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哮喘的常规检查方法。

题目

简述哮喘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哮喘的常规检查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艾滋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1)体格检查:体温、体重,浅表淋巴结及肝脾触诊等,到艾滋病期体格检查涉及全身各器官与系统。
    (2)常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免疫学检查(以细胞免疫系统为主)、特异性抗体检查、病毒学检查、各种病原体的检测或培养及其药敏试验等。

  • 第2题:

    简述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1)体格检查;
    (2)实验室检查;
    (3)影像学检查。

  • 第3题:

    简述尿常规尿沉渣检查。


    正确答案:正常参考值红细胞:0~3个/HPF(高倍镜视野);白细胞:0~5个/HPF。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多:多见于肿瘤、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等。白细胞增多:一般见于泌尿系感染。

  • 第4题:

    简述高血压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1)体格检查:仔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的线索及靶器官损害的情况。
    (2)常规实验室检查: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以每年至少查一次尿蛋白。

  • 第5题:

    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有哪几种?简述这些方法的应用范围。


    正确答案: 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有:超声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等。
    超声检测应用的范围:既可用于锻件、棒材、板材、管材以及焊缝等检测,又可用于厚度、硬度以及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晶粒度等的检测。
    射线检测应用的范围: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材料,检测结果(照相底片)可永久保存。但从检测结果很难辨别缺陷的深度,要求在被检试件的两面都能操作,对厚的试件暴光时间需要很长。
    磁粉检测应用的范围:适用于检测钢铁材料的裂纹等表面缺陷。
    渗透检测应用的范围:检测一般不受试件材料的种类及其外形轮廓的限制。
    涡流检测应用的范围:适用于由钢铁、有色金属以及石墨等导电材料所制成的试件,而不适用于玻璃、石头和合成树脂等非导电材料的检测。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细菌性痢疾的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1)体格检查: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脱水征等。
    (2)常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便常规、粪便培养及其药敏试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1)体格检查;
    (2)实验室检查;
    (3)影像学检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高血压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1)体格检查:仔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的线索及靶器官损害的情况。
    (2)常规实验室检查: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以每年至少查一次尿蛋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骨髓常规检查

    正确答案: 参考值①骨髓增生程度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细胞比例为(3~4):
    1。②粒细胞系统约占有核细胞的50%~60%。其中原粒细胞小于2%,早幼粒细胞小于5%,中、晚幼粒细胞均小于15%,成熟粒细胞中杆状核多于分叶核。嗜酸性粒细胞小于5%,嗜碱性粒细胞小于1%。③红细胞系统幼红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20%,其中原红细胞小于1%,早幼红细胞小于5%,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平均约10%。④淋巴细胞系统约占20%,小儿偏高,可达40%,原始淋巴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极罕见。⑤单核细胞和浆细胞系统一般均小于4%,均系成熟阶段的细胞。⑥巨核细胞系统通常在1.5cm×3cm的片膜上,可见巨核细胞7~35个,其中原巨核细胞0,幼巨核细胞0~5%,颗粒巨核细胞10%~27%,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44%~60%,裸核8%~30%。⑦其他细胞可见到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性细胞等骨髓成分。不易见到核分裂象,不见异常细胞和寄生虫。成熟红细胞的大小、形态、染色正常。【临床意义】1.胞体异常①大小异常胞体比同期正常细胞明显增大或缩小。如巨幼红细胞见于巨幼红细胞贫血、红白血病、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小型原始红细胞大小不一,见于缺铁性贫血及感染等;巨大型原始粒细胞,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小型原始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相似,见于急粒。②形态异常幼稚细胞形态畸形显著,不规则,多形性,瘤状突起,见于急粒、急单、恶组。成熟细胞,如红细胞呈椭圆形、口形、球形、靶形、镰刀形、泪滴形、盔形及不规则形等。
    2.胞核异常①数目异常见于各系白血病细胞、严重贫血。②形态异常畸形,极不规则,可呈凹陷、分叶、切迹、折叠、扭曲、笔架状、S形、W形、V形、肾形等。③核染色质异常疏松、粗糙如巨幼红细胞或巨幼样粒细胞。④核仁异常大小不一、数目增多、色泽改变等见于急性白血病的原始细胞、恶性组织细胞病的异常组织细胞。⑤异常核分裂在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易见异常核分裂,即分裂体大小不等,数目多少不一,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
    3.胞质异常①胞质量异常较正常减少或增多。②内容物异常出现Auer小体、Φ小体、中毒颗粒、空泡、Dohle体、Chediak-Hi-gashi畸形、Alder-Reilly畸形、May-Hegglin畸形。红细胞出现Cabot环、Howell-Jolly小体、嗜碱性点彩、变性珠蛋白小体。浆细胞可见Russel小体。③着色异常如成熟的红细胞出现嗜多色性红细胞、嗜碱性红细胞、高色素大红细胞、低色素小红细胞。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缺铁性贫血。④颗粒异常颗粒大小异常,增多或减少。如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早幼粒细胞天青胺蓝颗粒明显增多,巨幼红细胞贫血者有的中、晚幼粒细胞颗粒减少。⑤内外质现象胞质内外带发育不平衡,在色泽、颗粒大小及分布方面有明显差别,见于白血病细胞。
    4.核质发育不平衡核发育落后于胞质,即幼核老质;胞质发育落后于核,即老核幼质。可见于白血病、巨幼红细胞贫血及缺铁性贫血等。巨核细胞白血病可见产血小板型的幼巨核细胞。
    5.特殊异常细胞如Reed-Sternberg细胞、Gaucher细胞、Niemann-Pick细胞等有多方面形态异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支气管哮喘定量气雾剂的使用方法。

    正确答案: (1)打开盖子,摇匀药液。
    (2)深呼气至不能再呼时张口用双唇将咬口包住。
    (3)深慢的方式经口吸气,同时以手指按压喷药。
    (4)吸气未屏气10秒,然后缓慢呼气。
    (5)如重复使用,需休息1~3min后使用;如药物内含有激素,使用后需漱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糖尿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A.血糖测定;
    B.葡萄糖耐量试验;
    C.尿糖;
    D.糖化血红蛋白A1和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1)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与呼吸)和肺部体征。
    (2)常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检查、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分子生物学SARS病毒的RNA检测,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影像学检查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脑卒中的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1)体格检查;
    (2)辅助检查。

  • 第14题:

    简述口腔常规检查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口腔常规的检查方法有:问诊、视诊、探诊、叩诊、触诊、嗅诊和咬诊。

  • 第15题:

    简述对支气管哮喘有诊断意义的肺功能检查项目。


    正确答案: 对支气管哮喘有诊断意义的肺功能检查项目有3种:
    ①支气管舒张试验(呼吸道阻塞的可逆性判定);
    ②支气管激发试验;
    ③最大呼气流量(又称呼气流量峰值或PEF.的昼夜波动率,或日内变异率。

  • 第16题:

    简述肺结核的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1)体格检查: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肺实变体征;
    (2)常见实验室检查。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脑卒中的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1)体格检查;
    (2)辅助检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哮喘的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尚未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可进行痰液检查、呼吸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和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请简述粪便常规检查的方法

    正确答案: (一)一般性状检查
    1.量健康成人大多每日排便1次,其量约为100~300g。
    2.颜色及性状正常成人的粪便为黄褐色圆柱状软便,婴儿粪便呈金黄色。
    病理情况可见:
    ①水样或粥样稀便: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
    ②米泔样便:见于霍乱患者;
    ③黏液脓样或黏液脓血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等,阿米巴痢疾时,呈暗红色果酱样;
    ④胨状便:见于肠易激综合征;
    ⑤鲜血便:多见于肠道下段出血;
    ⑥柏油样便: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⑦灰白色便:见于阻塞性黄疸;
    ⑧细条状便:多见于直肠癌;
    ⑨绿色粪便:提示消化不良。
    3.气味慢性肠炎、胰腺疾病,尤以直肠癌溃烂继发感染时有恶臭,阿米巴痢疾时有特殊的腥臭。
    4.寄生虫体蛔虫、蛲虫、绦虫节片等较大虫体肉眼即可分辨,钩虫体则须将粪便冲洗过滤后方易找到。
    (二)化学检查
    1.隐血试验正常人粪便隐血试验为阴性。
    其阳性见于:
    ①消化性溃疡的活动期、胃癌、钩虫病以及消化道炎症、出血性疾病等;消化性溃疡呈间断阳性,消化道癌症呈持续性阳性;
    ②服用铁剂、食用动物血或肝类、瘦肉以及大量绿叶蔬菜时,可出现假阳性。
    2.胆色素试验正常人粪便中无胆色素而有粪(尿)胆原及粪(尿)胆素。
    ①大量服用抗生素后,胆红素未能或未被肠道细菌还原成粪(尿)胆原,粪便呈金黄色或深黄色,胆红素定性试验阳性;
    ②阻塞性黄疸患者,排向肠道的胆汁减少,故粪便呈淡黄色乃至灰白色;
    ③溶血性疾病患者的粪便因粪胆原、粪胆素含量增多,多呈深黄色。
    (三)显微镜检查
    1.细胞常见细胞有:
    ①白细胞:大量白细胞出现,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肠道寄生虫时,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②红细胞: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痔疮出血、直肠息肉等;
    ③巨核细胞(大吞噬细胞):见于细菌性痢疾和直肠炎症;
    ④黏膜上皮细胞:结肠炎时增多,假膜性肠炎的黏膜小块、粘胨状分泌物中可见较多的上皮细胞;
    ⑤肿瘤细胞: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患者的血性粪便涂片可找到成堆的癌细胞。
    2.食物残渣正常粪便中的食物残渣是已充分消化后的无定形小颗粒,仅偶见淀粉颗粒和脂肪小滴等。
    ①淀粉颗粒:腹泻者易见到,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时增多;
    ②脂肪小滴:肠蠕动亢进、腹泻及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时可见增多,尤其是慢性胰腺炎、胰头癌时。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时,脂肪小滴的量更多,且可见较多的脂肪酸结晶;
    ③肌肉纤维:提示蛋白质消化不良,见于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
    ④植物细胞及植物纤维:肠蠕动亢进、腹泻时增多,严重者肉眼观察即可见到若干植物纤维成分。
    3.寄生虫肠道寄生虫的诊断主要靠镜检查找虫卵、原虫滋养体及其包囊。
    (四)细菌学检查肠道致病菌的检查主要靠培养分离与鉴定,但有时也作直接涂片检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A.体格检查;
    B.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老年性痴呆的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1)认知和记忆功能检查。
    (2)实验室检查:血、尿、生化、梅毒、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
    (3)影响学检查:头部CT、MRI、PET、SPECT。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口腔常规检查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口腔常规的检查方法有:问诊、视诊、探诊、叩诊、触诊、嗅诊和咬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前列腺炎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尿常规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前列腺液镜检,前列腺液增养,前列腺液免疫球蛋白测定、前列腺穿刺活检。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