心、肺无异常发现,肝、脾均可触及。血象示:白细胞12×10/L,中性粒细胞0.75。脑脊液外观澄清,压力稍高,余均正常。为确诊,该患者最迫切需要做的检查是什么?

    正确答案: 血涂片查疟原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女,32岁,因畏寒发热,头痛,身痛3天,于2004年12月22日急症抬送入院。 患者于12月19日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8.5~39.5℃,伴有全身疼痛,腰痛,当地医院按上感治疗,服用银翘解毒丸病情无好转,22日上厕所时昏倒1次,病后食量减少,卧床休息,大便稀水样,未见粘液,2~4次/天,伴脐周隐痛,无里急后重,小便量减少。 病前健康,当地有类似患者。 查体:体温38.5℃,脉搏9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60/50mmHg,急性病容,神清,球结合膜充血,颈软,腋下皮肤可见数个出血点,咽部充血,心律齐,98次/分,未闻及杂音,肺(-),腹软,肝脾未扪及,脐周轻压痛,克、布氏征(-),膝腱反射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56g/L,白细胞12.0×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血小板70×109/L;尿常规:(++++)镜检正常;粪常规:黄稀镜检WBC0~1/HP。 问题: 提出治疗意见。

    正确答案: 治疗原则:迅速扩容,争取在多少小时内稳定血压,液体以晶、胶结合,以平衡盐液为主,胶体液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纠正酸中毒,主要用5%碳酸氢纳溶液;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和纠酸后血压仍不稳定者可应用多巴胺10~20mg/1OOml计算滴注;视情况,如病情重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某男,38岁,农民,入院前4小时因与妻子吵架后突感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既往无高血压史,有头痛病史2年。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小便正常,T:36.8℃,P80次/分,R19次/分,BP130/70mmHg,脑膜刺激征(+),四肢活动尚可,无感觉障碍。请问: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蛛网膜下隙出血。
    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焦虑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②绝对卧床休息4~6周,保持病室安静;③避免诱因:指导患者避免情绪紧张,用力排便,屏气,剧烈咳嗽以及血压过高等诱因;④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的变化;⑤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李某,女,11岁,学生,A镇F村人。因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呕吐4次入院,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频繁呈喷射状,精神萎靡。 问题: 1、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该病例可能的诊断有哪些? 2、患者于2006年2月13日下午入院,入院检查:血压13/7kPa,体温40.5℃,脉搏122次/分,呼吸32次/分,神清,胸腹四肢均有出血点及淤斑,压之不褪色,颈有抵抗感,心肺未发现病症,腹软,肝脾未扪及,克布征(+)。外周血白细胞18.4×109/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4,大小便常规检查无异常。根据实验室结果,可能诊断是什么? 3、3月6日,A镇防保所向W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另有4人以起病急、发热、头痛、呕吐收治入院,入院检查:3例病人躯体及上下肢有淤点、淤斑、颈项强直,经抢救积极治疗,除1例死亡外,其余3例目前病情均已稳定。4例病例基本情况如下:首例病例吴××,男,49岁,2月14日发病,发病地点:A镇F村。第二例黄××(外地流动儿童),女,13岁,2月21日发病,发病地点:A镇J村。第三例王××,女,55岁,3月4日发病,发病地点:A镇H街。末例王×,男,38岁,3月6日发病,发病地点:A镇P村,3月9日死亡。4病例目前为临床诊断病例。问题:关于该病聚集性病例的定义,是如何规定的? 4、W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5、该事件发生后,疾控中心需对学校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1)流行性乙型脑炎;(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结核性脑膜炎……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依据:(1)瘀点瘀斑;
    (2)血白细胞18.4×109/L上升。
    3、(1)以村为单位,7天内发现2例;
    (2)以乡为单位,14天内发现3例;(3)以县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例。(参考: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
    4、(1)立即赶赴医院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2)向上级疾控中心报告;(3)报告本级卫生局;(4)指导医院采取防护措施;(5)主动在辖区内搜索相同疑似病人。
    5、(1)开展日报告和“零病例”报告;(2)开展主动监测与主动搜索;
    (3)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晨检;(4)开展应急接种;(5)学校开展相关疾病的健康知识教育。

  • 第14题:

    男,20岁。突起畏寒,发热,伴头痛、呕吐4天于4月20日来诊。体查T39.8℃,P110次/分,R28次/分,BP85/50mmHg,神志清,精神差,胸腹四肢均有出血点,压之不退色,颈部抵抗感明显,心肺查体未发现异常,腹软,肝脾助下及剑下未扪及,凯尔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血象:WBC20.4×109/L,N0.88,L0.14,Hb120g/L,Pt130×109/L粪尿常规检查无异常。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 A、败血症
    • B、肾综合征出血热
    • C、中毒性菌痢
    •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E、钩端螺旋体病脑膜炎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病历摘要男孩,7岁。高热、头痛伴呕吐、惊厥1天。患儿近1天突发高热,体温最高达39.3℃,伴畏寒、剧烈头痛。入院前呕吐3次,呈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发生惊厥1次,于2月3日急诊入院。查体:T39.1℃,P84次/分,R18次/分,BP90/60mmHg。神志欠清,烦躁不安。全身皮肤散在多数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0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克氏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WBC20×109/L,N0.90。腰穿:脑脊液压力280mmH20,外观浑浊,蛋白定性(潘氏)试验强阳性,有核细胞6000×106/L,多核0.88;脑脊液涂片可见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糖和氯化物明显降低。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冬春季发病(2月初发病),儿童。
    2.典型的临床表现:高热、头痛、呕吐、惊厥、皮肤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阳性(克氏征阳性)。
    3.辅助检查: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WBC20×109/L,N0.90)。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280mmH20),外观呈化脓性改变,涂片可见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糖和氯化物明显降低。
    鉴别诊断
    1.其他病原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肺炎球菌脑膜炎、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等)
    2.病毒性脑膜炎
    3.结核性脑膜炎
    进一步检查脑脊液:细菌培养和药敏治疗原则
    1.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
    2.对症治疗:物理降温。
    3.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
    4.镇静药抗惊厥等。

  • 第16题:

    问答题
    王XX,男,17岁,学生,发热、头痛、抽搐、昏迷1天于2006年3月15日入院。 病人于3月14日晚突感畏寒、高热和全身酸痛、头痛,伴喷射性呕吐,惊厥呈阵发性,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体格检查:T39.5℃,P80次/分,R40次/分,BP140/80mmHg;浅昏迷,呼吸表浅、急促、节律不齐;瞳孔忽大忽小,对光反应迟钝;颈有明显抵抗感,腹部发现数个出血点;肝、脾未扪及,克、布氏征及巴氏征均(+)。血常规:WBC28×109/L,N0.89,L0.11。 该病人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处理:①一般治疗,呼吸道隔离、鼻饲;②抗生素用大剂量青霉素;③支持对症治疗,输液、维持内环境稳定;④减轻脑水肿及防治脑疝,如甘露醇、高渗糖、呋塞米;⑤呼吸衰竭治疗,上氧,必要时可用呼吸兴奋药、气管切开和人工呼吸器;⑥对症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退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张××,男,6岁,突起畏寒、发热、头痛、呕吐8小时,神志模糊2小时于2004年3月3日入院。病人现呕吐频繁,为胃内容物。既往体健。 体格检查:T40℃,P126次/分,R25次/分,BP76/60mmHg;发育营养正常,嗜睡,检查不合作,四肢厥冷,全身可见大量瘀点;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平软,肝、脾未扪及,克、布氏征(-)。 血常规:WBC23×109/L,N0.90。大便、尿常规正常。 该病人需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正确答案: 进一步检查:三大常规、瘀点涂片+培养、血培养、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肝和肾功能、电解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患者男性,10岁,学生,因发热头痛3天,呕吐、神志不清2天,于2003年3月3日入院。 患者于3天前突起畏寒、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次日头痛加剧,伴呕吐多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并发现左下肢有一片出血斑,当日下午即神志不清,经治疗无效,上述症状持续加重。起病以来无咳嗽、吐痰、腹痛、腹泻、尿频、尿急。无外伤及皮肤化脓感染史,病后3天未进食,尿量少。家中无类似患者。既往体健,曾患过麻疹,无重大疾病史,家中无肺结核患者。体格检查:体温39℃,脉搏10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30/90mmHg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消失,营养良好,发育正常,神志欠清醒,烦躁不安,全身皮肤有米粒大小的皮下出血点,球结膜充血,咽稍红,颈强直,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扪及。膝反射存在,克布征(+)。 血常规:白细胞16×109/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4,尿粪常规检查正常。 应进一步做何检查以确诊?

    正确答案: 应进行下列检查帮助明确诊断:①血培养,血厌氧培养;②在皮肤出血点处刺破,挤出少量组织液做涂片及革兰染色找细菌;③脑脊液穿刺检查,检查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脑脊液离心沉淀后涂片革兰染色,脑脊液培养与厌氧培养;④有条件时可做血或脑脊液中脑膜炎球菌特异性抗原检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男孩,8岁。高热、头痛伴呕吐、惊厥1天。患儿近1天突发高热,体温最高达39.3℃,伴畏寒、剧烈头痛。入院前呕吐3次,呈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发生惊厥一次,于2月1日急诊入院。查体:T39.1℃,P108次/分,R18次/分,BP90/60mmHg。神志欠清,烦躁不安。全身皮肤散在多数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0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克氏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WBC20×109/L,N0.90。腰穿:脑脊液压力280mmH2O,外观混浊,潘氏试验强阳性,有核细胞6000×106/L,多核88%;脑脊液涂片可见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糖和氯化物明显降低。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初步诊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二)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冬春季发病,儿童。2.典型的临床表现高热、头痛、呕吐、惊厥,皮肤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3.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脑脊液检查呈化脓性改变,脑脊液涂片可见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糖和氯化物明显下降。
    二、鉴别诊断1.其他病原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包括肺炎球菌脑膜炎、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等。2.病毒性脑膜炎3.结核性脑膜炎
    三、进一步检查脑脊液细菌培养和药敏。
    四、治疗原则1.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2.对抗治疗物理降温、甘露醇脱水降颅压、镇静剂抗惊厥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李某,女,11岁,JH小学五年级学生,S市SH区JH镇F村人。因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呕吐4次入院,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频繁呈喷射状,精神萎靡。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该病例可能的诊断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流行性乙型脑炎;(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结核性脑膜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张××,男,6岁,突起畏寒、发热、头痛、呕吐8小时,神志模糊2小时于2004年3月3日入院。病人现呕吐频繁,为胃内容物。既往体健。 体格检查:T40℃,P126次/分,R25次/分,BP76/60mmHg;发育营养正常,嗜睡,检查不合作,四肢厥冷,全身可见大量瘀点;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平软,肝、脾未扪及,克、布氏征(-)。 血常规:WBC23×109/L,N0.90。大便、尿常规正常。 试述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 最可能的诊断:暴发型流脑(休克型)。
    诊断依据:①儿童,春季发病;②起病急,中毒症状+颅内压增高表现;③嗜睡,早期休克,皮肤瘀斑;④血液WBC、N明显升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李×,男性,28岁,农民,因发热4天,神志不清2天,于1998年2月4日急症抬送入院。患者于2月1日起右侧臀部疼痛,走路跛行,并感畏寒发热,2月3日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体温40.8℃,脉搏140/分,傍晚即出现神志欠清,发现身上多处出血点。外周血白细胞14.4×109/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尿蛋白(++++),红细胞0~1/HP,白细胞0~1/HP,以发热待查转来我院。病后大小便正常,当地近年来有“出血热”患者。 入院体查:体温39.8℃,脉搏108/分,血压120/85mmHg,发育营养正常,神志欠清,咽不红,颈软,上肢及胸前可见数个出血点,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扪及,克布征(-),左髂骨翼有局限性压痛,右臀部红肿, 入院检验:白细胞16.2×109/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血小板95×109/L,大便常规(-),小便常规:蛋白(++++),镜检(-),尿素氮7mmol/L,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均正常。 本例诊断及其依据?如何进一步检查确定诊断?

    正确答案: 本例考虑感染性发热,诊断初步考虑:①败血症可能性最大;②右臀部感染。
    为明确诊断,本例应进行以下检查:①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血厌氧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必要时可进行骨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②骨盆及髋关节照片,观察左髂骨翼及髋关节有无病理损害,如骨质缺损等;③若右臀部红肿部位有波动感,可进行局部穿刺,取穿刺物做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涂片革兰染色及常规检查。若照片发现髋关节有炎症,可考虑局部穿刺作有关检查;④胸片及肝B超检查,观察肝、肺有无局部病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还需腰穿检查脑脊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患者男性,10岁,学生,因发热头痛3天,呕吐、神志不清2天,于2003年3月3日入院。 患者于3天前突起畏寒、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次日头痛加剧,伴呕吐多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并发现左下肢有一片出血斑,当日下午即神志不清,经治疗无效,上述症状持续加重。起病以来无咳嗽、吐痰、腹痛、腹泻、尿频、尿急。无外伤及皮肤化脓感染史,病后3天未进食,尿量少。家中无类似患者。既往体健,曾患过麻疹,无重大疾病史,家中无肺结核患者。体格检查:体温39℃,脉搏10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30/90mmHg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消失,营养良好,发育正常,神志欠清醒,烦躁不安,全身皮肤有米粒大小的皮下出血点,球结膜充血,咽稍红,颈强直,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扪及。膝反射存在,克布征(+)。 血常规:白细胞16×109/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4,尿粪常规检查正常。 本例是什么病的可能性最大?有哪些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依据有:①10岁儿童,发病季节在冬春季节;②患者畏寒发热,头痛剧烈,频繁呕吐,有颅压增高的表现;③皮肤黏膜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明显,克氏征阳性。血常规白细胞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李×,男性,28岁,农民,因发热4天,神志不清2天,于1998年2月4日急症抬送入院。患者于2月1日起右侧臀部疼痛,走路跛行,并感畏寒发热,2月3日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体温40.8℃,脉搏140/分,傍晚即出现神志欠清,发现身上多处出血点。外周血白细胞14.4×109/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尿蛋白(++++),红细胞0~1/HP,白细胞0~1/HP,以发热待查转来我院。病后大小便正常,当地近年来有“出血热”患者。 入院体查:体温39.8℃,脉搏108/分,血压120/85mmHg,发育营养正常,神志欠清,咽不红,颈软,上肢及胸前可见数个出血点,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扪及,克布征(-),左髂骨翼有局限性压痛,右臀部红肿, 入院检验:白细胞16.2×109/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血小板95×109/L,大便常规(-),小便常规:蛋白(++++),镜检(-),尿素氮7mmol/L,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均正常。 提出病因治疗方案是什么?

    正确答案: 本例主要考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在病原学检查结果未出来之前,使用苯唑西林加阿米卡星抗感染,然后根据病情变化与治疗效果结合病原学检查结果调整抗微生物药物。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肝肾功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