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对
B错
第1题:
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没有看到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第2题:
敲锣发声时,如果用手指触摸锣面,会感到锣面在振动。用琴弓拉琴弦发声时,如果用纸条同发声的弦接触,纸条会被弦推动得跳动起来。人说话时,如果用手去摸咽喉,也会觉得它在振动。分析上述论述,从中可推出什么结论?需要运用哪种归纳推理?
第3题:
用嘴向装有水的瓶子口的水平方向吹气,我们听到了声音,主要是因为()。
第4题:
频率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第5题:
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故任何一个发声体,都可称为()
第6题:
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第7题: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噪波
人声
动物声
物体振动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停止敲锣后,还能听到锣声,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发声。
第14题:
声音是由()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第15题: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也会消失。
第16题:
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表示。
第17题: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动而产生的,不论是什么状态的物体在周期性位置变化时都可以发声,振动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称为声源,一般工厂发声的机械设备都称为噪声源。
第18题:
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去时,将会发生()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水振动发声
瓶子振动发声
空气振动发声
嘴唇振动发声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