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的名言是()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绍兴先民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加深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逐步懂得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明确提出“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论述的是()。
第4题:
范蠡的名言是()
第5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出自()
第6题: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分别出自孔明的《出师表》和《诫子书》。
第7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说的。
第8题:
翻译: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
第9题:
第10题:
意识对认识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客观规律性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第11题:
第12题:
义贾仁商天相助,金山碧海日边来
国兴市也兴,国败市也败
呣惊生意小,就惊人客少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第13题:
第14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下列哪位古贤的名言:()。
第15题:
范蠡经营商业名言是()
第16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
第17题:
下列哪句不是习近平在《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和《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过的()。
第18题: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出自孟子。
第19题:
下列选项中,体现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关系的是() 1.富贵不傲物,贫贱不易行 2.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第20题:
资料: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为官者当有德才兼备的品行,而追求享乐、怠慢懒散,是滋生腐败思想的土壤。 古往今来,为官者千古流芳者有之,遗臭万年者有之。做官,应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官,做一个干净清白的官,不愧对自己手中这份权力与责任,不愧对组织和群众的期望,做一个令人信任和可信的领导干部。 为官要权为民用,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意味着对党和人民担负了一定的责任,为人民办事是应尽的义务,而绝非把权力当作谋私利的工具,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清官廉吏,如西门豹、狄仁杰、包拯、海瑞、汤斌,等等。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其为官清正廉洁的美德,历来受到人们的赞颂。当前,在中西文化交流日趋增多和激烈碰撞中,人们的思想、追求、生活方式等呈现多元化现象。作为领导干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良好品行。 资料中诸葛亮曾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请参考上述资料,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内容充实,语言畅达;总字数800~1000字。
第21题: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朱子家训》
《诫子书》
《颜氏家训》
第24题:
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
劳动决定价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