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恽代英是()生于湖北武昌A、189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相关问题
  • 第1题:

    恽代英原籍为()

    • A、浙江杭州
    • B、四川成都
    • C、江苏武进
    • D、湖北武昌

    正确答案:C

  • 第2题:

    恽代英在1920年创办()书社

    • A、中华
    • B、利群
    • C、东方
    • D、华中

    正确答案:B

  • 第3题:

    《游戏教育》的作者是()。

    • A、鲁迅
    • B、恽代英
    • C、杨贤江
    • D、余家菊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学校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 A、蔡元培
    • B、恽代英
    • C、杨贤江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湖南自修大学的创办者是()

    • A、毛泽东
    • B、陶行知
    • C、黄炎培
    • D、恽代英

    正确答案:A

  • 第6题:

    简述恽代英的报刊活动与贡献?


    正确答案: 他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报刊宣传活动家。五四运动后在武汉创办工人和补习学校,开设利群书社,编辑《学生周刊》和《武汉星期评论》。1921年参加共产党,1923年当选为团中央委员,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作为《中国青年》的创办者、首任主编、主要撰稿人,恽代英勤奋写作,精心编辑,还亲自处理读者来信。发表文章百余篇、通信四五十封。他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青年》的文风,就是:热情加说理。既洋溢着革命激情,又有求实精神。他一生从事报刊宣传活动16年,主编和参与编辑的报刊有10余种,撰发报刊文章500篇,他具有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对早期中共党报思想理论建设做出了贡献。

  • 第7题:

    试述恽代英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出色的一位教育理论的探索者和教育改革的实践者。第一,肯定“教育确是改造社会的有力的工具”,但要使教育发挥这一作用,关键在于要以社会改造的目的来办教育,要以社会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第二,批判“教育救国论”,主张把改造教育与改造社会打成一片。第三,关注儿童教育,主张实行儿童公育,设立专门机构,使儿童一坠地即受到良好的公众教育。第四,中等教育有自己的目的,理想的中学教育是使毕业生“升学就业两均便利”;中学课程要改变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并依据教育的实际需要编撰教科书;中学教学方法则宜采取自学辅导法。

  • 第8题:

    多选题
    代表湖北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有(  )。
    A

    包惠僧

    B

    董必武

    C

    恽代英

    D

    陈潭秋

    E

    肖楚女


    正确答案: D,A
    解析: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分别是: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参加会议的还有武汉小组的包惠僧(他是在广州与陈独秀商议工作期间,陈个人委派参加会议的)。

  • 第9题:

    单选题
    恽代英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
    A

    成都

    B

    武昌

    C

    武汉

    D

    上海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恽代英的幼儿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 恽代英的幼儿教育思想主要是指儿童公育,可以从四个大的方面来概括。
    第一,教育要普及于一生。只有促进儿童公育,使每个儿童在下地以后,边在合宜的场所中,合宜的指导人下面,受教育的训练,这才是最根本的教育,亦是最经济的教育。
    第二,教育要普及于全民。人类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应受到同等的教育。要想教育真正普及于全民,非社会共同谋儿童公育的实现不可。
    第三,教育场所要合宜。家庭不是儿童公育的合宜场所,夫妇亦原不是儿童合宜的教育者。儿童公育在儿童社会化方面较之家庭教育更优,因此,儿童公育机关是更适合儿童教育的场所。
    第四,教育者要称职。旧家庭父母难以担负科学地教育儿童的重任,儿童公育机构的教师才能胜任这种工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恽代英(yùn dài yÿnɡ)

    正确答案: 恽代英(1895-1931):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苏武进(今常州)人。1920年在武汉创办利群书社,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思想。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起参加团中央领导工作,创办、主编《中国青年》。曾任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参与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主编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在上海被捕,次年在南京被杀害。遗著编为《恽代英文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恽代英于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起义。
    A

    黄冈

    B

    广州

    C

    天津

    D

    武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学校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 A、恽代英
    • B、李大钊
    • C、陈独秀
    • D、毛泽东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恽代英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

    • A、成都
    • B、武昌
    • C、武汉
    • D、上海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恽代英,1917年6月,在《新青年》上发表()论文,


    正确答案:“学校体育之研究”

  • 第16题:

    《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 A、周恩来
    • B、毛泽东
    • C、恽代英
    • D、颜元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恽代英


    正确答案: 中国青年运动杰出领导者,卓越无产阶级政治家宣传家。1923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任《中国青年》主编,一生从事报刊宣传活动16年,主编或参与报刊10于种,先后编辑过《新建设》《红旗》等刊物。他在青年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有丰富报刊工作经验,注意理论探索和总结,对早期党报思想建设作出了贡献。

  • 第18题:

    《体育之教研》的作者是()。

    • A、周恩来
    • B、毛泽东
    • C、恽代英
    • D、颜元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学校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A

    恽代英

    B

    李大钊

    C

    陈独秀

    D

    毛泽东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恽代英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出色的一位教育理论的探索者和教育改革的实践者。第一,肯定“教育确是改造社会的有力的工具”,但要使教育发挥这一作用,关键在于要以社会改造的目的来办教育,要以社会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第二,批判“教育救国论”,主张把改造教育与改造社会打成一片。第三,关注儿童教育,主张实行儿童公育,设立专门机构,使儿童一坠地即受到良好的公众教育。第四,中等教育有自己的目的,理想的中学教育是使毕业生“升学就业两均便利”;中学课程要改变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并依据教育的实际需要编撰教科书;中学教学方法则宜采取自学辅导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恽代英原籍为()
    A

    浙江杭州

    B

    四川成都

    C

    江苏武进

    D

    湖北武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恽代英是敌人切齿痛恨的共产党人。早在黄埔军校,恽代英便被()认为是“黄埔四凶”之一。因此把他作为重点搜捕对象。
    A

    袁世凯

    B

    孙中山

    C

    蒋介石

    D

    汪精卫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恽代英是()生于湖北武昌
    A

    1895年

    B

    1986年

    C

    1987年

    D

    1988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