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即使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第1题:
下面对颜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2题:
发声的原理是声带闭合,由气流的穿动,产生声带的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第3题:
小两质量的物体在相同的弹簧振子上作简谐振动,则振动周期:()
第4题:
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来。养蜂人的依据是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
第5题:
涡流式位移传感器也被测物体之间不接触,所以特别适合测定()旋转表面的振动。
第6题: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也会消失。
第7题:
大喇叭能发出声音是科学。
第8题:
人对振动的感觉不仅取决于振动的强度,而且也与振动()有关。
第9题:
音色
速度
频率
振幅
第10题:
响度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
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
音品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
音色与物体振动振幅的关系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色彩差别有其普遍性的原因是()。
第14题:
产生声波的条件是做机械振动的物体即声源和有能传播机械振动的()。
第15题:
停止敲锣后,还能听到锣声,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发声。
第16题: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
第17题:
自密实混凝土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
第18题:
不包含动作组的宏程序,即使有报警也能执行。
第19题:
发音物体发出声音的特色称为()方。
第20题:
硬度较低的两个物体,或一个较硬与另一个较软的物体之间互相撞击和摩擦时,通常()产生高温发光的微粒,()产生火花。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振幅
频率
物体的大小
中心
第23题:
物体的振动频率增大
物体的振动周期减小
物体的振幅加大
物体的振幅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