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出自:()。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翻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第4题: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此句出自下列哪本书?()
第5题:
下列词句中属于《弟子规》的内容是()。
第6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三字经》)
第7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话出自于()。
第8题:
为人子,方少时
人不学,不知义
亲师友,习礼仪
为人子,习礼仪
第9题:
遗传因素
环境
教育
个体能动性
第10题: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
第11题:
第12题:
《三字经》
《弟子规》
《千字文》
《百家姓》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玉不琢,不成器”接句为:()
第16题:
“低不闻,却非宜”出自()
第17题:
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重父母,这句话出自()。
第18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有关“教化”的名句。它出自于()。
第19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体现了()对人的发展的作的作用。
第20题:
不知义
不知错
不知一
第21题:
《学记》
《大学》
《论语》
《师说》
第22题: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第23题:
《荀子》
《孟子》
《礼记》
《论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