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在《致士篇》认为()是成为老师应具备的四个条件。
第1题:
第2题:
荀子在《非十二子篇》所提出的“奸事”是指()。
第3题:
荀子在《致士篇》认为()不是成为老师的四个条件之一。
第4题:
《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第5题:
据《灵枢本神》篇所述,恐惧者()。
第6题:
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已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知”,而曰“知之为知之”。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第7题:
《灵枢·本神》:"盛怒者"则()
第8题:
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博学
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
尊严而惮、耆艾而信、有德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
第9题:
品德为师
经验为师
专业为师
身正为师
第10题:
流淫而不止
迷惑而不治
神惮散而不藏
气闭塞而不行
脏气竭绝
第11题:
劳力而不当民务
劳知而不律先王
劳辩而不顺礼义
第12题:
博学
尊严而惮
耆艾而信
第13题:
第14题:
荀子在《非十二子篇》所提出的“奸心”指()。
第15题:
荀子说“师数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着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他提出为师的四个条件,实际就是()
第16题:
据《灵枢本神》篇所述,愁忧者()。
第17题:
据《灵枢本神》篇所述,悲衰动中者()。
第18题:
荀况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蓍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下列观点没有体现荀况的教师职业素养基本要求的是()
第19题:
荀况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帅。”下列观点没有体现荀况的教师职业素养基本要求的是()。
第20题:
社会道德
师生关系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
处世道德
第21题:
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
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第22题:
第23题:
劳力而不当民务
劳知而不律先王
劳辩而不顺礼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