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修身》篇中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请翻译这句话的意思。
第1题:
翻译: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2题:
“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出自()。
第3题:
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4题: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是什么意思?
第5题:
翻译: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第6题:
下列句子中为名词做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问题:请简要翻译上文。
第14题:
请翻译以下文言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15题:
翻译: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涂。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禅缁也。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第16题:
翻译: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第17题:
其善者,吾则行之;其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第18题: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这句话中“孰敢”的意思是:()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第22题:
《非相篇》
《儒效篇》
《修身篇》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